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四章_知觉
6.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 在运动速度和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的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看上去移 动的慢,方向一致。这就是运动视差。
成因: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 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运动 的范围不同。 近处视角大,在视网膜上 运动范围大;远处视角小, 在视网膜上移动范围小, 产生不同的速度映象。
运动透视: 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 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 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 远处物体流动速度小
(三)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 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 索,叫双眼视差。
四、方向定位
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 知觉。(人和动物皆有) 方向定位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视觉和听觉的 作用特别重要。 动觉在声音的方位定向中也起作用。寻找声源时,头部会 转向声源的方向。
两圆实际等大,此时会产生错觉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人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形状,还能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形状知觉属于二维空间的知觉,而深度知觉属于三维空间 的知觉。 (一)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人眼在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会出现调节和辐合等一系列 变化。 1.调节 指晶状体的形状由于距离改变而变化。看近处,晶状体曲 度变大;看远处,曲度减小。 调节作用只能在1~2米内起作用,距离较大时,需要依靠 其他线索。
二、运动知觉
(一)什么是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就是运 动知觉。 运动知觉对动物和人的适应性行为有重要意义。 动物:青蛙只能知觉到运动的物体。
当注意指向某个物体时,周围其他物体就可能“视而 不见”了。
(六)眼动与形状知觉 ①微小的不随意的眼动:微跳、飘逸、生理震颤。
②随意的较大的眼动:眼跳和追踪等。
眼跳是眼睛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单个运动。 眼跳中的注视与信息提取有关;而眼跳保证了对新信息的 提取。 注视点数量越多,再认成绩越好。
③理解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 测。eg.
图片
戴珍珠项链的少女 悲伤的老妇人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 生变化,知觉映象在相当 程度上保持相对不变的特 性。
1.形状恒常性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 状是不断变化的。但知觉 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 很大变化。
2.大小恒常性 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是有变化 的,距离大,成像小;距离小,成像大。但事实上人们看到 的对象大小变化并不和视网膜上映像大小等量变化。
2.相似性 视野中具有相似性的成分 容易组成图形。
3.对称性 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 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 容易组成图形。图形的良 好连续性盖过了图形的相 似性。
5.共同命运
当某些部分按共同的方向 运动或变化时,倾向于知 觉成一个整体。
6.封闭 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7.线条朝向
空间知觉
形 状 知 觉
大 小 知 觉
深 度 和 距 离 知 觉
方 位 知 觉
一、形状知觉
形状是物体所有属性中最 重要的属性。是视觉、触 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一)形状的特征分析 对形状的识别始于对原始 特征的分析与检测,包括 点、线条、角度、朝向和 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 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努 力。
第四章 知觉
生活中“奇异”事件
视觉艺术
跳出画面的人物?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特征
本章知识要点
知觉的加工方式 什么是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对事物整体的 认识。 整体性和意义性是知觉的两个重要特征。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并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叠加。
(三)时间知觉的脑机制 时间知觉依赖于人脑对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或顺序性的综 合和分析,它的发生与大脑广大的脑区有关。时距判断能 激活如双侧前额叶、颞叶、顶叶下部等区域。 海马结构受到损伤的病人,会丧失外科手术前一、两年的 记忆。 颞叶内侧发生广泛性损伤的病人,会发生倒溯10~20年的 逆星性遗忘。
8.简单性 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四)形状识别 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 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 觉到的形状是什么。 ①物体识别:基于对构成 物体的各个成分的分析。 ②面孔识别:主要依赖眼 睛、鼻子、嘴巴等的空间 关系。 ③文字识别:依赖于对文 字特征的分析。 (五)注意在形状知觉中的作用
่ กล (*) บางเวลาไม่เป็ นไร ถ้าเธออยูไ บางเวลาฉันเข้าใจ ถ้าลืมกันไป บางเวลาไม่เป็ นใจ ก็ไม่ตอ ้ งเสี ยดาย
