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转喻理论分析委婉语的生成过程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和现象,已经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日常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欢迎阅读参考。
长期以来,国内有关委婉语的研究要么偏重于词汇语义(如李国南、于亚伦、江希和等),要么偏重于修辞结构(如陈望道、陈原等),要么偏重于语用学(如束定芳等),而对委婉语的认知理据的研究和整体把握却不够,迫切需要我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来对委婉语进行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
因为“委婉语的委婉性并不是符号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它涉及到人对委婉语的认知处理,抛开认知推理就无法真正地了解其实质[1]”.本文就尝试着从概念转喻的角度来解读委婉语的认知机制。
一、委婉语的定义众所周知,传统观念上的委婉语指的是用一种含蓄、动听、迂回的词语来替换那些禁忌的、敏感的或令人难堪的词语,比如用“去见马克思”代替“死亡”,用“小三”来代替“情妇”,用“进去了”来代替“坐牢”,用“囊中羞涩”来代替“贫穷”等等。
此时的委婉语还只局限在词汇层面,是词汇与词汇之间的一种替换,“替换”也就成为传统委婉语最主要的构成方式和最明显的特征,它的使用和理解不需要考虑语境的制约,往往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的,因此又叫做规约性委婉语或狭义委婉语。
而本文所说的委婉语则指的是一种通过语法的、语义的、语音的、语用的、修辞的、甚至篇章的等各种语言手段形成的、和人类认知紧密相连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人类语言的一种普遍特性,一般又称之为非规约性委婉语、广义委婉语、文体委婉、或语临时委婉语。
例如争吵时不直接说“滚”而让对方“团成一团,以圆润的方式离开”;面对家属的再三追问,医生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以及历史上着名的面对别人的询问而婉转表达自己年纪大的七言诗:“读尽史书五六担,如今方得一青衫。
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等等。
尽管这些表达方式实质上也属于委婉语的范畴,但和传统委婉语基于词汇“替换”的构成方式不同,这些委婉语需要从话语的上下文或者篇章的整体来理解和把握,需要交际双方在大脑中激活一定的心理模型,并充分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常规关系来进行常规推理。
基于上述认识,委婉语的定义应当为: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为了避免涉及一些粗俗的、敏感的或其它令人难堪的事物而不直言其事,而是有意识地利用词汇的、语音的、修辞的、语法的、篇章的等各种语言的和言语的手段来代替或婉转表达自己交际意图的一种语言和认知现象。
二、概念转喻转喻曾经长时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是用A事物来代替与其相邻或相关的B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段,通常又叫做借代。
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类认知模式的一种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
它来源于人类在与客观世界交互过程中的身体体验,进而指导我们日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Lakoff&Johnson(1980)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它不但表现在语言中,而且根植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是隐喻式的[2].而随着对转喻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语言学家认识到,转喻同隐喻一样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发的认知活动,本质上也是概念性的。
转喻并不是简单地用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而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相邻或相关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
转喻概念使人类能够通过A事物与B事物的关系对该事物进行概念化。
所以说,基于人类认知体验之上的转喻,实质上是概念性的[3],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转喻发挥着比隐喻更基础的作用,因此转喻通常又被称为概念转喻(conceptualmetonymy)。
而Panther&Radden(1999)也认为,转喻可能是一种比隐喻更为基本的认知现象[4].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转喻比隐喻更为基本、更为普遍,也更具本原性,正如Radden&Kovecses(1999)所说,“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5]”.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多委婉语都是基于概念转喻而生成的,实际上,构建委婉语的转喻和其它转喻一样,往往选择与A事物相关或相邻的B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概念,通过增加人类认知的间接性和难度来实现婉转表达的目的。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用“同房、睡觉”婉指“性行为”,用“他在外面有女人了”婉指“他有情妇了”,用“进去了”婉指“坐牢”,用“酒囊饭袋”婉指“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草包”,用“手脚不干净”婉指“小偷小摸”等等,都是利用转喻构成委婉语的例子。
