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 ppt课件
破伤风保护抗体,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在成人中仅约 60%左右的人具有保护性抗体。
21
21
破伤风的预防
发生外伤后
1.正确处理伤口 :及时、彻底清创。尤其伤口较深或污染 严重者。
2.如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者,应积极抗感染。 目的:主要是控制需氧化脓菌的感染 时机:一般主张在受伤6h内应用最好,疗程3~5天。
一般持续12~24小时。
2020/11/24
12
12
破伤风临床表现
症状期: 典型的横纹肌持续性收缩、阵发性痉挛
顺序: 嚼肌-面肌-颈项肌-背肌-腹肌 -四肢肌群-膈肌及肋间肌。
呼吸肌受影响后呼吸困难窒息
13
13
破伤风临床表现
苦笑面容 颈项强直
14
14
破伤风临床表现
角弓反张
屈膝弯肘
15
15
破伤风临床表现
毒素先与神经末梢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反向沿神经鞘经脊 髓神经根传人脊髓前角神经元,上行达脑干细胞; 毒素也可经淋巴液吸收,通过血液到达中枢神经。
由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较为特异,尤其症状典型时诊断不 难,故作临床诊断时不要求常规作厌氧培养和细菌学证据。
8
8
Tetanospasmin 破伤风痉挛毒素
致 脊髓前角
2020/11/24
19
19
破伤风 的预防
20
20
破伤风的预防
未发生外伤前 主动免疫:
破伤风类毒素 (军人及易受伤的职业工作者 )百白破 (3~5月龄幼儿 ) 主动免疫后机体产生抗体(抗毒素即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性强,接种后成功率高,免疫力在首次注 射后10日内产生,30日后能达到有效保护的抗体浓度。 。
表现为: 轻微刺激可诱发肌肉收缩和痉挛, 发作时间数秒-数分钟,间歇时间不等。 神志始终清楚。 病程3-4周,如积极治疗、不发生特殊并发症者,发作的程 度可逐步减轻,缓解期平均约1周。 死因多为窒息、心衰、肺部并发症等。
16
16
破伤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外伤史,伤后肌紧张,张口困难、颈部发硬、反射亢进。
6
6
破伤风发病机理
破 伤 风 杆 菌
缺氧、组织坏死
伤
口
繁
a运动神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殖
系统抑制
横纹肌 紧张性收缩 或阵发性痉挛
阻断对交感 神经的抑制
大汗 、体温血压 升高、心率增速
局部组织坏死 和心肌损害
2020/11/24
7
7
7
致病元凶
致病元凶是破伤风菌释放的外毒素, 外毒素中的痉挛毒素为致病主要原因。
菌体本身无侵袭力,不侵入血循环,只存在于伤口局部。
破伤风的预防
•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
用法:500-1000u 深部肌注
是用人体血清制备的免疫球蛋白 没有过敏反应的危险性,不需皮试!
体内维持高效浓度的时间达3~4周, 免疫效果也比TAT大10倍以上。
24
24
破伤风的预防
被动免疫的指征 污染明显的伤口、细而深的伤口、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未及时清创的伤口、陈旧性创伤术前 进行被动免疫后,仍可能有部分人发病,但通常潜伏期长,
病情亦较轻。 (原因?只能中和游离的毒素)
25
25
破伤风 的治疗
26
26
破伤风的治疗
综合治疗 1.消除毒素来源: 彻底清创、敞开伤口、充分引流、H2O2灌洗
2.中和游离的毒素: 只在早期有效,对已结合神经组织的无效 TAT:10000~60000u 肌注和静脉滴注 HTIG 3000-6000 u 深部肌注 一次即可
痉挛,剧痛,喝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涎。
3. 颞颌关节炎、子痫、癔病:
18
18
破伤风的并发症
骨折 :强烈肌痉挛可导致肌断裂甚至骨折 尿潴留: 膀胱括约肌痉挛 窒息: 喉头、呼吸肌持续痉挛和粘痰堵塞气管所致。 肺部感染: 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
身等,都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原因。 酸中毒:代谢增加、 呼吸不畅 循环衰竭
病
因
子
为
外
毒
素
释放抑制冲动的传 递介质
神
经
毒
9
9
Tetanospasmin 破伤风痉挛毒素
外毒 素抑 制突 触释 放抑 制性 传递 介质
10
10
破伤风 的临床表现
11
11
破伤风临床表现
潜伏期: 平均为6~12日, 潜伏期越短,症状愈重,死亡率越高。
前驱期: 乏力、头晕、头痛、 项肌酸痛或咀嚼肌酸胀紧张,局部疼痛、反射亢进,
2020/11/24
22
22
22
破伤风的预防
3. 被动免疫: tetanus antitoxin,TAT
破伤风抗毒素(TAT)
用法:1500~3000u 皮下注射 儿童、成人剂量一样 用动物(马)血清精制而成,是一种异种蛋白,过敏反应严
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必须做皮试!!!
伤口污染严重者或受伤已超过12h才就医,剂量可加倍。 一般在伤后24h以内注射效果最好。成人与儿童的剂量相同。 注射后可维持保护期约2130d。严重情况可在1周后追加治疗。23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
4
4
培养特性
生存环境:厌氧环境 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 随粪便排出体外后,以芽 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 以土壤中为常见。
厌氧罐
5
5
致病条件
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伤口窄而深(如刺伤)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或大面积 烧伤、创伤。坏死组织,凝血块 较多
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 菌混合感染
2020/11/24
27
27
27
破伤风的治疗
3. 控制和解除痉挛:
隔离、防光声刺激,检查、治疗、护理应镇静 后集中进行
镇静:
轻者用 安定、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钠,重者用 氯丙嗪、度冷丁、异丙嗪。抽搐者,用硫喷妥 钠或肌松剂。
4.抗菌治疗
针对破伤风菌:青霉素、甲硝唑
针对其他并发感染的治疗。
28
28
破伤风
Tetanue
内容
破伤风的致病原因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破伤风的预防 破伤风的治疗 破伤风的护理重点
2
2
破伤风 的致病原因
3
3
Tetanue
致病菌: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
繁殖体 革兰氏阳性 繁殖体抵抗力弱
芽孢体 革兰氏阴性 芽孢体抵抗力强大 土壤中可生存数十年 耐煮沸40-50分钟 100°需1h才能杀死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 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但无阵发性痉挛。 病人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等,神志有时不清,脑
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2020/11/24
17
17
17
破伤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 狂犬病: 有被疯狗、猫咬伤史,以吞咽肌抽搐为主。 咽肌应激性增强,病人听见水声或看见水,咽骨立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