第七章 小麦制粉流程
2018/5/7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二 、皮磨系统的流程 皮磨系统的组成及每道皮磨研磨后的分级情况见图。
1B
5-18W 7-34W 6-54GG 4-13XX
2B 2B 1P 2P D1
3Bc 5-20W 7-36W 6-56GG 4-13XX F
D2 D3 9-12XX 8-13XX
3B 1P 2P D2
2018/5/7
二、渣磨系统的流程
1P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加工硬质小麦时,通常采用先清粉,后入渣的渣磨流程。主要特点是清粉范围较宽,一等 品质的粗粒提取率较高,入渣磨的物料质量较均匀一致,研磨周转率较低。
1B 20W 36W 56GG 12XX 2B 1P 2P D1 2B
20W 36W 56GG 12XX
道磨(1皮、2皮和1心)大量出粉(70%左右),而物料分级 3. 强化物料分级的制粉方法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5. 其他制粉方法
(1)剥皮制粉方法
剥皮制粉方法在小麦制粉前,先剥去5%-8%(占1皮) (2)采用撞击磨的制粉方法 的麦皮,再进行制粉,故称为剥皮制粉。该方法皮磨可 缩短 1-2道。减少粗皮磨的宽度,心磨缩短2或3道,其原 采用撞击磨的制粉方法是在中路出粉法的基础上,在 (3)采用八辊磨的制粉方法 因一是有于 2或3次的着水润麦,降低了心磨物料的强度; 前路心磨系统或后路皮磨系统采用撞击磨替代磨粉机的 二是由于中后路皮磨提心数量的减少,但渣磨系统增加 一种制粉方法,用于前路心磨时,撞击磨的取粉率可达 了 1-2 道,总体来讲,制粉工艺得到简化。剥皮制粉的主 采用八辊磨的制粉方法是在中路出粉的基础上,将通 60% 以上,且单机产量较高,相当于两对 1000mm的磨 要特点是制粉流程简单,易操作管理、单位产量较高, 常的研磨 -筛理改成部分或全部研磨—研磨—筛理的一种 粉机产量,因此前路心磨系统负荷大大减少,心磨系统 粉色较白,面粉灰分较高,麸皮较碎、电耗较高。 制粉方法。采用八辊制粉的主要特点是节省了筛理面积, 的道数缩短,采用撞击磨制粉的主要特点是心磨系统简 出粉率 70%-73%,吨粉电耗78-85kw· h,磨粉机单位接触 节省了气力输送设备、吨粉电耗较低,但是磨粉机单位 化,磨粉机和高方平筛的设备配备减少。但是面粉质量 长度 10mm磨辊/(10kg小麦· 24h)。 产量稍低,面粉质量稍差。 稍差,特别是一号粉的出率降低。
D-D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2.5:1
2.5:1
2.5:1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7.3渣磨系统
一、渣磨系统的作用 渣磨主要处理从皮磨或清粉系统中提出的带有麦皮的胚乳 粒,经磨辊轻微剥刮,使麦皮与胚乳分开,提取质量好的胚乳。 渣磨系统的道数一般为两道,当加工硬质麦或磨辊接触长度较 长时,可增加为3道渣磨;当磨辊接触长度较短时,可减少为1道 渣磨。渣磨系统的磨辊接触长度为0.8-1.2mm/(100kg· 24h)。占 全部磨粉机辊总长的5%-10%。
1皮、2皮
3皮
4皮
2018/5/7
三、皮磨磨辊的技术参数
系统 1皮 转速/r/min 550、600 齿数/牙/cm 3.2-4.0 齿角 21/67 30/65 21/67 2皮 550、600 5.2-5.8 30/65 50/65 45/65 3皮粗 500、550 6.6-7.0 35/65 4-6 4-6 6-7 6-8 6-8 D-D D-D F-F D-F D-D 斜度 4-6 排列 D-D
4Bf 2T 1T
2018/5/7
F 2M 3M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加工软质小麦时,可采用先入渣,后清粉的渣磨流程,见图。该流程的主要特点 是充分发挥了渣磨系统的作用,清粉范围稍窄,清粉机使用数量教少,适合加工软质 小麦,缺点是渣磨物料的质量不均匀,研磨周转率高,一等品质的粗粒提取率稍低。
1B 20W 32W 54GG 12XX 2B 1S 1P D1 7XX F D2 3B 1S 12XX 13XX 7XX F 3M 30W 54GG 12XX 7XX 2P 3M 3B 22W 38W 58GG 12XX Br1 4Bf 3P D1 3P 1M 2S 4Bf 1T 2S 2P D1 12XX 13XX 2S 36W 12XX 70GG F 3M 2P 42 42 40 38 44 44 42 40 48 46 44 42 1T 2S 2S
2018/5/7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7.2 皮磨系统 一、皮磨系统的作用 磨制高等级面粉时,前路皮磨的作用是剥开麦粒,刮下胚乳, 提取量多质好的粗粒,粗粉,并尽可能保持麸片的完整;后路皮 磨则以刮净麸片上残留的胚乳。 皮磨系统道数和磨辊接触长度 道数主要取决于小麦品质、产品质量和出粉率要求,4-5道。
