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课件: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
胰腺坏死 胰腺脓肿 急性胰腺假囊肿
治疗
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为主,胃肠减压、补液、扩容 抗休克、水电平衡、抑酶、止痛、抗菌。
手术治疗:染。
3、合并胆
道疾病。4、经合理的支持治疗,临床症状继续恶化。
方法:胰腺感染,清创+引流+造瘘
其他:血常规、血糖、血钙、血气分析、 腹腔穿刺及穿刺液的性质。
诊断(放射影像学)
胸片: 腹部平片: B超:发现胰腺水肿、胰周积液。同时发现
胆道结石。 CT:价值高,轮廓改变,胰周积液,明确
坏死部位,胰外侵犯程度。
正常胰腺
水肿性胰腺炎
胰腺水肿、胰周渗出
胰周积液、局灶坏死
坏死性胰腺炎
副胰管(Santorini管),一般较细而短,单 独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腺血供
胰头部血液:由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及胰十 二指肠下动脉提供。
胰体尾部血液:腹腔动脉发出的胰背动脉. 胰横动脉;脾动脉发胰大动脉.胰尾动脉
胰腺淋巴
胰腺淋巴也很丰富 胰头淋巴注入十二指肠上、下淋巴结; 胰体的淋巴分别向上注入胰上淋巴结,向
消化道症状: 腹膜炎体征: 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消失。 其它表现:体温,黄疸,暴发性,休克,
猝死。少见的Grey-Turner、Cullen征。
诊断 (一 )
胰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大于128温氏(300索 氏)单位,尿淀粉酶大于256温氏(500索氏)单 位。注意:早期查血,不成正比。
分类
慢性阻塞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感染侵犯胰 管—胰管狭窄—狭窄近侧主管及支管正常、 远侧胰管扩张。
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病变为斑点状,主胰 管有狭窄、扩张、钙化,有时有结石。酒 精性慢性胰腺炎即属此类。
炎症性慢性胰腺炎:弥漫性纤维化、单核 细胞浸浸润。
病因
酗酒 胆道疾病 急性胰腺炎的后遗症 产生胰腺结石的病因 其他病因:如蛋白质缺乏、甲状旁腺机能
ERCP下正常及异常CBD、PD
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
病因
胆汁和胰液逆流和胰酶损害胰腺组织在发 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的。
病因
梗阻因素:各种因素引起胰、胆管开口阻塞, 胆汁逆流入胰腺,胰酶激活;胰管压力升高, 胰泡破裂,胰液外溢。胰腺自身消化,组织破 坏。
酒精中毒:胰液分泌,oddi括约肌痉挛。 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 感染:腮腺炎病毒 手术和外伤: 胰腺缺血: 其它:雌激素、甲旁减低、消炎痛等药物、精
胰腺疾病
胰腺的应用解剖
胰腺横卧第1-2 腰椎前方,前 有后腹膜覆盖, 全长约1520CM,宽约34CM,厚约 1.5-2.5CM,分 为头、颈、体、 尾四部。为后 腹膜脏器、胰 头、钩突、胰 管、共同通路、 外分泌功能、 胰液量、胰酶、 内分泌功能
胆总管、胰管、共同通道
主胰管与副胰管
主胰管(Wirsung管)直径约2-3毫米,约85%人 与胆总管汇合形成共同通路,开口于十二 指肠乳头(Vater乳头)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重症):胰腺体大片出血坏 死灶,严重整体发黑,腹腔血性混浊渗液,皂 化斑。全身表现,感染性和低容量性休克,革 兰氏阴性杆菌内毒血症,败血症,DIC, ARDS, 肾衰,脑病,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假性囊肿、 慢性。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腺整体发黑
皂化斑
临床表现
腹痛:常见急腹症,腹痛剧烈,中上腹, 肩背放射
神情绪激动等。
发病机理
正常情况下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并 不能引起自身消化。胰管上皮有粘多糖保 护;大多的胰酶以未激活的胰酶原存在; 血液和胰液中含有少量胰酶抑制物可中和 少量激活;胰腺腺泡细胞具有代谢活力阻 止胰酶侵入细胞。
发 病机理
防御机制被破坏,逆流入胰管,胰管内压 升高,腺泡破裂,胰液外溢,胰酶被激活。
胆源性胰
腺炎的处理:1、胆道无梗阻并以胆道疾病为主的治疗
方案(保守);2、胆道有梗阻并以胆道疾病为主的治
疗方案(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若有条件,这种病
例适合做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和鼻胆管引流
术);3、临床以胰腺炎为主的治疗方案
胰腺假性囊肿
形成原因及与真性囊 肿的鉴别
临床表现及诊断:上 腹膨隆、腹胀、梗阻 症状、上腹肿块、合 并感染。
坏 死 性 腺胰 假腺 性炎 囊及 肿其 转 归 胰
诊断(分型)
轻型急性胰腺炎(水肿型):
重症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水肿型 表现+胰外表现(神志、高热、出血症状、 休克、酸中毒、ARDS、DIC、急性肾衰) 化验:白细胞大于16000/ml,血球压积下降, 血糖大于11.1mmol/L,血钙小于1.87 mmol/L,PaO2小于8.0kPa,Bun、Cr升高。
诊断:血淀粉酶、B超、 X线、CT。
治疗:首选内引流术。 外引流术、胰体尾切 除术。
胰 腺 假 性 囊 肿 内 引 流 术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又称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本病 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伴有程度不同 的胰腺外分泌与内分泌功能失调,胰腺实 质发生各种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组织病理学 改变。
亢进、胰腺创伤、先天性胰腺分离畸形以 及遗传因素。
病理、临床表现、体征
进行性的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取代正常胰腺 组织。
腹痛,消瘦,腹胀、不耐油腻和脂肪泻, 血糖增高、出现糖尿,黄疸(胰头纤维增 生压迫总胆管下端所致)
激活弹性蛋白酶原和磷脂酶原,特别是磷 脂酶作用于细胞的磷脂,使卵磷脂转变为 溶血卵磷脂,引起胰腺和胰周组织的广泛 坏死。
脂肪酶使脂肪分解坏死,并与钙离子结合 形成皂化斑,可使血钙降低。
病理
水肿、出血和坏死是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理病 理改变。
水肿性胰腺炎:局部或弥漫水肿、充血、炎性 细胞浸润、易好转。
下注入胰下淋巴结; 胰尾淋巴注入脾门淋巴结; 各淋巴结最后注入腹腔淋巴结及肠系膜上
淋巴结。
胰腺神经支配
胰腺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
胰腺外、内分泌功能
胰腺外分泌:胰腺每天分泌胰液约7501500mm,主要成分为碳酸氢盐和消化酶。
胰腺内分泌:源胰岛。在胰体尾部较多。B 细胞最多,产生胰岛素;A细胞产生胰高糖 素;G细胞产生胃泌素;D1细胞产生胰血 管活性肠肽;产生胰生长激素、胰多肽、5羟色胺等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