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7
中国古代政治领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七擒孟获、文 成公主入藏和亲。 汉武帝唐魏徵与李世民“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爱惜民众 。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伤人及盗抵罪。明末李自成安民 告示,不纳粮。 古代中国民间的“酒肆”、“茶楼”的牌幌;“公平交易 ”、“童叟无欺”的横幅;“百年老店”、“祖传秘方” 的匾额。 【案例】子产不毁乡校 分析:这可以理解为中国早期的舆论监督,不让人讲话, 可能出问题。
社会基础: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 英国的自由宪章运动,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 的独立宣言,标志着民主取代专制。客观上注 重舆论监督,了解民意,保证政治畅通。 代议制 纳税制 选举制
28
技术基础:传播手段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近代有了公路、邮政、报纸,才有了报刊宣传运 动,有了公关的萌芽。进入20世纪,由于电报、 电话、广播、电视、电传、电脑互联网络等电子 媒体的发展,使信息可以迅速地传送到每个人手 中,公共关系从而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6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孔子 孟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兼爱非攻”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以交友为乐,互通有无 和谐关系
老子
墨子 兵家
小国寡民思想
老好人 情感战略
“性恶论”应用法、术、权、 法家 现代的领导权威制度约束 势来管制民众 纵横家 远交近攻,纵横捭合 同情弱者利益关系
8
古代中西方公关思想的异同点
古代西方:把自身处在主动、积极、求实的位置上;
注重效益与实用性;传播手段多样。
古代中国:关系主体处理事物的见地精华部分仍指导
现代公共关系,如孔孟之道,客观上形成了以和为贵 的关系处理体系;但缺乏具体操作规范和方法;偏重 政治、军事,道德;基本没有涉及经济。
共同特点:自发性和盲目性;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
20
21
2. 公关出版物丰硕,学术成果推广快 在这段时期,大量的公共关系译著、专著、教材、辞典 粉墨登场。 3.公关培训活跃,教育层次多样化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公共关系的培训异常活跃。 1985年,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科专业。 1994年,中山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 同时招收公共关系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从而形成了我国高校从研究生、本科、专科、成人教育 到函授培训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公共关系教学与培养 的体系。
10

对于工商企业而言,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30
年代,以美国的“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 报刊宣传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以《纽约太阳报》领 头,掀起了“便士报”运动,即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和通俗 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 的飞跃。有些公司为了省下广告费,雇佣专人制造新闻来 扩大影响,报纸为了迎合读者也乐于发表,这两样的配合 就出现了报刊宣传活动。
9




近代公共关系萌芽于美国。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 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利用集会、游行、展览、庆祝等 机会,以诗歌、漫画、雕像等手段,宣传自己的政 见,号召人民起来赶走英国殖民者。在美国获得独 立后的总统竞选活动中,现代公关中常见的一些手 法已经被普遍采用,如利用报刊、小册子宣传自己 的政治主张,利用与选民见面、握手等机会与民众 联络感情,最终达到拉选票的目的。 美国最早的公关活动完全出于政治上的需要。
15
§2.1 公共关系的发展
在 美 国
美国政治体制民主色彩较浓。
美国国民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群体观念。
美国国内市场体系发育比较健全,经济发达。
传播技术手段先进。
16


西





1948年,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宣告成 立,制定了 “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在英国伦 敦正式宣告成立。 1978年8月,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在墨西哥城召 开大会,对公共关系进行定义。 1947年波士顿大学开设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 并设立公共关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68年,由在学的学生发起成立了“美国公共 关系学生协会”。
文化导向市场的到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二战后由生产销售导 向→市场需求导向→社会文化导向。人类文明升华,诚 实,信誉,互惠互利,公正等道德文化价值越来越成为 执着的精神需求明显。 物质让位于文化、精神价值的 追求,全民崇尚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尊严,个性, 文化调动一切。文化就是财富。
31
、里程碑式的意义。
14



