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经典讲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经典讲义

四则运算教学目标1、知道四则运算的正确计算顺序。

2、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能根据题目的意思熟练列出综合算式。

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4、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重难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准确快速计算两、三步式题。

3、能根据题目的意思熟练列出综合算式。

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知识框架一、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4、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6、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7、除法: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8、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9、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0、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1、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统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统称为第二级运算。

1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1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14、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15、算式里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二、有关0的运算: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如:0×a=a;2、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 0;如:0÷a=0;3、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原数;0+a=a;4、一个数减去0,得原数。

a-0=a;注意:0不能做除数。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另外:0÷0也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乘以0都得到0。

1、填空(1)( )+205=( )-73=300 ( )+250=617 309+( )=752 613-( )=117 ( )-26=429 ( )-127=( )+235=618(2)在算式637-269=368,637是( )数,269是( )数,差是( )。

(3)根据306+729=1035,直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4)根据527-285=242,写出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5)根据850-250=600,写出两道算式。

2、解决问题。

(1)兴华小学有男生418人,女生425人,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2)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有418人,女生有多少人?1、填空。

(1)小明6分钟跑300米,照这样的速度填写下表:时间/分 4 8 15 路程/米6001200例题1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例题2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2)我发现了:当______不变时,被除数______,商______. (3)进入知识宫的密码是●★●★,请先破译密码。

14+82-●=87 ★×6+10=58 那么,密码是(4)296-137+( )=300 ( )-25×13=180 780÷( )-19=20 (5)把下面每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①135-35=100 100+25=125 125-10=115②12×15=180 360÷18=20 180+20=2002、解决问题。

(1)蜗牛每小时可以爬行5米,6小时能爬多少米?(2)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千克,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8倍,这头牛重多少千克?(3)李老师带一些钱为班级买了56本日记本,每本3元,还剩32元。

李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360÷(70-4×16) (2)162÷[(27+54)÷9]例题3括号2、选择题。

(1)(95÷5-19)÷26的正确结果是()A、0B、19C、26(2)先算减法的算式是()A、360-(65+35)B、240÷(19-13)C、240-240÷3(3)15+15÷5与(15+15)÷5的运算顺序()。

A、一样B、不一样C、无法比较(4)480÷8÷2 ○480÷(8÷2),○中填()。

A、>B、<C、=(5)计算240-(150+360÷60)时,应先算(),最后算()。

A、加法B、减法C、乘法3、凑24点,6,2,3,4这四个数字,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4、用8,5,3,4这四个数,经过不同的运算得到24,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5、小糊涂在计算(800-□)÷20+89,没有注意题中的括号,先用□里的数除以20,再算减法和加法,最后算得869,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6、小马虎在计算(□+100)÷25-3时,没有注意题中的括号,先用100除以25,再算加法和减法,最后算得276,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7、计算下面各题。

(1)(56-36)×12+20 (2)25×[(3600-3000)÷15](3)30×(500-400÷25)(4)223-9×21+24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再算( )。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再算( )。

3、一个数加上0,还得( );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 ); 一个数与0相乘,都得( );0除以非0的数,还得( );( )不能做除数。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按顺序计算。

5、在四则运算中,( )统称为第一级运算,( )统称为第二级运算。

6、计算(45+5)×3÷5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7、计算(200- 36×47)÷44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8、650-320÷80的计算结果为( ),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使用括号后的算式为( )。

9、在计算147+(251-51)时,第一步要先算( ),再算( )。

10、1、直接写出得数。

42÷6+43 = 9×8÷12 = 125-5×5 =例题4综合例题5计算题170+435-3608÷147+240÷15240×54-18+9 = 48÷6×5 = 36×0+64 =0÷12÷6 = 35÷7×16 = 17+0÷17 =105+5×2+3= 50+90÷2×3= 52+25-52+25=0÷5= (105+5)×2+3= 50+90÷(2×3)=72÷9×48÷8= 0×25= 105+5×(2+3)=(50+90)÷2×3= 25×25÷25×25= 86÷2=105+(5×2+3)= ( 50+90÷2)×3= 100+100×0=2、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

250×4-560÷7 5847-4×(470+530) 35×8+350÷50195-(45+45÷9) 43×(324-298)(79+21)×(96÷12)3、在方框里填数,并列出综合算式再计算。

4、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1)960÷15=64 64-28=36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 9000-1800=72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5、按要求添上小括号。

50-5×3+3(第一步算加法) 50-5×3+3(第一步算减法) 35÷5+2×4(第一步算加法) 20+36÷9-3(第一步算减法) 6、在( )里填上“>”、“<”或“=”。

3000-(87+17)×25( )3000-87+17×25 69×(426-126)( )69×426-126×69 412+750÷5×36( )(412+750÷5)×36 750÷5+410×36( )(750+410)÷5×36 7、在适当的位置添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7×9+12÷3-2=75 (2)7×9+12÷3-2=47(1)在除法里,0不能作( )。

A 、被除数 B 、除数 C 、商 (2)除法是( )的逆运算。

A 、加法B 、减法C 、乘法(3)一头牛中560千克,正好是一头羊的体重的7倍,求一只羊重多少千克? A 、560÷7 B 、560×7 C 、560+7 D 、560-7 (4)如果( )÷20=15.....16,则括号中填( )A 、300÷32=85B 、800÷25=32C 、800×32=25 (5)根据25×32=800,可能写出的算式是( ) A 、800 B 、减法 C 、乘法(6)128除以32的商,再乘272与168的差,积是多少?列式是( ) A 、128÷32×272-168 B 、128÷32×(272-168) (7)40×(10-30÷3)的结果是( ) A 、400 B 、2300 C 、0 D 、2390(8)一本笔记本3元,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贵2元,一个计算器比一只钢笔贵3元,一个计算器是( )A 、5元B 、8元C 、9元D 、18元例题6选择题(9)师傅4天加工了52个零件,按照这样计算,加工416个零件要( )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