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学课件刘怀堂 ppt课件

民俗学课件刘怀堂 ppt课件

版社,1998年版。)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一、(三)“民俗”与“民间文化”二词 辨析
• 民间文化:所谓“民间文化”是相对于“精英和典籍 文化”而言的,是人民大众用心灵和双手创造的文化, 是人民大众自发创造、满足自己的一种文化。(中国民
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文艺报·文化副刊》,2005年1月15 日。)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一、(二)“俗”的定义
2.精神文化说 这是以班尼(或译作博尔尼)为代表的部分英 国民俗学者们的观点。1914年出版的《民俗学 手册》中有一段话,形象地表明了这种观点: “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状,而 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 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 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祀 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
民俗学
第一节 民俗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18世纪)年代) 年代) 70年代)
界 边缘人、农民 使用各 任何拥 被民俗定
定 迷信人
种器具 有独特 型的社会
和机械 的口头 成员,所
的人 传统的 有民间群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教材上罗列的“民”的概念
• 1、民族。德国的格林兄弟提出,背景是浪漫 主义与民族主义运动。
二、民俗的内涵解析
(一)民俗是一种“生活相” (二)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 (三)民俗是一种传承的生活文化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二、(二)1.文化的定义——民俗属于文化范畴 中国《辞海》的定义: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指人 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一、(二)“俗”的定义
3.民间文学说 这种观点认为民俗即民间文学,主要流
行于美国和前苏联。美国学者厄特利 (Utley),将民俗定义为“口头传承的 文学艺术”,将习惯、宗教、语言、工 艺等排斥在外。中国过去研究得比较多 的民俗现象也主要是民间文学。
• 理解: • 1、任何社会或朝代的人都是处于民俗事项之中的
人; • 2、任何社会或朝代的人都是基本具有全域性和地
域性兼具的人; • 3、“全民”的人一定是属于某个具有排他性的
“群体”之中的人。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一、(二)“俗”的定义
1.文化遗留说 这是英国文化进化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 民俗是一个已经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 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 物,就像人由猿猴进化而来,身上残留 着一根尾椎骨一样。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主要内容
一、民俗的定义 二、民俗的内涵解析 三、民俗的外延(分类)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一、民俗的定义
(一)“民”的定义
1.中国学者对“民”的界定
提出 1980 时间
1992
1998
1998
1999
概念 劳动 人民
中下层 非官方群体 农民主体 民族共同体 阶级
维克多·埃尔: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 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 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文 化概念》,1988年。)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二、(二)2.文化的分层——民俗是基础文化
(1)官方文化(主流文化、上层文化、正统 文化)
(2)精英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士文化) (3)民俗文化 (4)都市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市场文化)
• 二者关系: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并非一切民 间文化都是民俗。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 承性、模式性的现象。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 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 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 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迪斯的观点。两个前提:至少有一个共同 点和具有自己的传统。 • 6、全民。 • 观点一:很难把一种民俗现象定性为隶书 于某一职业群体。 • 观点二:鬼与“社会群体”无关。在如洪 水神话,也是如此。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民”的结论
• “民的概念发展到现代,应该定义为全民或全人 类”。
社会 工人和 市民和 构成 农民 农民
工、农、兵、 农民和小城 人民群众和官
学、商、 镇居民
方政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民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一、(一)2.西方学者对“民”的界

时 殖民时 欧洲发 自然科 现代化 全球化时
期期
现时期 学时期 时期 期 (1990
(17- (1840 (1870 (1960- 年代至今)
• 2、社会群体。迪尔凯姆提出,理由:共同的 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 3、古人。爱德华·泰勒提出。两个观点: • 1)进化的三个阶段:野蛮—半开化—文明; • 2)各种民俗现象都是野蛮和半开化时期的
“残余物”。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 4、农民或文盲。产生与19世纪初。 • 5、任何一个人。当代美国著名民俗学家邓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一、(二)“俗”的定义
4.传统文化说 这是现代西方普遍流行的观点,即把民 俗仅限于传统之中,将生活中不断涌现 出来的新民俗排斥在外。
《中国民俗》 Copyright by Jiaping
一、(二)“俗”的定义
5.生活文化说(当代民俗学对民俗的界定)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 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 活文化。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 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