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评估复习要点

健康评估复习要点

11护理健评作业题一一名词解释问诊:是指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及有关人员交谈、询问,以获取其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诊治经过,既往身心健康状况等健康史的过程。

身体评估:是评估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评估工具,来了解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评估方法。

3.主诉:为患者感受到的最主要的痛苦,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4.功能性健康形态:Gordon于1982年提出的带有明显护理特征的收集和组织健康资料的分类模式,称为功能性健康形态。

二填空题1.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问诊病史)、(身体评估)、(辅助检查)。

2.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3.深部触诊根据评估目的和手法不同可分为(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四种。

4.根据音响强弱、频率等不同将叩诊音分为(清音)、(鼓音)、(过清音)、(浊音)、(实音)五种。

5.呼气味有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中毒);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味见于(尿毒症)。

6.健康资料的分析与护理诊断的提出一般要经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归纳)及(护理诊断)的提出4个步骤。

7.主诉为患者感受到的最主要的(痛苦)、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8.主诉一般不要超过(20 )个字,或不超过( 3 )个主要症状。

9.现病史是围绕主诉详细描述患者自患病以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疗、护理)的全过程,是(健康史)的主体部分。

10.成人的成长发展史包括(生长发育史)、(月经史)、(婚姻史)、(生育史)、(个人史)等。

09护理健评作业题二一名词解释1.发热:在某种情况下,体温中枢兴奋、功能紊乱,使产热多,散热少,致使体温高出正常范围,即为发热。

2.热型:发热患者所具有的不同形态的体温曲线称为热型。

3.呼吸困难:是患者主观感受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

4.咯血:是指喉部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和肺组织出血,血液随咳嗽从口腔咯出。

5.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6.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黄染。

7.隐性黄疸:指胆红素在~μmol/L时,临床不易察觉的黄疸.8.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和胰管的出血。

9.呕血: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称为呕血。

10.柏油便:由于黑便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称柏油便。

11.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

12.昏迷: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更新丧失。

二填空题1.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24小时体温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

2.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中热)、(高热)、(超高热)。

3.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4.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类型分为(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呼吸困难三类。

5.咳出铁锈色痰,提示最可能患(肺炎球菌)肺炎;咳出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最可能患(急性肺水肿);咳出大量的脓臭痰,提示最可能患(肺脓肿)6.小量咯血指咯血量小于(100ml/d );中等量咯血指咯血(100∽500ml/d );大咯血指咯血大于(500ml/d )或一次咯血达到(300∽500ml)。

7.我国(肺结核)为咯血的首要病因,咯血量的多少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

8.咯血的出血方式为(咯出),呕血则为(呕出);咯血时血中混有(痰液、泡沫),呕血则为(食物残渣)。

9.常见的全身性水肿分为(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10.心源性水肿的开始部位为从(足部)开始,惭及全身;肾源性水肿的开始部位为从(眼睑、颜面)开始,惭及全身。

11.根据引起黄疸的病因不同,可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三类。

12.呕血与黑便的最常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其次是(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

13.一般粪便OBS(+)提示每日出血量大于(5ml );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 )以上;呕血提示胃内积血达(250∽300ml )。

14.最轻的意识障碍为(嗜睡),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为(昏迷)。

15.意识障碍由浅入深分为(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09护理健评作业题三一名词解释1.恶病质:长期或严重的疾病引起患者极度消瘦称为恶病质。

2.蜘蛛痣:为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3.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压之褪色称肝掌。

4.Musset征: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出现与颈动脉搏动一致的点头运动称Musset征。

5.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快,称为Kussmaul呼吸。

6.Biots呼吸:伴长周期呼吸暂停的不规则呼吸称Biots呼吸。

7.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心前区胸壁,使相应部位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8.猫喘:是指心脏搏动时用手触诊心前区而感觉到一种细小振动,与猫在安静状态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又称猫喘。

9.心音分裂:如果心音的两个成分间的间隔延长,听诊时一个心音分裂成两个成分相同的现象,称为心音分裂。

10.奔马律:舒张期的额外心音与原有S1和S2组成的韵律,类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的声音,称为奔马律。

11.水冲脉:脉波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急促有力,称为水冲脉。

1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波称交替脉。

13.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

14.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15.移动性浊音:随体位改变而出现浊音区变化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

16.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的气体和液体移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音称为肠鸣音。

