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企业制度PPT课件第二章公司与企业集团
现代企业制度PPT课件第二章公司与企业集团
所公有司权实不施存有在必效虚须控置具制的有权问承的题担统资一产。责任的能 配 担3避或、权法风者所,律险能能规有和获够定者责力产究得确的作任,遇代对实资为当到理转他对 产委资 损 者人让他 责托产 失 的资也人 任者经 时 经产是资能营 , 济的委产否遇 能 责支承托到 够 任通代风 有 。过理险 效市关或 地场系资 追交产易生来的有重效要逃条
管理交易费用包括 哪些?
因此,当企业变得过大, 以致追加的管理费用超过 了从规模扩大取得的好处 时,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就 变得不经济了。
16
虽然现代生产得益于规模经济,而且一般来说,企 业规模越大,效益也越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 为在企业规模扩张时会出现以下变化: 相对于行政命令,价格信号在企业内部的资源 配置中的作用减弱,行政管理和监督费用因而 增加; 由于企业规模扩大,所有者代理人的设置变得 更为普遍,引起委托代理费用的增加。
违反合同条款,私下改变资金用途;
隐瞒实际利益,逃避偿付义务;
不尽职尽责,工作敷衍。
③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经营的未来环境是
未知的,具有或然性甚至偶然性,经营者在这
种环境中实施代理行为,其业绩会具有一定的
随机性。
41
五、委托代理中激励的原则
由于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监督成 本等原因,股东难以观察和准确考核经理人员的 工作努力程度,进而造成代理问题。
1、要了解企业高层经理的目标函数。 2、采用客观的度量标准测定企业的利润、
盈利状况、企业声誉、经理人员绩效等。 3、设计适当的激励手段。 4、利用各种竞争手段对经理行为进行约束。
Hale Waihona Puke 43六、委托代理中激励的具体方式
想一想:对代理人可以 采用哪些激励方式?
风险
成果
44
建立经理人员的报酬随实现利润增加而提 高的报酬结构。
19
三、企业是一组契约的集合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进一步说, 企业是一组契约的集合。
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功能或实现 其市场机制的替代,需要从市场 上获取资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 并在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为使 这些活动能正常进行,就要与投 资人、供应商、销售商、债权人 及劳动者订立一组契约。在这一 过程中,企业是作为契约的集合, 其职能是充当以上各组群体之间 的一组契约的连接点。
21
2.2 企业治理理论
2.2.1 契约的不完全性
如前所述,企业是契约的集 合。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契约 总是很难完全或完美,它不 可能把与交易有关的一切变 量、一切事件、一切可能的 偶然因素都考虑进去,因此, 契约具有不完备性(或不完 全性)。
22
一个完备的契约应该准确地描述与交易有 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种 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力与责任。
代理人可能并不具有股份,但他具有自己独特的 产权--经营能力。
完全代理是代理的最高阶段。
委托代理最终确立的标志是经理市场的形成
37
三、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条件分析
在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需具备下列条件:
1、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真正的委托者和代理者。 2必、须委真托正代拥理有关资系产的的产所生有必权须,是承担公司风险同对
29
企业内部的剩余权利反映出企业内部的 普遍存在的什么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
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委托代理关系?
30
股东 委 托
董事会
委 托
经理层
31
2.2.3 委托代理制
一、委托代理关系 1、委托代理的法律特征是:
代理人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权,实 施代理行为; 委托人的利益依赖于代理人的行为; 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实施行为,但其法律后 果要由委托人承担。
想一想: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属于哪种模式?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多个委托人与 多个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
35
二、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
所有者控制 代理人局部控制 委托代理初步形成
完全代理 经理市场
36
完全代理是指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职能完全分离, 经营者根据契约全权代理经营法人财产,并拥有 契约以外的“剩余控制权”和部分“剩余索取 权”。
3
2.1.1 企业是一个生产函数
古典经济学从技术的角度得出的结论! 企业被假定为一种谋求利润(或产出)最大化
为特征的经济单元。 分工、协作及规模经济等技术因素决定了企业
的存在及产出水平。
资本 劳动 投入 土地
企业 产出
产品 服务
4
2.1.2 企业是契约的集合
一、市场经济中两种调节生产的方式
39
2、代理问题是指代理人为谋求自身利益而损 害委托人的利益。
表现在管理不尽心尽力、以企业之权谋个人之私、 盲目投资等。
代理问题产生的原 因是什么?