ปล่อยมันไปก่อนนะ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英文首尾字母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 认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 依据过往知识经验,力求对 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 有一定意义。 ①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 离出来。e链接 ②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二、大小知觉
视网膜成像:距离远,成像小;距离近,成像大。 视像大小与物体实际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a=A/D
a为成像大小,A是物体实际大小,D是视觉对象和眼睛的 距离。
影响因素:
①物体的熟悉程度; ②临近物体的大小对比;临近物体的大小与大小知觉 ③体态变化。
临近物体的大小与大小知觉
比较两 图中心 圆大小
2.线条透视 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 看起来趋于接近,就是线 条透视。 成因:空间对象在视网膜 上的几何投影造成的。近 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占视 角大,成像就大;远处物 体所占视角小,成像小。 因此远处的直线看起来趋 于接近。
3.空气透视 指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 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包括 空气的过滤作用和光线的 散射。结果就是远处的物 体看起来显得模糊,细节 不如近物清晰。
知觉的整体性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还依赖 与个体过往的知识经验。
ใจหนึ่งใจจะต้องการอะไร ่ วาย ให้มน ั มากมาย ให้มน ั วุน เพียงเธอนั้น ใส่ ใจกันเบาเบา
พอให้สองเราได้ทาอะไรมากมายในตอนนี้
四、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中意识的参与程度,可以分为阈上知觉和阈下 (无觉察)知觉。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观察客观世界时,总是选择性的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 而将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得到更清晰的结果。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的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 知觉某一对象既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还受所处背景的 影响。 两歧图形
知觉是按一定的方式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 解释感觉提供的信息。
客观事物
属性
形状、
感官
眼
脑
颜色
大小 味道 气味 质地
舌
肤觉
鼻
嗅觉 味觉
视觉
重量
温度
皮肤知觉Biblioteka 二、知觉的加工方式自下而上的加工:基于大量的感觉信息产生。也叫刺激驱 动或数据驱动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大脑中 的印象或观念对刺激的解释有引导作用。也叫概念驱动的 加工。 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 工占优势;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自下 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3.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 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 保持不变。
4.颜色恒常性 有颜色物体在色光照明下表面颜色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 响。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视 觉线索有重要作用。 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 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 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
五、知觉学习
知觉学习是指由训练引起的知觉成绩的改变或知觉阈限的 变化。 ①知觉定势的影响。发生在前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 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听觉的方位定向
用于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
音 笼
声源方向分辨线索
两耳之间相隔约27.5CM, 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 不同,产生两耳刺激时间 差,人耳能够分辨的时间 差是0.00001秒。 声音的强度随传播远近而 改变,愈远愈弱,是高频 声音方向定位的主要线索。
波形不同部位作用两耳, 内耳鼓膜所受压力产生差 别,是低频声源定位的主 要线索。
从左向右你看到了什么?
从右向左你看到了什么?
②知觉习惯的影响
还是按照平时习惯的正常方向知觉人脸的整体特征。
③长期经验对知觉的影响 种族效应:能分清本民族的脸,而不容易分辨异民族的脸。
六、知觉适应
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 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关系的认识。
池塘里有一只青蛙和一条鱼,它们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青蛙要到陆地上去旅行。游 历一番后,青蛙回到池塘,并向鱼描述了它所看到的鸟:有两条腿,一对翅膀,身上、 翅膀上和尾巴上都长着非常漂亮的羽毛,能在空中飞翔。鱼饶有趣味地听着青蛙的讲述, 头脑中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形象。青蛙作为“教师”准确地讲出了鸟的各种特征,鱼作 为“学生”虽认真听讲,但在头脑中形成的却是一种“鱼化”的鸟。
三、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皮层的一级区实现对外界信息的初步分析和综合;二 级区主要负责整合的机能;三级区是视觉、听觉、嗅觉等 皮层部位的“重叠区”。 额叶在知觉活动中也起重要作用。既是言语活动的重要器 官,也是计划、监督和调节行为的重要器官。 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存在着各种特征觉察器,分别 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或属性做出反应。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