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解读单元名称:异域风情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2.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4.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31个,会写17个。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教育。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巴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还要适当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最后一单元,对学生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要加以巩固和复习。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感受异域风情。
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学习反思教学重难点感受异域风情。
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学习准备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前置作业1、我能把课文读5遍,做到通顺流畅,能准确读下面的词语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我发现易出错误的生字想提醒大家3、我知道《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4..我读懂了季先生再次到德国后,他见到德国的景色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5、我知道课文背景:我了解了作者季羡林先生的相关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对于课文中作者提到的山阴道的资料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在课文中,作者先点明了;然后回了;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最后讲述作者学贵有疑:初读课文后,我有疑问想和同学们交流。
合作探究检查预习1.听写词语2.交流汇报质疑问题。
3.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季先生再次到德国后,他见到德国的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用文中语句回答)班级展示品读感悟,把握难点(1)自读自悟★学习内容:1、从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可以体会到景色的奇丽?2、从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可以体现民族的奇特的?(提示:可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圈点、标画、批注,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重在写出自己的感受。
)3、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能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人为我”是指-“我为人人”是指-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人人为我”就是 -“我为人人”就是- 4、“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并没有改变”是说什么没有改变?表达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组合作探究(4)总结提升。
第二课时反馈练习一、反馈、拓展阅读写话练习: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
家家户户,依然____________ ,迎接我们的女主人依然____________,满街的窗子前依然____________这境界,依然___________ ,那就是, ____________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多么____________ !多么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过市区。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
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
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
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
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
剧院内部金碧辉煌。
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
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胸像。
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
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
每年除夕,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
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1、解释词语。
摇篮:文中用字说明星罗棋布:文中用来说明2、第四自然段,围绕“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这个中心句,展开具体描写,写得很有层次而语言优美,多读几遍背下来作为语言积累。
3.这篇文章每一自然段都写一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读课文写出每段的意思。
(1)(2)(3)(4)(5)(6)4、文章的第5自然段重点写维也纳的音乐建筑,重点写最为著名的国家歌剧院。
国家歌剧院有什么特点?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画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领悟写作方法。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
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
因此,本文的教学我采用用如下步骤:回顾交流,即畅谈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阅读片段,即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各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最后整合拓展,将三个片段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同是写人,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自己有何感悟或体会,并相机开展课外读写实践。
本文三个片段的人物描写都儿童诗两首非常的精彩,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各个片段描写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学生经过查找资料在预习的时候对三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引导,学生很快就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26 威尼斯的小艇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习反思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进而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前置作业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范例。
建议同学们在读书时要借助书中插图,丰富感性认识,通过与一般城市、马路、汽车的比较,边读边展开合理的想像。
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义。
基础达标: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
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①我能把生字写正确美观,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②组词:尼()嘶()货()艄()泥()斯()华()梢()③照样子,给下面的字换上不同的偏旁,再组成词语。
例:祷(涛)波涛艄()()()()艇()()()()④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倒退-笔直-散开-静寂-⑤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再选一个写句子。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这篇课文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主要介绍及。
我能理清课文顺序,我知道课文是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的,接着介绍了小艇,然后讲了船夫,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3、读了《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我发现:学贵有疑: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习组内学习,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一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作者是()国作家()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介绍的时水上城市─()的独特风情。
3.默读课文,将课文分成四部分,看作怎样描写威尼斯的风情的。
4.默读第一自然段填空,“大街”指的是(),“汽车”指的是(),可见小艇在威尼斯有着()。
5.默读每二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⑴用“ ”画出描写小艇样的句子。
⑵文段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吗?①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它的特点,②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它的特点,③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它的特点。
这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6.我能将小艇的样子画出来。
我还能将小艇的样子读出来。
7.如果你坐在这样独特而又舒服的小艇游览威尼斯一定有说不完的情趣,你可能看到:,可能感到。
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先互相批改,再请教同学改正错题。
2.全班交流,交流组内解决。
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学习反思班级展示走进威尼斯1、我来讲讲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
(读句子)我认为小艇的特点有互动:我来补充(或我认为):2、我来讲讲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A作者用的手法,写出了小艇特点。
互动:我来补充:B我也会这样抓住事物特点写:(1)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像挂在空中。
(2)院子里的大树仿佛挡住了强烈的阳光。
3、我用我的形式展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
(4-6自然段)什么人坐着小艇去干什么说明什么白天夜晚4、我来介绍背诵课文的优美段落的理由和方法。
我背诵的段落是:因为方法是反馈练习★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