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物理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Al-27 Fe-56 Cu-64第I卷(选择题)二、选择題:本大題共8小题,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顼中,有的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題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
14.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法拉第提出可以用电场线描绘电场的分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B. 安培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C.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15.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a,b,c,质量均为m,a、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
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勻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
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粘在哪块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一定减小B 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C. 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b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D. 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b间摩擦力一定都增大16.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
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X104 km ,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X104 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 km/sB. 5颗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各不相同C. 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D. 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17. 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A. 18 s时的加速度大于13 s时的加速度B. 小车做曲线运动C. 13 s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D. 小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 S内的大18.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杆PQ放置在竖直平面内,PQ的形状与以初速度v。
(v0= 水平抛出的物体的运动轨迹相同,P端为拋出点,Q端为落地点,P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
现在将该轨道置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将一带正电小球套于其上,由静止开始从轨道P端滑下。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p电场力等于重力。
当小球到达轨道Q端时A. 小球的速率为B. 小球的速率为C.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D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19. 下图为某款电吹风的电路图。
a、b、c、d为四个固定触点。
可动的扇形金属触片P 可同时接触两个触点。
触片P处于不同位置时,电吹风可处于停机、吹热风和吹冷风等不同的工作状态。
;n1和n2分别是理想变压器的两个线圈的匝数。
该电吹风的各项参数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吹冷风时触片P与触点b、c接触B. 可由表格中数据计算出小风扇的内阻为60ΩC. 变压器两线圈的匝数比n l:n2 = 13 : 15D. 若把电热丝截去一小段后再接入电路,电吹风吹热风时的功率将变小,吹冷风时的功率不变20.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表面光滑的立方体Q。
一长为L的轻杆下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O点,O点固定于地面上,轻杆的上端连接着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小球靠在立方体左侧,P 和Q的质量相等,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受到轻微扰动后P倒向右侧并推动Q。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B. 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立方体和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sinθC. 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一直对小球做正功D. 在落地前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少21.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斜面上放置一矩形铝框abcd,铝框的质量为 m、电阻为R,斜面上ef线与gh劝线间有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ef//gh//pq//ab,eh>bc。
如果铝框从磁场上方的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
则从开始运动到AB边到达GH线之前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正确的有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題: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題两部分。
第22題〜第32題为必考題,每个试題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題〜第40題为选考題,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題(ll題,共129分)22 (6分)某兴趣小组利用物理学知识测量某农庄喷水口的流量Q(Q=Sv,S为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巧为出水口的水流速度),方法如下:(1)先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形喷水口的内径d。
上图为正确测量得到的结果,由此可得喷水口的内径d= ______mm。
(2)打开水阀,让水从喷水口竖直向上喷出,稳定后测得水柱最高点距喷水口竖直距离为M则喷出的水的初速度v0=______ (用H、G表示)。
(3)根据上述测量值,可得喷水口水的流量v0=______ (用d、h、g表示)23.(9分)电动自行车的一块电瓶标称电动势为12 V,但用久以后性能会下降,表现之一为电瓶的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
某兴趣小组将某电动自行车的一块旧电瓶充满电后瀏量它的电动势和内阻。
现有下列器材可用:电流表A,量程0〜600 mA,内阻约2Ω电流表G,量程0〜500 µA,内阻Rg=200 Ω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约5 kΩ定值电阻R1=19800 Ω定值电阻R2=9800 Ω滑动变阻器R3,0〜100Ω,1 A滑动变阻器R4,0〜1000Ω,1 A电键一只,导线若干待测电瓶E(1) 请选择合适的器材在下边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器材必须标明符号)。
(2)兴趣小组记录了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了6组电压U和对应电流I的值,如下,表所示。
请你帮助他们作出U—I图象。
(3)由图象可得这块旧电瓶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Ω。
24. (14分)特种兵过山谷的一种方法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将一根长为2d不可伸长的细绳的两端固定在相距为d的A、B两等髙处,细绳上有小滑轮P,战士们相互配合,可沿着细绳滑到对面。
开始时,战士甲拉住滑轮,质量为M的战士乙吊在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AP竖直。
(不计滑轮与绳的质量,不计滑轮的大小及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D若甲对滑轮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求拉力的大小;(2)若甲将滑轮由静止释放,求乙在滑动中速度的最大值(结果可带根式)。
25. (18分)如图所示,真空室内竖直条形区域I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条形区域II(含I、II区域分界面)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磁场和电场宽度均为 L,高度足够大,M、N为涂有荧光物质的竖直板。
现有P、Q两束质子从A处连续不断地射入磁场,入射方向都与M板成60°夹角且与纸面平行,两束质子束的速度大小都恒为V。
当 I区中磁场较强时,M板上有一个亮斑,N板上无亮斑。
缓慢改变磁场强弱,M板和N 板上会各有一个亮斑,继续改变磁场强弱,可以观察到N板出现两个亮斑时,M板上的亮斑阐好消失。
已知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不计质子重力和相互作用力,求:(1) N板上刚刚出现一个亮斑时,M板上的亮斑到 A点的距离x;(2) N板上恰好出现两个亮斑时,区域I中的磁感应强度B;(3)N板上恰好出现两个亮斑时,这两个亮斑之间的距离S。
(二>选考題: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題、3道化学題、2道生物題中每辑任选一題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題目的題号涂黑。
注意所做題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題目的題号一致,在答題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題。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设的第一題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B. 布朗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小D. 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的缘故(2) (9分)如图所示,倒悬的导热气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轻质活塞可无摩擦上下移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的下面吊着一个重量为G的物体,大气压强恒为P0。
起初环境的热力学温度为T0时,活塞到气缸底面的距离为L。
当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导致活塞缓慢下降,该过程中活塞下降了 O.1L, 气缸中的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
求:①气缸内部气体内能的增量U;②最终的环境温度T。
34. [物理——选修3—4](15分)(1)(6分)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图甲为t= 0.75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P点(x =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2m/sB. 质点L与质点N的运动方向总相反C. T=1.Os时,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并正在往正方向运动D. 在0.5s时间内,质点P向右运动了1 m(2) (9分)两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
已知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0;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
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OA=,玻璃材料的折射率为,求OP的长度。
35. [物理——选修3—5](15分)(1)(6分)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①中,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不大于vB. 图②中,射线甲由a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C. 图③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遏止电压Uc越大D. 图④中,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2) (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长为L的木板B,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置于木板B的右端。
另有一个与木板B完全相同的木板C以初速度v向右运动与木板B发生正碰,碰后木板B与C立即粘连在一起。
A、B、C的质量皆为m,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木板B的最大速度;②若要求物块A不会掉在水平面上,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是多大xx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物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A 15ACD 16C 17A 18A 19A 20BC 21AD二、非选择题22.(6分)(1)d =10.10 mm (2分)(2)v 0 =(2分)(3)Q =(2分)23.(9分)(1)如图(其它正确方法同样给分)(3分) (2)如图(2分)(3)11.0~11.3(2分),9.4~9.7(2分)24.(14分)(1)设B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 (d/sin θ)+(d/tan θ)=2d (2分) FTT θ根据三角函数关系解得:sin θ=0.8,cos θ=0.6,tan θ=4/3 (2分)如图所示,对滑轮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mg=T+Tsin θ (2分)F=Tcos θ (2分)解得:F=mg/2 (1分)(2)设AP 的长度为l ,则:l=d/tan θ=0.75d (1分)滑轮在最低点时有最大速度v,设此时滑轮距AB 线的高度为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