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初升高直升选试题————————————————————————————————作者:————————————————————————————————日期: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13年初升高直升考试试题化学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总分:100分2.本次考试试卷共2张8页。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l-27;Si-28;K-39;Ca-40;S-32;Fe-56;Cu-64;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其颗粒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D.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因素2.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C )A.与CO2反应B.与HCl反应C.与Fe2O3反应 D.与CuCl2溶液反应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A.①②B.只有②C.①②③D.②③4.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D )A.温度计上显示的度数为25.68摄氏度B.用量筒量取5.29 ml盐酸C.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是5.4D.用托盘天平称取2.5g锌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C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A CaO(CaCO3) 水溶解、过滤、结晶B CuSO4(H2SO4) 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 Cu(CuO) 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CO2(CO) 氧气点燃6.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能..将本组待鉴别的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 D )待鉴别物质鉴别方法A 双氧水、蒸馏水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 硬水、软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C 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D 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Ca3(PO4)2]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7.将CO通入盛10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8.8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A )A.2.8gB.7gC. 8.8 gD.5.6 g8.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SO3和O2。
已知: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
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g,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A.3CuSO4 △=== 3CuO + SO3↑ + 2SO2↑ + O2↑B.4CuSO4 △=== 4CuO + 2SO3↑ + 2SO2↑ + O2↑C.5CuSO4 △=== 5CuO + SO3↑ + 4SO2↑ + 2O2 ↑D.6CuSO4 △=== 6CuO + 4SO3↑ + 2SO2↑ + O2↑装置A(试管+粉末) B C 反应前42.0g】75.0g 140.0g 反应后37.0g 79.5g 140.0g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完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24分)9.下列实验方案中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B D )A. 向某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B. 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C.用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D.某同学俯视量筒量取10ml水,则实际上量取的水的体积小于10ml10.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入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等的同一种稀硫酸,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金属X粉末、金属Y粉末。
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先偏向左边,当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
则X、Y是下列组合中的(AC )A B C DX Al Zn Fe MgY Mg Mg Zn Fe11.如右图所示。
若在试剂瓶中放入某种物质,先滴加滴管1中液体后,小气球变鼓,再滴加滴管2中液体后,小气球又变瘪。
下列与所描述现象相符的一组是(AD )试剂瓶中的物质[来源:]滴管中的物质[来源:学+科+网Z+X+X+K]滴管1 滴管2A硝酸铵水浓硫酸B稀盐酸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C生石灰水稀盐酸D 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12.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BC )A.滤纸上有Cu,滤液中有Ag+、Zn 2+、Fe 2+B.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 2+、Zn 2+、Fe 2+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 2+、Zn 2+、Fe 2+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 2+、Zn 2+、Fe 2+13.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2种,取5.6 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0 g 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 )A.Cu和Mg B.Mg和Al C.Zn和Al D.Zn和Cu1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NaCl、BaCl2、CuSO4、NaOH、HClB.Ba(NO3)2、NaCl、Na2SO4、H2SO4、HClC.NaOH、FeCl3、MgSO4、BaCl2、KClD.AgNO3、HCl、Na2CO3、KCl、CaCl215.有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
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和NaHCO3组成。
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w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HCO3+HCl==KCl +CO2↑+H2O,NaHCO3+HCl==NaCl +CO2↑+H2O)A.m1=m2B.21m1=25m2C.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质量比一定为1∶1D.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质量比可为任意比16.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与盐酸反应。
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
则该合金样品中铁、铝、硅的质量比可能的是()A.112∶81∶28 B.56∶81∶56C.324∶135∶36 D.56∶27∶28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填空题(30分)17.(3分)某市的“二期课改”中,初中化学引入“物质的量”的教学内容.物质的量是一种新的物理量,符号用n表示,其单位是摩尔(mol),1 mol物质大分子,含约含有6.02×1023个该物质的微粒.如1mol氢气含有6.02×1023个H2有2×6.02×1023个H原子.1 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1molH原子的质量=1g, 1molH2的质量=2g据此回答:(1)那么,1mol氧气分子中含有个电子(2)含有3.01×1024个H原子的H2O,则n(H2O)= mol(3)质量为11g的CO2的物质的量n(CO2)= mol18.(4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P点表示的含义是。
19.(7分) 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原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
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NH3)的工艺流程:(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氮气,该流程中为合成氨提供氮气的物质是。
(2)①处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
(3)②处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条件略去)。
(4)③处一般加入K2CO3溶液以吸收CO2 ,K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
20.(8分)为了对盛有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废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处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中上层清液40ml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心理问题。
(1)图中纵坐标(y)表示______ ____(填“生成气体的质量”或“生成沉淀的质量”);(2)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4)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C点时溶液的pH____(填“>”“<”“=”)7 21.(8分)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集气瓶中装有纯净物A,分液漏斗中盛有物质B。
(集气瓶中小试管有盖)(1)若A、B均为液体。
将B滴入集气瓶中,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烧杯中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则A物质是。
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2)若A为白色固体,向烧杯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
当物质B滴入集气瓶时,观察到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烧杯中溶液变为无色。
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为气体,将适量B滴入集气瓶,观察到烧杯中石灰水倒吸入集气瓶并变浑浊。
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