20世纪50年代以后,卡特李普和森特合著《有效公 共关系》一书,被称为公共关系的圣经,正式提出
“双向对称” 模式,即以相互理解为手段,组织
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其效果大致是均衡 的。并提出了“四步工作法”,成为公共关系工作 中最重要的工作流程。至此,现代公共关系学的理 论框架基本构成,标志公共关系走向成熟。
19
2. 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
1984年,希尔—诺顿公关公司率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1985年,博雅公司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共同成立了中国第 一家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1985年,另一家合资公关公司——中法公关公司落户中国。
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
1.行业协会辈出,职业网络出现 1986年,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机构——广东地区公共关系 俱乐部成立。 1987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
22
4. 公共关系科学研究和实践运作空前繁荣 一大批有识之士结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来 探索中国公共关系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每年都 召开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讨会。 中国公共关系的实践空前繁荣可以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主办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得以证明。 3. 国内外公关市场开始交流,国际公关职业市场正在开辟 中国国际公关协会1991年成立以来,本着“让世界了解 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宗旨,致力于加强中国公关 界与国际公关界的联系和交流,每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 公共关系交流大会,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1
主要内容:
公共关系的历史 公共关系的发展 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2
§2.1 公共关系的历史















3
划分标准与研究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界限分为史前和史后阶段
史前类公关:作为一种协调关系的管理职能或艺术 公共关系在古代也有类似的现象,公共关系处在原始状 态下或有某些公共关系的现象活动我们称其为准公关或 类公关。特点,自发性、盲目性、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 ,不涉及经济。
研究意义:研究史前是为了公共关系的整体性与文 化底蕴,寻找规律,古为今用。
4
古代西方的类公关
主要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注重具体方法技术研究,
如演讲,修辞,逻辑,旨在劝服他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 学》强调怎样用语言影响听众的技术。该书被称为最早探讨 “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古希腊的诗歌(柏拉图的《共和 国》)、雅典城的公民大会 ;古罗马的凯撒创办了世界上最 早的日报——《每日记闻》,他还写了一本专门记载其功绩 的纪实性专著——《高卢战记》,被西方一些著名的公共关 系专家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公元前1800年,古
30
时代呼唤公共关系
世界经济交融,呼唤公共关系!
世界政治一体,呼唤公共关系!
世界文化融汇,呼唤公共关系! 世界科技综合,呼唤公共关系!




知识经济、信息与形象的哲思
产品竞争→市场竞争→知识、信息、形象 竞争。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与技术、形 象为特点。信息和形象决定发展,涉及效 益。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原材料, 成本,提高自动化水平。
29
文化基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20世纪以来,西方管理学领域中的两种思潮对公共 关系的发展影响极大,一是科学管理理论,二是人 际关系理论。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把泰勒的理论 称为X理论,把人际关系理论称为Y理论。人际关 系理论注意到了工人的人格尊严以及个人价值,注 意到了生产过程中要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在这种理 论的指导下,组织内部公关的问题提了出来,并得 到迅速的发展。
伊拉克的农业公告,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关活动痕迹

5
古代中国的类公关
传说在尧舜时代,政府在宫廷外树立“诽谤木”,鼓励世
人向政府进谏,这可能是古代政府征求民意的最初设施。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推行变法,为了取信于民,特地在城 门口放了一根树干,并贴出告示说:谁能将此树干从这个门口 扛到另一个门口,就可以赏其十金。开始人们都不相信,但有 一个人完成了此事,真的得了赏金。第二天,许多希望这样轻 松得到赏金的人又聚集到城门口,但这时没有了木头,而贴出 了政府变法的公告。变法因商鞅“行必信,言必果”,从此在 民众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这可以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公关策划, 在历史上被称为“徙木立信”。
伯内斯的“灯光佳节”活动

伯内斯公关技巧中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案例发生在 1929年。为了庆祝爱迪生发明灯泡15周年,伯内斯 组织了举世瞩目的“灯光佳节”活动。10月21日,世 界上许多公用事业公司都同时切断了自己的一切电源, 为时一分钟,以示对爱迪生的纪念。胡佛总统和许多 名流要人还出席了一次盛宴,使这个庆祝活动达到了 高潮。这件事促使美国邮电部门专门为此发行了一枚 两分的纪念邮票。
13



1923年爱德华· 伯纳斯首次在纽约大学
讲授公共关系课程,同年出版了被称
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 程碑”的专著——《舆论明鉴》。主 张“投公众所好”根据公众的特点要 求确定传播政策和计划,与公众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