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第四十一章 胰腺疾病 -含案例分析

外科学-第四十一章 胰腺疾病 -含案例分析

• 全身并发症
外科学(第9版)
七、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合并假性囊肿
外科学(第9版)
七、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合并出血
外科学(第9版)
八、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历史演变
治疗演进
早期手术 简单引流
201 01886
—1929
非手术治疗
1930 —1950
胰腺切除
清创引流
201 1960 2 -1970s
1970 —1980s
B. Moynihan
(1865—1936)
外科学(第9版)
一、概述
• 常见的急腹症: 胰腺水肿——胰腺坏死 • 80%~95%的病人症状较轻,支持治疗多可自限 • 10%~15%发展为重症胰腺炎
外科学(第9版)
• 胆道疾病 • 饮酒 • 十二指肠液返流 • 代谢性疾病 • 医源性因素 • 药物 • 创伤 • 胰腺血循环障碍 • 肿瘤 • 其他
保守为主 延期手术
微创 清创引流
201
1990s
4 2000s
外科学(第9版)
八、急性胰腺炎治疗
• 非手术治疗 ➢ 禁食、胃肠减压 ➢ 补液、防治休克 ➢ 镇痛解痉 ➢ 抑制胰腺分泌 ➢ 营养支持 ➢ 抗生素治疗 ➢ 中药治疗
外科学(第9版)
八、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
• 急性腹膜炎不能排除其它急腹症时 • 伴胆总管下端梗阻或胆道感染者 • 合并肠穿孔、大出血或胰腺假性囊肿 • 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
• 静脉血流:与动脉伴行
胰腺的毗邻和血供
外科学(第9版) 胰消化酶
三、胰腺外分泌功能
主要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 胰淀粉酶、胶原酶、羧基肽酶、核糖核酸酶、 脱氧核糖核酸酶、胰脂肪酶、胰磷脂酶等。
第二节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外科学(第9版)
“急性胰腺炎是所有与腹腔内脏相关疾病中最可怕的。其突 然起病,接着是无穷无尽的痛苦,最终病人也难逃一死的命 运,使之成为最可怕的灾难。“
四、诊断
慢性胰腺炎CT表现
外科学(第9版)
四、诊断
慢性胰腺炎大体标本
外科学(第9版)
五、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控制疼痛,纠正改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防治并发症
非手术治疗
戒烟、戒酒 饮食结构调整 营养支持 补充外源性胰酶制剂 控制血糖 三阶梯镇痛药物应用 AIP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内镜治疗
EST EST+ESWL 鼻胆管和鼻胰管引流 胰管胆管支架植入 假性囊肿引流 EUS-神经节阻滞
外科学(第9版)
二、病因
酒精性多见 症状以疼痛为主
结石、酒精性、遗传、热带性多见 以胰管结石、胰管梗阻为主
外科学(第9版)
四联症 • 腹痛 • 体重下降 • 糖尿病 • 脂肪泻
三、临床症状
慢性胰腺炎临床症状
外科学(第9版)
• 粪便检查 • B超 • 腹部X线平片 • CT • MRCP • ERCP
第四十一章
胰腺疾病
目录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第二节 胰腺炎
外科学(第9版)
“上帝之所以把 胰腺藏在背部,就是不
希望 外科医生 去惹它”
God put the pancreas in the back because He did not want surgeons messing with it.
外科学(第9版)
九、预后 —— 死亡率
•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2% • 胰腺炎合并无菌性坏死<10% • 胰腺炎合并感染性坏死50%
第二节
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外科学(第9版)
一、定义
慢性胰腺炎是各种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基本病理 特征包括胰腺实质慢性炎症损害和间质纤维化、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及胰管结石 等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胰腺内、 外分泌功能不全
外科学(第9版)
六、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
呼吸(PaO2/FiO2)
0
>400
1
2
3
301~400 201~300 101~200
4
≤100
肾脏(血肌酐,μmol/l)
≤134
135~169 170~310 3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39
>439
循环(收缩压,mmHg)
>90
<90 输液有应答
<90 输液无应答
二、病因
外科学(第9版)
• 腹痛 • 腹胀 • 恶心、呕吐 • 腹膜炎体征 • 其他
三、临床表现
外科学(第9版)
四、诊断
• 实验室检查 ➢ 胰酶测定 ➢ 诊断性腹腔穿刺液 ➢ 其他项目(白细胞、高血糖、肝功能异常、低血钙、C反应蛋白)
• 影像学诊断 ➢ 腹部B超 ➢ 增强CT——最具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检查 ➢ MRI——与CT类似
外科治疗
胰管引流术Partington 胰腺切除术 联合术式 Beger/Frey/ Izbicki/Berne 并发症的手术 治疗
外科学(第9版)
六、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循征
外科学(第9版)
四、诊断
急性胰腺炎CT表现
外科学(第9版)
四、诊断
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 CT表现
外科学(第9版)
五、诊断标准
临床上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1 与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腹痛 2 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 3 符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改变
少于以上3项指标的病人临床死亡率为1%左右,具有3~4项者死亡率为18%;具有5~6项者死亡率为 50%;而具有7~9项者死亡率达90%
外科学(第9版)
七、并发症
• 局部并发症 ➢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 ➢ 胰腺假性囊肿 ➢ 急性坏死物积聚 ➢ 包裹性坏死 ➢ 胸腔积液、胃流出道梗阻、消化道瘘、腹腔或消化道出血、脾静脉或门静脉血栓形 成、坏死性结肠炎
<90 pH<7.3
<90 pH<7.2
外科学(第9版)
影响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临床指标
入院早期指标 年龄>55岁 血糖>11mmol/L LDH>350IU/L WBC>16×109/L SGOT>120IU/L
入院后48h内 血球压积减少>10% 血钙<2.0mmol/L 动脉氧分压<8kPa BE>4mmol/L BUN>1.8mmol/L 48h液体丢失>6L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外科学(第9版)
一、解剖结构
• 胰头、颈、体、尾 • 钩突 • 主胰管(Wirsung管) • Vater壶腹 • 副胰管
胰管的解剖关系
外科学(第9版)
二、血供
• 动脉血供: ➢ 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 脉 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 脉 ➢ 脾动脉-胰背动脉、胰大动脉、胰尾动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