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7、案例分析: 例1:右图所示穿线 板,材料为Q235,t= 2.5mm,生产批量为5万 件/年,试确定其冲孔与 落料凸模材料、结构形 式、固定方法、技术要 求等。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7、案例分析: 穿线板落料、冲孔 凸模,采用台肩固定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7、案例分析: 穿线板凸凹模,采 用台肩固定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直壁刃口锥形漏料孔型孔 刃口强度 较高,修磨后刃口尺寸不变。 常用于冲裁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 的制件。
②斜壁型孔:冲裁件容易漏下,凹模磨 损量较小,但刃口强度不高,刃磨后刃 口尺寸变化较大,制造较困难。 适用于冲制自然漏料、精度要求不 高、形状简单的制件。 用电火花加工时 ,斜角a=4-20′,用线切割加工时, 斜角a=1-1.5°
3、凹模型孔侧壁形状
①直壁型孔:侧壁与凹模面垂 直,刃口尺寸不会随刃磨后增大。 分全直壁型孔和阶梯直壁型孔等。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全直壁型孔 刃口强度较高, 修磨后刃口尺寸不变。多用于有顶 出装置逆出件的模具。
阶梯形直壁型孔 刃口强度较 高,修磨后刃口尺寸不变,加工简 单,工件容易漏下。适用于冲裁小 直径制件。直壁刃口有效厚度一般 取h=4~8mm或(3~5)t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卸料与出件零件:将箍在凸模上或卡在凹模内的废 料或冲件卸料、推出、顶出以保证冲压工件继续进行的 零件,如卸料板、卸料螺钉、弹性元件、推杆、推板、 打杆、打板、弹顶器等。
2、辅助结构零件 不直接参与完成冲压工艺过程的工作,只对模具完 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的功能起完善作用的零 件。主要包括: 导向零件 导柱、导套、导板、导筒等。 固定零件 上、下模座、模柄、固定板、垫板、限位 支承柱等。 其它零件 螺钉、销钉,送料装置等。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8、课堂总结:
凸模结构形式 圆形凸模-标准圆凸模、小孔圆凸模、大型圆凸模 非圆形凸模-凸缘式凸模、直通式凸模、攘拼式凸模 凸模固定方法 台肩固定、铆接固定、螺钉吊装固定、低熔点合金 或环氧树脂固定 凸模长度计算 固定卸料方式凸模长度 L=h1+h2+h3+h 弹压卸料方式凸模长度 L=h1+h2+h4-0.2mm 凸模强度校核 凸模抗压能力校核 σ=F/A≤〔σ〕 凸模抗纵向弯曲能力校核 凸模材料选择与技术要求 T10A、T8A、Cr6WV、CrWMn、Cr12、 Cr12MoV、W6Mo5Cr4V等 凸模淬火后工作部分硬度要求达到58~62HRC。 凸模工作部分表面粗糙度Ra要求达到1.6~0.8um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7、案例分析: 例2:右图所示铜焊 片,材料为T3,t=1mm ,生产批量为10万件/年 ,试确定其冲孔与落料 凸模材料、结构形式、 固定方法、技术要求等 。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7、案例分析: 例2:右图所示铜焊 片,材料为T3,t=1mm ,生产批量为10万件/年 ,试确定其冲孔与落料 凸模材料、结构形式、 固定方法、技术要求等 。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二、凸模设计 凸模组件如下图所示: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1、凸模结构设计三原则 为保证凸模能够正常工作,凸模结构设计时必须满足 下列三条原则: ①精确定位 安装时凸模在模具中能准确定位,工作 过程中轴线与母线不允许发生任何位移,否则冲裁间隙不 均匀。 ②防止拔出 卸料时凸模受拉伸力作用,结构上应防 止凸模从固定板中拔出。 ③防止转动 非圆形凸模为方便固定板型孔加工,将 固定段作成圆形时,工作过程中凸模不允许发生转动,结 构上需采取防转措施,否则将啃模。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2、凹模的固定方式 整体凹模常采用螺钉、销钉定 位固定,螺孔与螺孔之间、螺孔与 销孔之间、螺孔销孔与凹模形孔之 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否则会影响模 具的寿命。
镶拼凹模常采用螺钉、销钉固 定,锥套和框套固定,热套、低熔 点合金或环氧树脂浇注固定等。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冲裁凸模设计
机械工程系模具教研室 主讲:梁合意 二 00九、四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凸模的结构形式和固定方法
2)了解凸模常用材料及其技术要求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冲压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生产批量、 技术要求等正确选择凸模的结构形式,确定其固定方法 2)能正确计算凸模的长度
3)能合理选择模具材料及技术要求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教学重点
1、凸模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
