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最新】高二5月月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所示,则()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2.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C.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无论a是否离开墙壁,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都不守恒3.在水中同一深度并排放着红、蓝、紫三种颜色的球,若在水面正上方俯视这三个球,感觉最浅的是【】A.紫色球B.蓝色球C.红色球D.三个球同样深4.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红光的偏折角最小B.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偏折角最小C.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大D.屏幕上各色光在光谱上由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5.一束光由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当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为30°时,折射光线恰好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光速为c) 【】A.cB.cC.√32cD.√336.一束只含红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分成两束光,并沿OM 和ON方向射出,如图所示,已知OM和ON两束光中只有一束是单色光,则()A.OM为复色光,ON为紫光B.OM为复色光,ON为红光C.OM为紫光,ON为复色光D.OM为红光,ON为复色光7.如图所示,P.Q是两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两块相同的直角梯形棱镜,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一束单色光从P的上表面射入,折射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已知材料的折射率n P<n Q,射到P上表面的光线与P上表面的夹角为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光线一定从Q的下表面射出B.光线若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的夹角一定等于θC.光线若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的夹角一定大于θD.光线若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的夹角一定小于θ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1s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 )A.x=0处的质元B.x =1m处的质元C.x =2m处的质元D.x =3m处的质元9.一个小球从距地面高度H处自由落下,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

设碰撞时间为一个定值t,则在碰撞过程中,小球与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与弹起的高度h的关系是【】A.弹起的最大高度h越大,平均作用力越大B.弹起的最大高度h越大,平均作用力越小C.弹起的最大高度h=0时,平均作用力最大D.平均作用力与弹起的高度无关10.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甲为调压变压器示意图.保持输入电压u1不变,当滑动接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某次检测得到用户电压u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以下正确的是【】A.u2=190√2sin(50πt) VB.u2=190sin(100πt) VC.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应将P适当下移D.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应将P适当上移11.如图所示,A、B为两个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质量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球C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两线长度相同).若把C球移走,两球没有发生接触,那么下面四个图中,哪个图可以正确表示A、B两球的位置()A.B.C.D.12.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人静止在小车A上,两车静止,如图所示.当这个人从A车跳到B车上,接着又从B车跳回A车并与A车保持相对静止,则A车的速率()A.等于零B.大于B车的速率C.小于B车的速率D.等于B车的速率13.两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 A=1 kg,m B=2 kg,v A=6 m/s,v B=2 m/s。

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A.v A′=5 m/s,v B′=2.5 m/s B.v A′=2 m/s,v B′=4 m/sC.v A′=-4 m/s,v B′=7 m/s D.v A′=7 m/s,v B′=1.5 m/s14.如图所示,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端粘有油泥,小车总质量为M,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小车和C都静止,当突然烧断细绳时,C被释放,使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并跟B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伸长过程中C向右运动,同时小车也向右运动B.C与B碰前,C与小车的速率之比为m:MC.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小车立即停止运动D.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小车继续向右运动二、多选题15.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结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击下层,整个子弹刚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A.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B.两次滑块受的冲量一样大C.子弹射入下层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较少D.子弹射入上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16.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B.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C.入射角i适当大一些,可以提高准确度.D.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使实验无法进行.17.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则( )A.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 的上表面和b 的下表面反射的B.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 的下表面和b 的上表面反射的C.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凸起D.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凹陷18.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 1m 的六个质点 a 、b ,c 、d 、e 、f ,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m/s 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r=0 时到达质点 a ,a 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s 时,质点 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则在 4s <t <5s 这段时间内( )A .质点 c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 .质点 a 的速度逐渐增大C .质点 d 向下运动D .质点 f 保持静止19.货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而不脱离底板,设货物的振动为简谐振动,以向上的位移为正,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图象上取a 、b 、c 、d 四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对应的时刻货车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B .b 点对应的时刻货车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C .c 点对应的时刻货车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D .d 点对应的时刻货车对车厢底板的压力小于货物重力20.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水平滑杆SS '上套有一质量为m 的光滑金属圆环,在滑杆的正下方与其平行放置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的绝缘轨道PP ',PP '穿过金属环的圆心.现使质量为M 的条形磁铁以水平速度0v 沿绝缘轨道向右运动,则( )A .磁铁穿过金属环后,两者将先后停下来B .磁铁将不会穿越滑环运动C .磁铁与圆环的最终速度为0M v M m+D .整个过程最多能产生热量202()Mm v M m +三、解答题 21.一个质量M=1 kg 的鸟在空中以v 0=6 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飞行,离地面高度h=20 m,突然被一颗质量m=20 g 沿水平方向同向飞来的子弹击中,子弹速度v=300 m/s,击中后子弹留在鸟体内,鸟立即死去,g=10 m/s 2.求:鸟被击中后落地的时间和鸟落地处离被击中处的水平距离.22.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A=60°,∠C=90°.一束极细的光于AC 的中点D 垂直AC 面入射,AD=a ,棱镜的折射率为n =①此玻璃的临界角;②光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③光从进入棱镜到它第一次射入空气所经历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图a中显示了一列波经过小孔的现象,是波的衍射,图b显示了两列波相遇的现象,是波的干涉现象,故D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波的衍射、干涉现象视频2.C【详解】A.当撤去外力F后,a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受到墙壁的作用力,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不为零,所以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BCD.a离开墙壁后,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0,故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动量守恒,并能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判断。