三、委婉语的转喻生成机制分析如上所述,转喻运作的基础是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或邻近性。
而委婉语为了实现婉转、含蓄避讳、或礼貌的效果,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借相关或相临的A事物来表达B事物,以增强语言上的距离感,从而实现婉转表达自己交际意图的目的,可以说,委婉机制的构建从根源上说是以概念转喻为基础的,即作为人类认知特征之一的转喻,同样在委婉语的形成和运用中得以体现[6].而正是转喻和委婉语在认知上的这种相似性,使得我们可以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Johnson&Lakoff(1980)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转喻进行了分类,认为转喻可以分为整体转喻部分、部分转喻整体、容器转喻内容物、属性转喻事物、生产者转喻产品、使用者转喻被用物、地点转喻机构和地点转喻事件,等等。
下面结合具体的转喻认知模式分析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1、整体转喻部分事物是由众多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避免提及禁忌的、敏感的或令人难堪的事物,往往选取表示整体概念的、意义更为宽泛的词汇来代替局部的、表示部分概念的词汇,以增强语义表达的模糊性,达到委婉表达的效果。
例如,用“下身”婉指“性器官”,用“胸部”婉指“乳房”,用“同房、睡觉”婉指“性行为”,用“他在外面有女人了”婉指“他有情妇了”,用“净身”婉指“对正常男子进行阉割使之成为太监的过程”,用“backparts,bottom,posterio,behind”婉指“buttock(屁股)”,用“thefactsoflife,actoflove,artofpleasure”婉指“sexualintercourse(性交)”,用“ladyofthetown,streetwalker,callgirl,ladyofthenight,fallenwoman,nigh tworker”婉指“prostitute(妓女)”,用“socialdisease”婉指“venerealdisease(性病)”,用“citybeautician”婉指“cleaner(清洁工)”,等等。
2、部分转喻整体部分转喻整体所构成的委婉语指的是用构成事物的某个部分来代替整体,或者用一系列事件或动作的某一个具体环节来代替整个事件或动作,以突出细节,泛化整体,从而将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开,以实现婉转表达的目的。
例如,用“开房、上床、宽衣解带”婉指“性行为”,用“心跳停止、停止呼吸、闭上眼睛”婉指“死亡”,用“气色不好”婉指“生病”,用“铁窗”婉指“监狱”,用“揭不开锅了”婉指“贫穷”,用“进去了”婉指“坐牢”,用“gotothetoilet,gotowashone'shands”婉指“urinateanddefecate(大小便)”,等等。
3、容器转喻内容物利用容器本身来代替容器内所含之物也是委婉语常见的构建方式。
例如,用“贪杯”婉指“好酒嗜饮”,用“囊中羞涩”婉指“缺钱”,用“腹中空空”婉指“胸无点墨,不学无术”,用“酒囊饭袋”婉指“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草包”,用“黄碟”婉指“黄色电影”,用“小金库”婉指“各种不法资金”,用“绣花枕头”婉指“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则用“card(明信片)”来婉指“narcoticdrugs(毒品)”,因为毒贩会把明信片从侧面剖开,将供一次性服用的毒品塞入夹层里再封好寄给吸毒者[7],等等。
4、属性转喻事物每一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性,利用事物的某一方面属性或特点来代替事物自身的做法也可以实现婉转表达的目的。
例如,用“眼红”婉指“嫉妒”,用“谢顶”婉指“秃头”,用“手脚不干净”婉指“小偷小摸”,用“腿脚不利索”婉指“瘸腿”,用“问题儿童”婉指“品德差、缺乏良好教养的小孩”,“金盆洗手”婉指“改邪归正”,用“布衣”婉指“劳苦大众”,用“巾帼不让须眉”婉指“女性并不比男性差”,用“fatigue”婉指“melancholy(抑郁症)”,用“somethingwrongwiththebrain”婉指“insane(疯癫)”,等等。
5、生产者转喻产品利用某种产品的生产者或提供者来指代产品本身也可以以达到婉转表达的效果。
例如,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新闻标题“丈母娘选女婿的10个条件,真不知道她想让女儿嫁给男人还是银行”中,用“银行”婉指“金钱”,表达了人们对这类爱财的丈母娘的婉转批评,而在三聚氰胺和瘦肉精事件后网络上流行的用来骂人脑残的话“你是喝三鹿长大的、你是吃双汇长大的”中,分别用“三鹿”和“双汇”婉指“三鹿集团生产的毒奶粉和双汇集团生产的毒火腿肠”;同样,英语中也经常用“S&Wbrace lets(史华牌手镯)”来婉指“handcuffs(手铐)”,(其中S&W指手铐生产厂家SmithandWesson)[7].6、使用者转喻被用物利用某物的使用者来代替被使用物以达到委婉表达的效果。
例如,用“Ladies”婉指“ladies'room”,用“Gentles”婉指“gentlemen'sroom”,以及在下面三句话中:Thetaxis(=drivers)inAmericaareonahungerstrike.(美国的出租车司机在绝食抗议。
)Hewasthebestpen(=writer)ofthe20thcentury.(他是二十世纪最好的作家。
)Theknife(=killer)hehiredclaimedsixtythousanddollars.(他雇用的杀手要六万美元。
)分别用“出租车、钢笔和匕首”婉指“出租车司机、作家和杀手”,就是通过转喻的相关性或临近性使出租车与司机、钢笔与作家、匕首与杀手产生了必然的联系[8],从而达到了很好的修辞和效果。
7、地点转喻机构利用一个机构座落的地方来代指机构本身以达到委婉表达的效果。
例如,用“菜市口”婉指“刑场”,用“渣滓洞”婉指“集中营”,用“青楼”婉指“妓院”,用“八宝山”婉指“八宝山火葬场”,用“天上人间”婉指“各种色情娱乐场所”,用“besentuptheriver”婉指“被送进监狱”,(“theriver”指的是美国的Hud-sonRiver,闻名全美的纽约州辛辛监狱就位于其上游地区),用“aDerwenter(德文特人)”婉指“刑满释放人员”,(Derwenter是澳大利亚东南方塔斯曼尼亚岛上的一条河名,曾建有罪犯流放地[7]),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