接触长度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和小麦的品质,磨制高等级面 粉时,采用轻研细的方式,有较长的道数;磨制低等级面粉时, 前路皮磨以出粉为主,道数较短;磨制皮薄硬质率高的小麦时, 皮磨系统的接触长度为4-4.5mm/(100kg· 24h),占全部辊磨总长 度的32%-37%。
2018/5/7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32 30 28 26 34 32 30 38 36 34 32 30
1M2 3P
1S 2T 1T 2S
2M
D1
F
36W
12XX 1T/Germ
48 46 44 42 50 48 46 44 52 50 48 46 1M2 2S 4P
13XX
7XX 3P F
70G G 3M
1T
36 34 32 30 38 36 34 32 40 38 36 34 1M1 1T/2S
5-22W 7-38W 4-13XX 6-60GG
4Bc Br.1 4Bf 4P 4Bf
5-22W 7-40W 4-13XX 6-60GG F D4
Br.2 Br.3 2T
F
D1 9-12XX 8-13XX 7-7XX F 2M/3M 3P1
F
D3
D4 9-12XX 8-13XX 3P2 7-6XX F 5M
45/65
4皮粗 500、550 8.2-8.6 35/65 50/65 45/65 4皮细 2018/5/7 5皮 500、550 8.8-10.2 35/65 50/65 500 10.2-10.6 50/65
40/65
8-10
8-10 8-10 8-10 8-10 8-10 10
10
D-F
D-D F-F D-F D-D F-F F-F
9-12XX 8-13XX
7-7XX F 1M
3P1
7-7XX F 3M
2T
2018/5/7
B:皮磨 D:重筛,分级筛
P:清粉系统;T:尾磨系统;M:心磨系统; Br:麸皮;c:粗粉;f:细粉。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分级筛的筛号配置 系统 在制品 大粗粒 中粗粒 小粗粒 细粗粒 粗粉 3皮粗物料 3皮细物料 4皮粗物料 4皮细物料 穿过筛号 16W-20W 32W-40W CQ22-24 6XX-7XX 8XX-9XX 36W-40W CQ23-25 36W-40W CQ23-24 留存筛号 32W-40W CQ22-24 6XX-7XX 8XX-9XX 11XX-13XX CQ23-25 6XX-7XX CQ23-24 CQ27-28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二、常用的制粉方法
1.简化物料分级的制粉方法 2. 物料分级中等的制粉方法 简化物料分级的制粉方法实质上是在制粉过程中的前几
也称为中路出粉法,该方法实质上是在制粉过程的前 很少。一般 3或4道皮磨,2-4道心磨,生产特二粉时,4或5道 在中路出粉方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主要强调前路物 4.磨撞均衡出粉的制粉方法 几道心磨( 1心、2心和 心)大量出粉(35-40%),心磨总 心磨,有时还增设 1或23 道渣磨,通常不用清粉。该制粉方法 料的分级,要求制粉工艺不仅要有一定的长度,更要有宽度, 出粉率 55%-60%(占1皮),皮磨总出粉率13%-20%。流程 的主要特点是制粉流程短、物料分级很少,单位产量高,电 还要加强清粉,以尽可能保证进入前路心磨物料的纯度。该 在强化物料分级制粉的方法基础上,对“理想纯度”的物 中物料分级较多,一般设置 4-5道皮磨,2或者3道渣磨、7或8 耗低,但面粉加工精度较差。 制粉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制粉流程复杂,操作管理难度大,单 料采用“撞击磨粉机”处理,大量出粉,减少物料后推。对 道心磨、 2道尾磨、3或4道清粉,大量使用光辊磨粉机,并配 采用该法生产标准粉时,一般出粉率 85%左右,吨粉 位产量低,电耗高,高精度面粉出率高,灰分低,粉色白。 纯度较高的物料,用普通撞击机代替磨粉机。高研磨效果。 以各种技术参数的松粉机,该制粉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制粉流 耗电34-40KW,磨粉机的产量为5.5-8kg/(cm· h)面粉。采用 采用该方法生产等级粉时,高精度面粉出粉率比其他 该制粉方法一般和物料纯化技术,可控制物料后推技术结合 程长,且具有一定的宽度,物料分级中等,单位产量较低, 该法生产国标特制二等粉时,一般出粉率为72%~76%,磨粉 方法明显提高,吨粉电耗73-78kW· h,磨粉机单位接触长度 使用,可提高产量 20%左右,磨粉机的单位接触长度 10mm 电耗较高,但面粉质量较好。 机的单位产量为4.2~5.0kg/ (cm· h)。吨粉电耗40-50kW· h。 11.5mm磨辊/(100kg麦· 24h)左右。 磨辊/( 100kg小麦· 24h).该技术物料重复研磨少,淀粉损伤 采用该方法生产等级粉时,出粉率 73%,面粉平均灰分 程度小,适宜磨制低发酵或非发酵食品专用粉。 0.6%左右,吨粉电耗70-75kW· h,磨粉机单位接触长度11mm 磨辊/(100kg麦· 24h)左右。 2018/5/7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