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完整资料).doc

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完整资料).doc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单选题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1-3题。

1.②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 下沉,热干B. 上升,湿热C. 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 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湿2.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宜宾昼短夜长B. 亚欧大陆被亚洲高压控制C.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D. 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3.以下气压带中不是由于热力原因而形成的是( )①极地高气压带②副极地低气压带③副热带高气压带④赤道低气压带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4-6题。

4.图示半球为()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无法判断5.图中⑦风带的风向为()A. 西南风B. 东北风C. 西北风D. 东南风6.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A.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 昼长上海小于广州C. 太阳直射北半球D. 华北平原炎热多雨读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7~8题。

7. 对图中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①风带1为北半球的西风带②风带1为南半球的信风带③风带2为北半球的信风带④风带2为南半球的西风带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8. 图中气压带代表()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极地低气压带C. 极地高气压带D. 副热带高气压带读图“某日全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9-12题。

9. A风带的风向是()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10. 气压带①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A. 高温多雨B. 炎热干燥C. 温和湿润D. 温和干燥11. 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2. 常年受气压带②控制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读图,完成13-14题。

13. 如果图中a、b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B. 该区域在北半球C. 图示区域为陆地D. 图示月份为7月14. 如果图中甲地区为某大陆的西岸,则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A.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地中海气候读图完成15~16题。

15. 图中的气压系统形成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长江中下游阴雨绵绵B. 巴西高原一片枯黄C.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 罗马正值多雨时期16. 图中D处的风向为()A. 西北风B. 东南风C. 东北风D. 西南风二、综合题17. 读图1“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2“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②的名称是______,风带③的风向是______,在②和③的交替控制下,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图2中的______图,这种气候类型是______,成因是夏季受______(填序号)控制,冬季受______(填序号)控制,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夏季时位置偏______(填方向).(2)终年在③控制下,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3)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反映北京气候特征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图2中的______图,北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是______,北京的陆地自然带是______带.18.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C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2)说出B处的风向.(3)说出图1中气压带位置如Ⅰ、Ⅱ两图时北半球的季节.(4)简述图2中P地在Ⅰ时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答案详解【答案】1. A2. C3. B4. A5. B6. B7. C8. D9. C10. A11. D12. C13. C14. D15. D16. C17. 副热带高气压带;西南风;地中海气候;甲;地中海气候;②;③;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均匀;温带季风气候;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温带落叶阔叶林18. 解:(1)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纬度位置判断,C位于北纬30度附近,故判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炎热干燥.(2)根据图示B风带的分布位置,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判断B表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3)图示Ⅰ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北,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是夏季;Ⅱ图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南地区,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是冬季.(4)图示P位于非洲南部,故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答案为:(1)C气压带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2)东北风.(3)Ⅰ图为夏季;Ⅱ图为冬季.(4)P地此时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其成因为南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地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解析】1~2. 本题考查气压带的运动特点和性质。

②气压带位于南纬30度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气流性质为热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气压带位于南纬30°附近,所以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此季节位置南移至南纬30°以南,故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所以C符合题意,正确;此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所以宜宾昼短夜长,A不符合题意,错误;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所以BD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选C。

3.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成因。

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①赤道低气压带,纬度低,温度高,受热膨胀上升形成;④极地高气压带,纬度高,温度低,冷却收缩下沉形成,所以①④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暖气流交汇,被迫抬升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空气堆积下沉形成,所以②③正确,因此,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6.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

读图可知,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②指向①,风向向右偏,从而可判断出是北半球,A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

由上题可知此图是北半球,又由图可知⑦是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北风,B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移动、地球公转速度、昼长比较、太阳直射点、华北平原气候特点。

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快(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A错误;冬至日时越往北走昼越短,所以广州昼长大于上海,B正确;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C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D错误。

故选B。

7. C.解:一般风都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所以图中的气压带是高压带.风带1是东南风,风带2是西北风,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判断得出:此图是南半球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图中气压带为高压,风带1、2均为向左偏转.本题难度较小,重点是判断气压带为高压,再根据风向的偏转确定半球.8. D.解:读图,根据气压带两侧风向,判断该气压带为高压,由于两侧风向不一致,只能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读图,中间为高气压带且气压带两侧风向不一致,即可判断.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结合教材即可解答.9. C.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A位于北半球0度到30度,是东北信风带.低纬信风带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北半球低纬信风为东北风,南半球低纬信风为东南风,中纬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北半球中纬西风为西南风,南半球中纬西风为西北风.本题以某日全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特点.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10. 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气压带①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故常年受气压带①控制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选:A.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本题以某日全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11. 解:读“某日全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冬季.故选:D.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季节移动,获取图中信息即可.12. 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气压带②位于北纬三十度左右,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故常年受气压带②控制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故选:C.热带荒漠带带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呈宽广的带状.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其中,15°~35°之间为副热带,是由高气压带引起的干旱荒漠带;北纬35°~50°之间为温带、暖温带,是大陆内部的干旱荒漠区荒漠气候特点.本题以某日全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13~14. 本题考查等温线。

根据图中的两条纬线可知,越往南纬度越高,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等温线b的纬度比a高,气温比a低,AB错误;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偏南,为南半球的夏季,所以图示月份为1月份,D错误;图示区域的温度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所以图示区域为陆地,C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

甲地位于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故选D。

15. 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亚洲出现高压,太平洋是低压,是冬季,此时罗马正值多雨时期.故选:D.东亚地区,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压,太平洋上形成低压,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本题以区域气压系统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冬夏季气压中心.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16. 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亚洲出现高压,太平洋是低压,是冬季,此时印度的风向是东北风.故选:C.东亚地区,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压,太平洋上形成低压,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本题以区域气压系统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冬夏季气压中心及季风的形成.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17. 解:(1)读图可知,图中气压带②在30°N附近,受高空气流下沉堆积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③位于30°--60°之间,是西风带,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是西南风,在②副热带高气压带和③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图2中的甲图,这种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是夏季受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③西风带控制.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夏季时位置偏北.(2)终年在③西风带的控制下,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暖夏凉,降水均匀.(3)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其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图中反映北京气候特征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图2中的乙图,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京的陆地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答案为:(1)副热带高气压带;西南风;地中海气候;甲;地中海气候;②;③;北.(2)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均匀.(3)温带季风气候;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温带落叶阔叶林(1)根据气压带风带和图中纬度的位置可以确定结论.(2)根据上题的结论可以确定答案.(3)结合北京的位置和气候可以确定结论.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多总结气压带风带的相关内容.18. 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赤道附近受太阳辐射热量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同理可推知;地球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本题以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含义及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