2、凸模长度尺寸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凸模的镶拼结构 2、小孔凸模的导向保护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启发引导 2、案例教学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复习导入 上次课我们讲了冲裁模的结构组成,分析了典型冲裁 模的结构,知道一幅冲裁模主要由工作零件 、定位零件 、卸料与出件零件、导向零件、支承与固定零件、其它 零件组成。 一、模具零件的分类 1、工艺结构零件 直接参与完成冲压工艺过程并和 坯料直接发生作用的零件。 工件零件:指直接使板料断裂分离或塑性变形的零 件,有凸模、凹模、凸凹模等。 定位零件:使板料或工序件在冲模中具有确定位置 的零件,有导料板、导料销、挡料销、导正销、侧刃, 定位板等。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③镶拼式凸模 模块分别加工后再 镶拼为一整体。 a)、b)为较大凸模镶 拼,节省材料。 a)为 止口定位, b)为直角 定位。 C)、d)为带窄槽凸模 镶拼,方便加工。 C) 为铆接拼装, d)为过 盈拼装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3、凸模固定方法 1)台肩固定
凸缘式凸模采用台肩固定
2)铆接固定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6、案例分析: 穿线板倒装复合模 上的落料凹模,采用阶 梯型直壁型孔,螺钉、 销钉固定。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凸凹模设计 复合模中同时具有落料凸模和冲孔凹模作用的工作 零件。凸凹模的内外缘均为刃口,内外缘之间的壁厚取 决于冲裁件的尺寸。从强度考虑,壁厚受最小值限制。 凸凹模的最小壁厚与冲裁模结构有关。 1、正装复合模 凸凹模装于上模,孔内不会积存废 料,胀力小,最小壁厚可取小些。冲裁黑色金属或硬料 时a=1.5t (≥0.7mm) ,冲裁有色金属或软料时a= 1.5t(≥0.5mm)
固定。为防止拔出,固定板型孔可作成 倒锥形、台阶型或型孔上开槽,Ra=50
~12。5um .低熔点合金只适合t≤2mm
时冲裁用,当t>2mm时需采用环氧树脂 固定。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生产中常采用的固定方式如下图: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4、凸模长度的确定
设计标准模具时,当选定了典型组合后,凸模长度即确定 了。设计非标准模具时,凸模长度一般应根据结构上的需要, 并考虑磨损量和安全因素来确定,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 下,凸模越短越好。 ①固定卸料方式凸模长度 L=h1+h2+h3+h h1——凸模固定板厚度; h2——固定卸料板厚度; h3——导尺厚度; L——凸模长度。 h——附加长度,它包括凸模进 入凹模的深度、凸模修磨量、固定板 与卸料板之间的安全距离等,一般h≥ 20mm
2)非圆形凸模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①凸缘式凸模 工作段为 非圆形,为方便固定板型孔加 工,固定段常作成圆形、方形、 矩形,固定段为圆形时需加防 转销或骑缝螺钉。 加工工艺性不好,一般采用仿 形刨削加工,刃口形状复杂时 不宜采用。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②直通式凸模 凸模全长截面形状一致,便于成形 磨削或线切割加工。加工工艺性好。可用螺钉、销钉固 定,铆接固定,低熔点合金或环氧树脂固定等。
铆接凸模 铆接一端不淬火 。固定板型孔要按凸模配作成 过渡配合,型孔上端要作成( 1.5~2.5)×45°的斜角,凸 模与固定板垂直度难保证。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3)螺钉吊装固定
大型凸模采用螺钉、销钉吊装固定
4)低熔点合金或环氧树脂固定
凸模截面尺寸较小不能用螺钉吊装
固定时,可采用低熔点合金或环氧树脂
指凸模刃口端面为圆形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②小孔圆凸模 指孔径d≤t或d ≤ 1mm的圆凸 模,其刚度和强度不足,生产中常采用对小凸模起保 护作用的导向装置或做成短凸模结构来提高其强度刚度。
a图、b图为局部保护,c图、d图基本为全长保护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③大型圆凸模 适用于冲大孔或落料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②弹压卸料方式凸模长度 L=h1+h2+h4-0.2mm h1——凸模固定板厚度 h2——弹压卸料板厚度 h4——预压状态下弹性 元件的高度,h4 =(0.85- 0.9)H,H为自由状态下弹性 元件的高度 L——凸模长度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5、凸模强度的校核 一般的凸模强度是足够的,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只有当凸模特别细长,或者凸模截面尺寸相对板厚很小 时,才进行强度校核,包括抗压强度和抗纵向弯曲能力 两个方面校核。 ①凸模抗压能力校核 σ=F/A≤〔σ〕 〔σ〕-凸模材料许用压应力 σ-凸模最小截面上的压应力 F-凸模所受冲裁力 A-凸模最小截面积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4、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凹模外形尺寸应保证凹模有足够 的强度与刚度。凹模厚度还要考虑其 修磨量。凹模外形尺寸一般根据冲裁 料的厚度和冲裁件的最大外形尺寸来 确定。凹模外形尺寸H和B应根据国标 选取标准值。 凹模厚度H=Kb(≥15mm) 凹模壁厚C=(1.5~2)H(≥40mm) 式中 b——冲裁件最大外形尺寸(mm) K——系数,见书表3.27; H——凹模厚度 C——凹模壁厚
冲裁模工作零件设计
②凸模抗纵向弯曲能力校核 有导向时:Lmax≤1200(Imin/F)1/2 无导向时: Lmax≤425(Imin/F)1/2 Imin-凸模最小截面惯性矩 F-凸模所受冲裁力 Lmax-凸模允许的最大长度
6、凸模材料及其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