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脊髓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触觉、痛觉、温度觉。
感觉
浅感觉 深感觉
运动觉、震动觉、位置觉。
感觉减弱:患者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但敏感性
减弱,检查时应该双侧对比。
感觉过敏:患者对轻微的刺激有强烈的感觉,
如痛觉过敏。
感觉倒错:患者对刺激完全倒错,如触觉为痛
感、冷觉为热感等。
感觉异常:无外在刺激时患者的自我感觉,如
麻木感、移走感、针刺感等。
脊髓损伤 急救与护理
主要内容
脊髓损伤概述

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脊柱外科神经系统评估
院前护理

现场急救原则
固定(徒手制动、颈托固定)
搬运
院内护理

甲强龙冲击疗法
颅骨牵引的护理
病情观察
并发症的预防
基础知识 回顾
脊髓损伤 概述
神经系统 评估
概念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或脱位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致残率和死亡率 较高。
病因
主要见于车祸伤、 坠落伤、运动性 扭伤、脊柱扭伤、 直接撞伤。
临床表现
脊髓震荡:脊髓损
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 抑制状态。
脊髓休克:脊髓损
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 痪,感觉、运动、反 射及括约肌功能完全 丧失。
治疗原则
早期用药 早期手术 早期康复
神经系统评估
感觉障碍按性质分类 感觉缺失: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对刺激无反应。
留置导尿或间歇导尿
在脊髓休克期(无张力性 膀胱)应留置导尿,持续 引流尿液并记录尿量, 以防膀胱过度膨胀。1-2 周后改为每3-4h开放一 次,或行间歇导尿。
排尿训练
当膀胱胀满时,鼓励病人增加腹 压,用右手由外向内按摩下部, 待膀胱缩成球状,紧按膀胱底向 前下方挤压,在膀胱排尿后用左 手按在右手背上加压,待尿不再 流出时,可松手再加压一次,将 尿排尽,训练自主性膀胱,争取 早日拔去导尿管。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指导患者行呼吸功能训练。 加强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 嗽咳痰。 遵医嘱予雾化吸入。 控制感染。做好人工气道护理。
减轻脊髓水肿
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甘露醇、 甲泼尼龙等治疗,以避免因进 一步脊髓损伤而抑制呼吸功能。
排尿功能障碍
排尿的脊髓反射中枢在S2-4,位于脊髓圆锥内。圆锥以上脊髓损伤 者由于尿道外括约肌失去高级神经支配,不能自主放松,因而可 出现尿潴留;圆锥损伤者则因尿道外括约肌放松,出现尿失禁。
病情观察
观察四肢的感觉、运动并记录。
1
在伤后的24-36h,每隔2-4h要检查
患者四肢的肌力、肌张力、痛觉、
温觉、触觉。
颈髓损伤患者注意呼吸、血压
2
的变化。
并发症 预防
呼吸道 管理
肠道功 能障碍
压疮
排尿功
体温调
DVT
能障碍
节障碍
呼吸道管理
脊髓损伤后,因延髓呼吸中枢受损或受刺激而致呼吸抑制,亦可 因膈神经、肋间神经功能受损而使呼吸运动受限,同时,由于截 瘫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致患者死亡。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要正面走向 伤员,尽量使伤员能正面看到急救 人员,以免伤员转动身体加重损伤;
告知伤员不要做任何动作,只需 动口;
搬运原则
操作中,每实施一个固定手法, 都要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员;
搬运时,要以号令来沟通,统 一协调,步调一致,整体搬运, 搬运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伤员头、 颈、躯体在一条直线上。
判断生命体征 系统的全身检查 检查有无合并危及生命的重要器官损伤 确认患者的气道是否通畅
急救处理脊柱损伤病人伴有颅脑 、胸、腹腔脏器损伤或并发体克时首 先处理紧急问题,抢救生命,待病情 稳定后再处理脊柱骨折。
固定制动
01 02 头颈部固定锁法
颈托固定法
03 头颈部固定器 固定法
04 脊柱板固定法
原则:保持脊柱在同一条轴线上,不要使躯干扭转、弯曲,防止损伤加重!
04
氧气吸入
若病人呼吸>22次/分、鼻翼扇 动、摇头挣扎、嘴唇发绀等,
03
则应立即吸氧寻找和解除原因,
必要时协助医师行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成呼吸机轴助呼吸等。
02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呼吸功能,如呼吸
01
频率、节律、深浅,有无异常
呼吸音,有无呼吸困难表现等;
监测血氧饱和度。
护理中应注意维持有效呼吸,防止呼吸道感染。
运动
肌力指肌肉在自
主运动时的收缩 力量。
0 级:无肌肉收缩。 1 级:有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 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拾 离床面。 3 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拮抗 阻力。 4 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只能拮抗 较小的阻力。 5 级:正常肌力。院前护理Fra bibliotek急救 原则
固定 制动
搬运
急救原则
感觉障碍按程度分类
感觉功能消失、感觉功能减退、感觉功能正常。
肌张力指肌肉在
安静状态下的肌肉 紧张程度。
0 级:正常肌张力。 1 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 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 1+ 级:肌张力轻度増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国内出现 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 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増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 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増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 被移动。 3 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准。 4 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院内护理
冲击 疗法
牵引 护理
病情 观察
并发症 预防
冲击疗法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规定对脊髓损伤进行 治疗必须在8h之内,3h内最好,持续24h。
给药方法
前15min按30mg/kg的剂量,将甲泼尼龙溶在100ml的0.9%Nacl中。 休息45min,静脉使用保护胃黏膜药物,以免大剂量激素引起胃肠道并发症。 以后的23小时以5.4mg/(kg・h)的剂量持续静脉滴注,同时使用心电监护仪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事项
冲击疗法不能用于低于L2的脊髓损伤或马尾神经的损伤。 12岁以下的儿童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患有结核、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严重糖尿病及有溃疡病史的患者慎用。
颅骨牵引
牵引目的:
利用牵引力和反牵 引力作用于骨折处, 达到复位或维持复 位固定的治疗方法。
保持有效牵引 皮肤护理(枕后、牵引针眼) 观察有无神经、血管损伤 生活护理 健康教育
头颈部固定锁法
颈托固定法
注意:颈托并不能完全制动,在搬运过程中,仍需要小心。
头颈部固定器固定法
1.底板 固定
2.摆放 伤者
3.头侧 夹持
4.额颌 束带固

脊柱板固定法
脊柱板是一块纤维或木料制造如成人般高的长板,板 边有带孔,以便使用固定带或蜘蛛带时穿越。
搬运原则
只要怀疑有脊柱损伤,就按脊柱 损伤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