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沿革


二、艾维·李时期——“说真话”时代
艾维·李的《原则宣言》 :这不是一个秘密的新闻处, 我们的全部工作都是开诚布公的,我们的目标是提供 新闻。这不是一个广告公司,如果你认为我们送到你 们企业办公室的文件资料有任何不准确的话,请不要 用它。我们文件资料务求准确。我们将尽快地提供有 关任何受到处理的主题的进一步细节,而且,任何主 编在直接核对任何事实的陈述方面都将愉快地得到我 们的帮助……简而言之,我们的计划是代表企业公司 和公共机构坦率地并且公开地向美利坚合众国的新闻 界和公众提供迅速和准确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到公 众感到值得和有兴趣知晓的有关主题。
(2)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范围来看, 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发生在政治领 域,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发展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明显的阶段,并呈现 出不同的特征。
一、巴纳姆时期——“公众受愚弄”时代 信条:“凡宣传皆好事”
故事一:黑人女奴海斯事件:马戏团的女仆 海斯160多岁,曾经抚养总统华盛顿,马戏团 一时观众云集。巴纳姆因为这个骗局每天获 利1500美元。
钱彭寿把他研究字号命名的心得写成 一首七律诗:
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 泰和茂盛同乾德,谦吉公仁协鼎光。 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 新春正和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
人类早期公共关系的特征 :
(1)从自觉程度来看,当时人们所开展的各 种沟通、协调活动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 性。
展进入了一个全面引进的高潮时期。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公共
关系在中国的发展进人了一个相对稳定、成 熟的时期。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不和 谐音符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 展受到阻碍,开始由高潮阶段步入低谷。
讨论: 为什么? (1)引进方式的简单模仿。 (2)满怀激情的专家、学者遭受打击。 (3)改革转型期对公关的重视不够。 (4)人们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存在诸多的误区。
故事二:侏儒汤姆·布斯将军的故事 后果:受到谴责。
公关活动的特点:
第一,这一时期公关活动已带有一定的组织 性和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第二,这一时期的公关活动已不局限于政治 领域,而逐渐与谋利愿望结合在一起,为公 共关系向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黑暗时期的公关的致命弱点:
一是宣传全然不顾公众利益;二是不择手段为 自己编造神话,欺骗公众。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起源
源头:古埃及、巴比伦、波斯和中国等国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古希腊:公众代表会议和陪审团制度。公元
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批从事法、道德、 宗教哲学研究与演讲的教师和演说家。 古罗马:“公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 。 古代中国 :古代公共关系的萌芽是从春秋战 国时 “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
第二章 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沿革
公共关系助“劳斯莱斯”渡过难 关
贵族气质的轿车 :世界上最神奇的汽车、最 奢华的享受,是人类制造业的骄傲、商业行 为的顶点 。
万千宠爱于一身:卓越的品质、精细的制作 技术、舒适豪华的享受。
绝妙好词显神通:任它岁月悠悠,好车永远 风流。
一位西方思想史专家说得好:“在一个需要 更多的学理与智慧来应对复杂的现实困境与 问题的时代,忽视前代思想家们的智慧资源 是可悲的。正如我们要理解当代物理学问题 时,忽视牛顿与爱因斯坦同样是可悲的一 样。”
开放系统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模式一方 面要把组织的行为和信息传递给公众,另一 方面又要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传递给组织, 从而使组织和公众形成一种互动的和谐状态。

组织 公众
第三节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和 发展动力
一、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政治原因——民主 政治
二、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原因——市场经济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重大公关活动。
1、中国公关界已经进入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 期。
2、中国公关业在整合中提高和稳步发展。 3、公关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4、公关研究及国际合作方兴未艾。
1、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2、艾维·李、伯奈斯、卡特李普分别提出哪些有代 表性的观点
三、公共关系产生的文化原因——人性文化
四、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 —大众传播技术
五、公共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
第四节 公共关系在中国
—、积极引进、迅速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和
职业,开始引起了中国人的广泛关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
这就是所谓企业管理的“门户开放政策”。
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讲真话”、“讲实情”。
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就是“说真话”。 他的信条是:“公众必须被告知。”
艾维·李的重要功绩,表现为他对公共关系所做出 的四大贡献:
第一,提出了关于工商业应把自己的利益同公众 利益联系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的概念;
临危受命时提出两个条件: 有权参加行业最高决策者的相关会议; 在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全部事实的真相。
彻底改变了过去企业宣传愚弄公众、欺骗新 闻界的传统。
被人骂为 “强盗大 王”
案例二:
1904年艾维·李受雇于洛克菲勒家族,洛克 菲勒曾残杀罢工工人,声名狼藉,被誉为“强 盗大王”。
科罗拉多燃料及钢铁公司发生罢工事件,数名 工人死亡。
1923年第一本专著《舆论之凝结》(又称《舆论明 鉴》), 1925年,他的一本教科书《公共关系学》 出版;1928年,《舆论》出版。
四、斯科特·卡特李普时期 ——“双向对称”时代
这种理论实质上是把公共关系系统看成一个建立在输 出—反馈—调整的互动模式基础之上的。
第二,与最高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打交道,并且只 有在管理人员积极支持和亲自出力的情况下才实施 计划;
第三,与新闻媒介保持公开的畅通的信息交流;
第四,强调使工商业具有人情味的重要性,并把 公共关系工作做到雇员、顾客和邻居中去。
案例一: 1906年,在美国的煤矿业的工人大罢工中成 功的消除了劳资矛盾。
3、为什么现代公共关系源于美国
4、试分析公共关系为什么能在中国迅速发展
赔偿、公布事件真相、赔偿、亲自访问工厂、 与工人联欢。
此后,还成立“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门开展慈 善事业。
三、爱德华·伯内斯时期 ——“投公众所好”时代
爱德华·伯内斯对20世纪美国公关实践进行了概括与 总结,使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个比 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投公众所好”是伯内斯一个重要的公关思想。他 认为,以公众为中心,了解公众的喜好,掌握公众 对组织的期待与要求的态度,确定公众的价值观念, 应该是公共关系的基础工作;然后按照公众的意愿 进行宣传,才能做好公共关系工作。
三、二十一世纪公关事业的稳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国 的经济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同时,也将公共 关系这一理念引入中国大陆,给中国公共关 系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一次极大的机遇。
中国加入WTO将是中国公共关系的第二次大 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使中国的公共关系 事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