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复习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复习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习目标定位】框题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识记理解分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的含义2.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1.主次矛盾的关系2.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3.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系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应特别注意逐步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人和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觉悟问题【课前预习填空】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相互,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关系(3)在一个矛盾中,其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处于地位,起着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决定。

处于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4)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又相互,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和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

【课堂学习重点】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存在的领域不同。

主要矛盾存在于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

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于客观事物的每一矛盾中。

②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的作用。

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地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③各自的对立面不同。

主要矛盾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与许多次要矛盾相对立而存在。

以各种次要矛盾为自己的对立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客观事物的每个矛盾体中,与次要方面相比较而存在,以矛盾的次要方面为自己的对立面。

④识别的方法不同。

主次矛盾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一般材料中有“中心”、“关键”、“重点”、“主题”、“主线”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讲要抓主要矛盾或要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来分析。

例如,“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一般材料中有“抓本质”、“抓主流”、“看形势”、“识大局”、“辨方向”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讲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要求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来分析。

例如,“我国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就是从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角度来讲的。

⑤定义不同。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客观事物的矛盾双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2)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联系表现在:①它们是属于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二者在自己的矛盾体中居支配地位,都决定着事物的特殊性质及其发展过程。

②分析主要矛盾,抓重点,主要是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二者在实践中都有共同的要求,既都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解决特殊矛盾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和克服一点论、均衡论。

④二者都是和各自的对立面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2.正确认识和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可见,该含义中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是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这里一是认识,二是解决问题。

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解决问题是认识问题的目的或落脚点。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因此,要想正确认识事物,必须从工作出发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样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因此,离开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不能真正认识事物。

(3)具体问题具体,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正确地改造世界,即解决矛盾。

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

我们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一风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对立面是“一刀切”、“一风吹”,这种不分时间、地点、条件,千篇一律、一个模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实践证明它只会给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虽然它是从辩证法的角度侧重于讲认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重抓事物的本质特征,但也必须注意,要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要的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离开对实际情况的正确认识这个前提,事物的本质特征就难以抓住。

因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仍然是建立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它体现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3.联系、发展、矛盾三者之间的关系(1)区别: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联系: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才能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只有正确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双方的联系,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内部矛盾,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区别和一致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存在着差别。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的范畴,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于唯物论范畴,是物质决定意识以及规律客观性原理的基本要求。

从根本上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一致的。

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而客观实际总是在变化发展着,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那就必须对不断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做到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就是在运动中把握规律,弄清规律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见,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就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只有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复习笔记整理】【高考真题精析】【例1】(2008上海单科)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下列成语体现这个方法论的是 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而欲擒故纵,声东击西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真相和假相的关系。

故选B 。

【例2】(2008江苏单科)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

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

父道: “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

”遂其子不再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A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B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答案:B解析:该题以寓言故事为载体考察学生对矛盾相关知识的理解。

“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体现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应坚持两点论。

“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体现了抓住两点中的重点,办事情要抓关键,共同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例3】(2004 天津高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 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实施这一战略的哲学依据是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②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D. ①②④答案: C解析:认为“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说法正确 , 肯定是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理解成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参见哲学教材上册第 101 页 )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应该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它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课后测试提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所谓主要矛盾,是指A、急需解决的矛盾B、新出现的矛盾C、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说明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平衡、不稳定的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可捉摸的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3.事物的性质主要由A.矛盾的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B.主要矛盾规定的C.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规定的4.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