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烷烃1.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及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判断及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但也有不同,教学中可从甲烷的模型出发,重点研究丙烷、丁烷中碳的连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烷烃的结构。
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只要求识别、判断和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烷烃1.分子结构特点及命名(1)碳原子间只以①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②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作饱和烃,也称为③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④C n H2n+2,丙烷的分子式为⑤C3H8,其结构简式为⑥CH3CH2CH3。
(2)烷烃可以根据碳原子数的多少进行命名,当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常以甲、乙、丙、丁、⑦戊、⑧己、⑨庚、⑩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如五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戊烷。
当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二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式为C12H26,可命名为十二烷。
2.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其密度均比水小,状态依次由气态、液态到固态。
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4及以内的烷烃常温下为气态。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增大。
(2)化学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常温下,不能与强酸、强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物质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如1 mol丙烷最多可与8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烷烃均能在空气中燃烧,用烷烃的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n H2n+2+O2n CO2+(n+1)H2O。
二、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1.同系物的定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互为同系物。
2.同分异构体(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2)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
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1.有同学认为正丁烷的碳链上无支链,所以是直线形的分子,你同意该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同意,正丁烷的碳链是锯齿形的,不是直线形的。
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吗?请举例说明。
【答案】不一定,如CO与N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探究1: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概念的辨析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A.O2和O3BC和C C.CH3CH2CH2CH3和 D.和E.CH3CH2CH2CH3和(1) 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2) 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 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4) 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 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答案】(1)B(2)A(3)C(4)E(5)D甲烷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四氯代物均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若甲烷是平面正四边形结构,甲烷的四种取代物中,哪种会存在同分异构体?【答案】甲烷如果是平面正四边形结构,其二氯代物存在如下两种结构:和,即二氯甲烷会存在同分异构体。
探究2: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C4H9Cl由—C4H9和—Cl组成,而丁基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故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D1.乙烷、丙烷、正丁烷的一氯取代物分别有几种?【答案】1种、2种、2种。
2.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如何分析其结构?【答案】5种;①将分子中全部碳原子连成直链作为母链:C—C—C—C—C—C。
②从母链一端取下一个碳原子作为支链(即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架有两种:注意:不能连在Ⅰ位和Ⅴ位上,否则会使碳链变长,Ⅱ位和Ⅳ位等效,只能用一个,否则重复。
③从母链上取下两个碳原子作为一个支链(即乙基)或两个支链(即两个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架结构有两种:Ⅱ位或Ⅲ位上不能连乙基,否则会使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使主链变长。
1.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书写规律可概括为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
①先写出碳原子数最多的主链。
②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主链,另一个碳原子作为甲基接在主链某碳原子上。
③写出少两个碳原子的主链,另两个碳原子作为乙基或两个甲基接在主链碳原子上,以此类推。
2.“三同”的比较(1)同位素①适用对象:原子。
②判断依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③性质:化学性质几乎一样,物理性质有差异。
④实例:H、D、T;16O与18O。
(2)同系物①适用对象:有机物。
②判断依据:a.结构相似的同一类物质;b.符合同一通式;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相差14n)。
③性质:化学性质相似,熔沸点、密度呈规律性变化。
④实例:甲烷与丁烷。
(3)同分异构体①适用对象:有机物、无机物。
②判断依据:a.分子式相同;b.结构不同;c.不一定是同一类物质。
③性质: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④实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1.下列关于同系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B.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C.同系物的组成一定相差n个CH2原子团(n>0)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答案】D2.下列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 )。
A.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B.C2H6和C4H8C.C2H4和C2H6D.CH3CH2CH3和【答案】D3.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是( )。
A.CH3CH2CH2CH3B.C. D.【解析】判断一氯代物有几种,主要是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可以通过对称法则分析碳原子,即对称的碳原子上含有的氢原子是同种原子。
A项,CH3CH2CH2CH3从中间对称,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B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CH3是相同的,所以共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C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H3是相同的,中间的C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理可推知D项中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C4.下列是某同学书写的C5H1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CH3—CH2—CH2—CH2—CH3②③④⑤这些结构简式中出现重复的是(填序号)。
【解析】烷烃分子中的碳碳单键()是可以任意旋转的,不可把同一物质的不同写法当成不同物质。
例如题中②③④均为同一种物质,只不过写法不同而已。
【答案】②③④。
教学反思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
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
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
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勤思考,多动笔每周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