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时起搏器应用及护理

临时起搏器应用及护理

1952年 Zoll 将经胸壁起搏应用于临床
2020/11/14
6
永久植入型起搏试验及应用阶段
- 1958 年 全球第一例永久植入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 术在瑞典完成
- 1967 年 按需型起搏器问世 VVI / VVT - 1977 年 双腔技术标志着进入生理性起搏时代 - 1978 年 开发并应用可程控技术 - 1982 年 频率适应性技术应用于临床 - 1997 年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临床 - 1998 年 三腔技术应用于临床 - 2003 年 起搏器全数字化技术开发成功
2020/11/14
7
1984年美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将心脏起搏器与半 导体、激光等并列为上半世纪最杰出的十大发明。
2001年起搏器和因特网分享美国国立工程院最 高奖
2020/11/14
8
组成 1、起搏电极导管(双极导管电极)
临时性起搏应用双极导管电极,金 属导线用抗折强度较高的不锈钢, 外部用塑料包鞘,质地稍硬而有弹 性,易经静脉插送。导管顶端电极 (端电极或称阴极)为柱形平头状, 容易拔除;另一电极(环电极或阳 极)距端电极1cm处,呈环状。两 个电极的导线在导管内相互绝缘。
2020/11/14
9
2、体外脉冲发生器(pulse generator)
3、电源
2020/11/14
10
常见名词解释
感知:起搏系统发现心脏自身电活动 感知灵敏度:起搏器在心脏内所能感觉到心房或心
室自身电活动的能力 起搏:起搏器向心脏发出电刺激信号以使心脏跳动 抑制:在感知期内感知到的心脏自发信号阻止了起
搏器发放刺激 阈值:能够使心脏跳动的最小起搏刺激输出强度 融合波:自身和起搏波动融合
2020/11/14
11
起搏参数
起搏频率(次/分) (pacing rate) 输出电流(mA) (output) 灵敏度(mV) (Sensitivity)
2020/11/14
12
安置方法
心外膜电极 心内膜电极
20
3、诊断性起搏 主要用于临床电生理检查。
需要安装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常见病因有:急 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以及电解质紊乱、药物中 毒、麻醉、手术、电击、雷击、肾功能衰竭、心脏 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治疗性应用等。
2020/11/14
21
工作原理—以心室(Ventricular)起搏为例
电极置于右心室,当自身心率低于起搏器设定频率时, 起搏器按规定的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
临时起搏器应用及护理
概念
人工心脏起搏系指用特定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 使心肌除极,引起心脏收缩和维持泵血功能。心 脏起搏是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 同时也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快速性心律 失常或药物治疗有矛盾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有效 技术。
2020/11/14
2
心脏电生理基础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点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2020/11/14
3
心脏传导系统: 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房室束 支和蒲肯野纤维构成
2020/11/14
4
何谓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就是一个人为的 “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 地跳动起来。心脏起搏器是由电池和电路组成的脉冲 发生器,能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 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的心肌细胞受 到刺激而兴奋,兴奋通过细胞间的传导扩散传布,导 致整个心房和(或)心室的收缩。心脏的电信号使它 跳动。
2020/11/14
19
(6)心脏外科手术: 1)预防性应用:如三尖瓣下移畸形、房室共道永存、 校正型大血管错位等,在房室交界区附近手术易损 及传导束,常在开胸后作临时起搏。 2)治疗性应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修补后出现房室 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者,暂时用临时起搏待局 部水肿消退后撤除。
2020/11/14
(2)冠心病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室造影术、 PTCA或瓣膜病患者行球囊扩张瓣膜成形术时。
2020/11/14
18
(3)心肌病或疑有窦房结功能不全的心脏病患者 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电复律时。
(4)心律不稳定患者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或更 换起搏器时。
(5)已用大量抑制心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又需电 击除颤时,可预先安装临时起搏器,以预防电击后 心脏静止。
2020/11/14
16
(3)各种原因引起Q-T间期延长,并发尖端扭转 型室性心动过速。
(4)原发性室速、室颤、心脏骤停。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缠、心房扑 动需行超速抑制治疗。
2020/11/14
17
2、保护性起搏
(1)有慢性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者进行大手术、 妊娠分娩、心血管造影时。
15
(2)急性心肌梗死:①新发生的室内双支或三支传 导阻滞,作预防性起搏。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出现 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③急性下壁心肌梗 死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无效 或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④严重心动过缓,窦2020/11/14
13
类型
心室起搏 (VVI) 心房(atrium)起搏 (AAI)
双腔起搏 (DDD
2020/11/14
14
适应症
1、治疗性起搏 (1)缓慢心律,各种原因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心源性脑缺氧综 合征(阿-斯综合征)发作或近乎晕厥者。
2020/11/14
2020/11/14
5
起搏治疗历史
体外试验及应用阶段
1819年 Aldini (Italy) 电刺激死者停跳的心脏,引起跳动
1929年 Conld 电脉冲刺激心脏,可使心脏随频率跳动
1932年 Hyman / Hyman Machine Artificial pacemaker, 7.2 Kg; 由于二次大战,未用于临床
心电图表现为心室起搏信号后紧随一宽大畸形QRS波
2020/11/14
22
工作原理—以心室(Ventricular)起搏为例
如果有自身心搏,起搏器能感知其QRS波,抑制起搏 器发放脉冲,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避免发生心室竞 争心率
当自身心率快于起搏器预定频率时,起搏器脉冲发放 功能全被抑制,完全是自身心律,心电图上见不到起 搏信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