17.痔:指直肠下端粘膜下或肛管边缘皮下的内痔静脉丛或外痔静脉丛扩大或曲张所致的静脉团。

18.肌力: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19.折刀现象:被动伸屈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时阻力突然减小,称为折刀现象。

20.Romberg征:让患者足跟并拢,闭目时站立不稳,称为Romberg征,又称闭目难立征。

二填空题1.生命体征包括(体温T )、(脉搏P )、(呼吸R )和(血压Bp )。

2.成人的体型包括(正力型)、(超力型)、(无力型)3种。

3.临床上常以计算(标准体重)或(体重质量指数)来判断营养状态。

4.体重质量指数公式为(BMI = 体重/身高2 ),2004年我国卫生部疾控司规定BMI≥(24 )为超重;(≥28 )为肥胖。

5.Cushing综合征的特征性面容为(满月面容);破伤风的特征性面容为(苦笑面容)。

6.常见的皮疹有(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和(荨麻疹)。

7.皮下出血根据其直径大小可分为(瘀点)、(紫癜)、(瘀斑)、(血肿)。

8.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压之褪色称为(肝掌),其发生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有关。

9.小颅是由于(囟门)过早闭合所致;尖颅是由于(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所致。

10.成人瞳孔正常直径为(3∽4mm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11.扁桃体肿大分(三)度,(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

12.甲状腺肿大分(三)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处缘者)为Ⅲ度。

13.正常成人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为(1:),桶状胸则约为(1:1)。

14.自幼发生乳头回缩多为(发育异常)所致,近期发生则可能为(乳腺癌)。

09护理健评作业题四15.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 )次/分,呼吸与脉搏比为(1:4)。

16.语颤增强的病理意义有(肺实变)、(肺空洞)、(压迫性肺不张)。

17.叩诊前胸和后背时,板指平贴(肋间隙),并与(肋骨)平行;叩诊肩胛间区时,板指可与(脊柱)平行。

18.正常成人两侧肺下界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分别位于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第( 6 )、(8 )、(10 )肋间隙。

19.正常肺部的异常叩诊音有(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浊鼓音)。

20.肺部正常呼吸音分为(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

21.啰音是指(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按性质的不同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

22.湿啰音按呼吸道腔径大小和腔内渗出物的多少可分为(粗湿啰音)、(中湿啰音)、(细湿啰音)、(捻发音)。

23.正常成人坐位时心尖搏动一般位于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cm处,距前正中线(∽)cm,搏动范围直径为(∽)cm。

24.由于触诊对(低频)振动较灵敏,而听诊对(高频)振动较灵敏,因此,有震颤时(一定)可以听到杂音,但有杂音时(不一定)能触到震颤。

25.心包摩擦感与胸膜摩擦感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心包摩擦感与(呼吸)无关,(摩擦感最清楚的部位)不同。

26.心脏叩诊时,若患者取仰卧位,左手板指应与(肋间)平行;若患者取坐位时,左手板指与(肋间)垂直,与(心缘)平行。

27.心脏听诊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28.第一心音是由于(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引起瓣叶的紧张、振动所致,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

29.病理性第二心音分裂的常见类型有(通常分裂)、(固定分裂)和(反常分裂)。

30.舒张期额外心音包括(奔马律)、(开瓣音)和(心包叩击音)。

31.听诊心脏杂音时,应注意其( 最响部位)、( 出现时期)、( 性质)、( 强度)、( 传导方向)以及与( 呼吸、体位和运动)的关系。

32.常见的异常脉波有(水冲脉)、(迟脉)、(交替脉)、(重搏脉)、(奇脉)和(无脉)。

33.成人正常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 130 )mmHg;舒张压(< 85 )mmHg。

34.正常人腹部外形分为(腹部平坦)、(腹部饱满)和(腹部低平)3种情况。

35.腹膜炎患者常有(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36.胆囊的压痛点在(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阑尾的压痛点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37.肝脏质地分为三种:质软,触之如(口唇);质韧,触之如(鼻尖);质硬,触之如(前额)。

38.当腹腔内游离液体超过(3000∽4000 )ml以上时可在腹部触及液波震颤;当腹腔内有(1000 )ml以上腹水时,可于腹部叩出(移动性浊)音。

39.正常肠鸣音约为每分钟(4∽5 )次,若数分钟才听到1次肠鸣音称为肠鸣音(减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