40
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有关交易的信 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 比另一方占有更多的相关信息。
②道德风险。
它通过一定的激励约束结构与方式来组织生产、协调
利益矛盾及发现获利机会。
6
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效率。
2、科斯将资源的分配分成两种方
式:
企业 家
一种是企业内部的行政协调
方式;
一种是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
方式。
价格
想一想:这两种方式的主要支配因素?
7
科斯认为:
在企业之外,价格由一系列市场上的交易 来协调,价格变动指挥生产;
这就需要赋予有剩余控制权的人以一定的 剩余索取权。
28
使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尽量相对应是一 个基本原则。
如果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人没有剩余索取权,或无法 真正承担风险,他就不可能有积极性作出好的决策, 他很可能会最终选择滥用剩余控制权以谋求自身利 益。对于所有者来说,给了经理人员剩余控制权却 不给剩余索取权,最终致使经理人员滥用剩余控制 权去索取“剩余”,应该说是不理性的。
20
企业中广泛地存在着契约关系,比如
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所承担的风险及据此所 应享受的权限是一种契约关系;
管理者合法地位的取得、权利的行使及应承 担的责任是一种契约关系;
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及所获取的利益是一种 契约关系
企业与供应商及产品消费者之间也都是契约 关系。
企业是这些契约关系的连接点,因此可以说 企业是一组契约的集合。
而在企业内部,这种市场交易被取消,复 杂的市场结构连同交易被企业家这种协调 者所取代,企业家指挥生产。
企业是作为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方式来进 行资源配置的,也可以说,企业是将市场 交易内部化了。
8
两种调节生产 方式的显著区别?
市场是通过契约形式完成交易,而企业则 依靠权威在内部完成交易,这是两种不同 的调节生产方式最显著的区别。
指定代理是指根据法院和有关权力机关的指定而发生 的代理关系。一般是在没有委托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 的情况下,由法院在有关人员中指定代理人。
行政代理是指由一级行政机关代理另一级行政机关的 一些事物,比如产权代理,中央政府的产权由一级地 方政府代理,形成纵向负责关系。
34
3、委托代理关系有四种模式:
单个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关系;(单—单) 单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的关系;(单—多) 多个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关系;(多—单) 多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的关系。(多—多)
11
事实上所有的市场交 易活动都是有成本的。
搜成寻本包括哪些? 议价 签约 监督 ······
12
零部件工厂
市场交易
价格机制 合并前
组装厂
总厂
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
零部件工厂
组装厂
合并后
13
企业取代市场后
市场
企业
市场交易
组织协调
市场费用
组织费用
原有的市场交易以及由此导致的交易费用被组织协
新制度经济学鼻祖,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 奖获得者,产权理论 的奠基人。
罗纳德·哈里·科斯 (1910- )
企业首先是一种制度
安排。
5
1、制度:
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 则,它是为决定人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 定的一些约束和激励。
相应地,企业制度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决定人们在生
产经营活动中缔结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游戏规则,
而设计这种制度的关键在于交易费用最小化。
24
2.2.2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
正因为企业的契约是不完备的,才出现了 企业所有权问题。
企业的所有权安排是指剩余控制权与剩余 索取权的组合安排。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25
契约中的权利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特别的权利:即契约中明确规定了
对资产的某项特殊权利属于签约的哪一方; 第二类是剩余的权利:即契约中没有逐项说
明其归属的那些对资产的特别权利。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26
剩余控制权是没有在契约中逐项说明其归
属的那些剩余下来的权利。
剩余控制权存 在的原因是什 么?其存在是 必然的吗?
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剩
余控制权的存在是必然的。
27
既然剩余控制权的存在是必然 的,那么在有了剩余控制权后 应怎样使经理运用好剩余控制 权?怎样防止经理人员滥用剩 余控制权?
17
企业规模扩大
内部监督管理 成本上升
企业规模扩大
而带来的成本
提高
均衡状态
市场上的交易 费用的节约
超过这个规模,来自管理的费用(也可看成是
一种交易费用)就会过高,此时,通过市场方
式进行买卖,交易费用会更低,也就是说市场
替代企业是更理性的。
18
结论: 企业规模的扩大与缩小会引起交易费用
的变动,反过来交易费用的变动又将会 引起企业与市场替代关系的变动,企业 规模的边界在于达到交易费用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