3.A【解析】光源在水中视深与实际深度的关系是ℎ视=ℎ实n,在视深公式中,h视为看到的深度,h实为实际深度,n为折射率,因为水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看到最浅的是紫色球,故正确选项为A.4.B【解析】【详解】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故屏上端处为红光,屏下端处是紫光.由于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偏折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则偏折程度最小.根据cvn可知,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大;故ACD正确,B错误;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选B.点睛:本题是光的色散问题,要知道可见光是复色光,同时知道在介质中,紫光的折射率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5.D【解析】当入射光线与界面间的夹角为30°时,入射角i=60°,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则折射角r=90°-60°=30°,故折射率为n=sinisinr =sin60°sin30°=√3.这束光在此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cn =√33c,故选D.6.D【解析】ON为反射光,应为复色光;而折射后只有一束光线,故有一束光发生了全反射;而红光与紫光相比较,紫光的折射率较大,临界角较小,故紫光发生了全反射;可知OM应为红光.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7.D【解析】由于没有确定几何尺寸,所以光线可能射向Q的右侧面,也可能射向Q的下表面,A错误;当光线射向Q的下表面时,它的入射角与在P中的折射角相等,由于n P<n Q,进入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进入P上表面的入射角,那么出射光线与下表面的夹角一定小于θ,B、C错误,D正确. 8.A【解析】试题分析:在图乙中找到t=1s时的位置,该质点正在向下振动,在图甲中由“前代后,后跟前”的规律可判断x = 0、x = 4m处的质元在向下振动,A对,故选A考点:考查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应从振动图像中找到1s时刻该质点的振动方向,再与波动图像进行对比9.A【解析】物体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规律可得:落地速度v=√2gH;弹力起后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2gℎ; 设向下为正,则由动量定理可得:(mg−F)t=−m√2gℎ−m√2gH, 解得:F=m(√2gℎ+√2gH)t+mg;则可知,h越大,平均冲击力越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D【解析】由于用户电压u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周期为0.02s,所以u2=190√2sin(100πt)V,AB错误;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应减小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应将P适当上移,选项C 错误,D正确.故选D.11.B【解析】试题分析:存在C 球时,对A 、B 球受力分析,由于悬线都沿竖直方向,说明水平方向各自合力为零,说明A 球带负电而B 球带正电,去掉C 球后,两球将互相吸引.又由于两球质量相等,在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应该相等,因此B 选项正确.故选B . 考点:静电场中的导体.12.C【解析】试题分析:设人的质量为m ,小车的质量均为M ,人来回跳跃后人与A 车的速度为1v ,B 车的速度为2v ,根据题意知,人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题意有:00P =人来回跳跃后的总动量12P M m v Mv =++(),由动量守恒得21M m v v M=+-,其中负号表示12v v 、的方向相反,故小车A 的速率小于小车B 的速率,故选项C 正确.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名师点睛】抓住小车和人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人和小车A 的总动量和小车B 的动量大小相等,根据质量关系直接得到速率的大小关系.13.B【解析】考虑实际情况,碰撞后A 球速度不大于B 球的速度,因而AD 错误,BC 满足;两球碰撞过程,系统不受外力,故碰撞过程系统总动量守恒,BC 均满足;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碰撞后的系统总动能应该小于或等于碰撞前的系统总动能,碰撞前总动能为222211111622222222A AB B m v m v J +=⨯⨯+⨯⨯= , B 选项碰撞后总动能为'2'22211111224182222A AB B m v m v J +=⨯⨯+⨯⨯=,C 选项碰撞后总动能为'2'22211111427572222A AB B m v m v J +=⨯⨯+⨯⨯=,故C 错误,B 满足;故选B .点睛:本题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同时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不忘联系实际情况,即后面的球不会比前面的球运动的快.14.C【解析】小车AB 与木块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系统在初状态动量为零,则在整个过程中任何时刻系统总动量都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弹簧伸长过程中C 向右运动,同时AB 与向左运动,故A 错误;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C -Mv AB =0, 解得: c AB v M v m,故B 正确;系统动量守恒,系统总动量守恒,系统总动量为零,C 与油泥沾在一起后,AB 立即停止运动,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BC .点睛:本题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进行判断: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为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除重力和弹力外的其余力不做功.15.AB【详解】A .由动量守恒可知两种情况的最后速度相同,滑块获得的动能相同,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子弹对滑块做的功相同,A 对;B .由动量定理,合外力的冲量等于滑块动量的变化量,所以合外力的冲量相同,B 对;C .两种情况,子弹动能变化量相同,克服阻力做功相同,C 错;D .产生的热量等于阻力乘以相对位移,可知射入下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D 错; 故选A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