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3. 桃树上有 36 个桃子,梨树上有 48 个梨,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4. 用竖式计算。 56+37= 46+24= 38+25= 29+48=
4. 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 齐,十位和( 进一。 )对齐。然后从(
)对齐,也就是个位和(
)对 )
(2)完成练习六。
3.新知识预习 预习教材第 39 页例 1、例 2 并完成第 39 页做一做。

学校 课题 班级
年级
数学
教师 课型
导学案
时间 新授课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学习重点) 2.会列竖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学习难点)
一、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1. 先口算,再用竖式计算。 25+3= 43+34= 55+33= 61+25=
二、巩固规律,达标检测 1. 爸爸今年 49 岁,小明比爸爸小 28 岁,小明今年几岁?
2. 小贝和小娇踢毽子,小贝踢了 34 下,小娇比她多踢 12 下。小娇踢了多少下?
三、 拓展分享,总结反思 1.未解决的问题
2.作业 小明的妈妈有 100 元钱,她在下面的衣服中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她应该付多少 钱?(列出两种可能性)她买的上衣比裤子贵 3 元,则她买的上衣和裤子各多少钱?
)元。 )元。
4. 一个数比 64 少 7,这个数是多少? 知识点:解决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5. 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 3 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 4 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6. 二(1)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 34 人,参加笛子小组的比参加美术小组的少 9 人。参加笛 子小组的有多少人?

学校 课题 班级
年级
数学
教师 课型 新授课
导学案
时间
100 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学习重点) 2.理解计算方法,从例 1 重点学习并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 2 着重学习计算顺序。(学习 难点)
一、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1.口算并说出算法。 17+2= 5+13= 2+14=
2.静静、欣欣和凡凡在跳绳,静静跳了 36 下,欣欣跳了 43 下,凡凡跳了 27 下。静静、 欣欣和凡凡一共跳了多少下?
3.一本漫画书一共有 80 页,小刚第一天看了 23 页,第二天看了 28 页。还剩下多少页没 有看?
知识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 4.用竖式计算 14+60+5= 77-15-37= 23+26+19= 80-37-34=
二、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1. 算一算。 78-13= 51-42 = 50-15= 97-77 =
32+6.5= 2. 想一想,填一填
25+57=
20-13=
59+46=
(1)小红有 10 元钱,明明比她多 2 元,明明有( (2)小红有 10 元钱,明明比她少 2 元,明明有( 3. 一个数比 57 多 7,这个数是多少?
知识点:用简单的两步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小明家种了两棵桃树,第一棵树上长了 45 个桃子,第二棵树上的桃子比第一棵树上多 5 个,第二棵树上有多少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
5.李奶奶家养了 44 只小鸡, 母鸡比小鸡少 5 只, 母鸡有多少只?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二、巩固规律,达标检测 1.二(1)班男生有 22 人,女生比男生少 2 人。女生有多少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三、 拓展分享,总结反思 1.未解决的问题
2.作业 ①二年级绘画小组有女生 32 人,男生 18 人。二年 48 加一位数时,把这个一位数加到 48 的十位上去了,结果得 98,你知 道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吗?
3.新知识预习 预习教材第 18 页例 1 并完成做一做第 1、第 2 题
②上衣:62 元/件
裤子:45 元/条
鞋子:29 元/双
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并解答吗?
3.新知识预习 预习教材第 23 页例 4 并完成第 24 页做一做。

学校 课题 班级
年级
教师 课型
数学
新授课
导学案
时间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学习目标:
1.会用学过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 (学习重点) 2.初步学会结合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三、拓展分享,总结反思 1.未解决的问题
2.作业 学校修建围墙,第一天运来砖 55 块,比第二天多运 15 块。两天共运来砖多少块?
3.新知识预习 预习教材第 32 页例 5 并完成第 32 页做一做。

学校 课题 班级
年级
教师 课型
数学学科
时间 新授课
导学案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学习目标:
1.了解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的结构。 2.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习重点) 3. 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学习难点)
一、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1.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31+47= 46-18= 38+53=
76-48+20=
18+(43-13)=
95-(46-38)=
2. 菜场运来青菜 58 千克,又运来萝卜 20 千克,青菜比萝卜多运来多少千克?
3.小明有 43 枚邮票,小东的邮票数比小明少 17 枚。小东有多少枚邮票?两人一共有多少 枚?
(2)要是有一个加数的个位为 0,就不需要相同数位对齐。 ( (3)竖式计算时从十位加起。 ( 2. 用竖式计算: 3. 看图列式计算。 ) 42+45=
31+60=
列式:
二、 拓展分享,总结反思 1.未解决的问题
2.作业 ①笔算减法的方法: ( 么减, 十位退“1”当( )要对齐, 先从( )减。 )位来减起, 个位不够怎
(2)要是有一个加数的个位为 0,就不需要相同数位对齐。 ( (3)竖式计算时从十位加起。 ( 2.用竖式计算。 23+6= 4+25= 42+45= 31+60= )
三、拓展分享,总结反思 1. 未解决的问题
2.作业 ①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是: ( 2. 新知识预习 预习教材第 14 页例 3 并完成相应做一做。 )对齐,先从( )位加起。

学校 课题 班级
年级
教师 课型
数学
新授课
导学案
时间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2.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一、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1. 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17-7= 15-4= 18-6= 14-2=
2.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美国和俄罗斯一共得了多少枚金牌?

学校 课题 班级 加减混合
年级
教师 课型
数学学科
时间 新授课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学习重点)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题目。 (学习难点)
一、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1.用竖式计算。 25+28+36= 77-58-11= 75-46-21= 51+(76-38)=
5.图书馆 3 月借出图书 26 本,4 月借出 37 本,5 月归还 34 本。3 个月图书馆一共借出了 多少本图书?
二、巩固规律,达标检测 1.计算。 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
2.学校合唱队原有 64 人,有 7 人毕业了,又新加人了 15 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2.小明有 23 支笔,小红有 25 支笔,小米有 5 支笔。 (1)小明和小米一共有多少支笔?
(2)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支笔?
知识点: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32+6= 24+3= 52+43=
4.看图列式
二、巩固规律,达标检测 1.判断。 (1)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 ) )
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减法 3. 用竖式计算。 48-18= 25-21= 88-72= 34-13=
4. 青蛙妈妈吃了 58 只害虫,小青蛙吃了 24 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 虫?
二、巩固规律,达标检测 1. 用竖式计算。 45-23= 68-36= 71-60= 89-4=
3.新知识预习 预习第 27 页例 1、例 2 并完成第 28 页上面个做一做第 1、第 2 题。

学校 课题 班级 连加、连减
年级
教师 课型
数学学科
时间 新授课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学习重点)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学习难点)
一、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1.用竖式计算。 45+51= 27-19= 81-45= 56+36=
2.小华有 10 支铅笔,他又买了 5 支,九天后他再买了 12 支,他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3.二(1)班同学做了 80 朵小红花,送给二(2)班 22 朵,又送给二(3)班 38 朵, 一共送出了( )朵,还有( )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