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系二〇一七年八月《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
为临床专科护理奠定基础。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二、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各章学时分配如下: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二五”规划教材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
随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考试模式,即结合实验报告书写、每次实践课的随机回示与考试、期末实践技能考试与理论考试成绩。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形成较完善的护理学基础操作规程与评分标准体系。
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提高对病人的评估、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关心和关注病人安全方面的分值,从技能知识、技能操作、态度、沟通等方面考核学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护理学发展历程三、中国护理学发展趋势第二节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一、.护理学的任务二、.护理学的范畴.三、护理工作方式【重点和难点】重点:护理学的任务难点:护理工作方式【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学发展史;2、熟悉护理学的任务;3、掌握护理工作方式。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二章护士的素质与角色【教学内容】第一节护士的素质一、素质的概念二、护士素质的内容第二节护士的角色一、角色的概念二、护士角色的功能【重点和难点】重点:护士素质的内容难点:护士角色的功能【教学要求】1、掌握护士素质的概念;2、掌握护士素质的内容。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三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关于人的概念一、人是统一的整体.二、人有基本需求三.、人的成长与发展第二节关于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二、健康-疾病轴第三节关于环境的概念一.、人的内环境二、人的外环境三、健康与环境的关系第四节关于护理的概念一、护理的概念二、护理的内涵.【重点和难点】重点:健康的定义;影响健康的因素难点;护理与健康的关系【教学要求】1、了解关于人的概念,关于健康的概念,关于环境的概念;2、熟悉疾病的概念;3、掌握影响健康的因素;4、掌握健康的定义。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四章护理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系统理论一、系统的概念与分类二、系统的基本属性三、系统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一、需要的概述二、需要层次理论三、需要层次理论与护理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一、压力的概述二、压力的应对三、适应的概述四、压力与适应五、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重点:需要层次理论难点:系统理论【教学要求】1、了解系统理论2、理解压力与适应理论3、掌握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五章护理程序【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概念二、护理程序的发展背景三、护理程序的意义第二节护理程序的步骤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计划四、实施五、评价【重点和难点】重点:护理程序的定义;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难点:护理诊断的排列顺序;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背景;2、熟悉护理程序的意义;3、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
第六章护理安全与防护【教学内容】第一节护理安全与防护一、护理安全的相关概念及意义二、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三、护理安全的控制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一、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及意义二、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重点和难点】重点: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难点: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教学要求】1、熟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概述;2、熟悉护理职业防护概述;3、掌握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4、掌握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5、职业损伤危险因素;6、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
第七章医院和住院环境【教学内容】第一节医院一、医院的性质与任务二、医院的种类三、医院的组织结构第二节门诊部一、门诊二、急诊第三节病区一、病区的设置及布局二、病区环境管理三、病床单位四、铺床法【重点和难点】重点:门诊、急诊和病区的护理工作内容;医院的物理环境的管理要求;医院的类型与分级。
【教学要求】1.掌握门诊、急诊和病区的护理工作内容;2.掌握医院的性质与功能;医院的分类与分级。
3.熟悉医院门诊、急诊及病区的设置与布局。
4.正确完成门诊、急诊和病区护士的工作职责。
5.操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案例导入,启发性讲授和情景模拟教学为主,医院见习医院的布局与设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利用角色扮演法等进行项目实训。
第八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入院护理一、入院程序二、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工作三、分级护理第二节出院护理一、出院前护理二、出院时的护理三、出院后的护理第三节运送病人的护理技术一、轮椅运送法二、平车运送法三、担架运送法【重点与难点】重点:病人入院和出院的程序;运送患者时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难点:护理工作中的力学原理;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操作程序。
【教学要求】1.掌握分级护理的护理内容与适用对象;运送患者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2.熟悉入院及出院程序;患者入病区后初步护理的内容。
3.熟悉分级护理的适应范围4.能够借助轮椅与平车运送患者入院和出院。
5.能应用力学原理进行各种铺床法。
6.能正确处理各种入出院时的护理、医疗文件。
7.关爱患者,有效进行人文关怀。
8.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法,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九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临床常用卧位一、卧位的概念二、卧位的种类第二节协助病人更换卧位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第三节保护具的种类及应用一、保护具的种类二、保护具的应用【重点与难点】重点:常用卧位姿势和适用范围;卧位的变换。
难点: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的姿势要点、适应范围和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1.能说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三种卧位的特点。
2.掌握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掌握各种常用卧位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4.熟悉安置和更换各种卧位的作用;各种保护具的用途。
5.熟悉医院常见的不安全性损伤及预防6.能正确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安置下列卧位: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侧卧位、端坐位,并说明理由。
7.能正确帮助不能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
8.具有为不同患者选择合适卧位和翻身的能力。
9.能正确使用保护具,并阐述其注意事项。
10.视每一位患者为自己的亲人,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11.能正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案例导入法;以导、思、练、评、练为教学主线,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练习,创建情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项目实训。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教学内容】第一节医院感染一、概述二、医院感染的形式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一、概述二、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第三节无菌技术一、概念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第四节隔离技术一、隔离的基本知识二、隔离原则三、隔离种类及措施四、隔离技术第五节消毒供应室一、消毒供应室的设置及布局二、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内容三、常用物品的保养【重点与难点】重点:清洁、消毒、灭菌概念;煮沸消毒、压力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隔离概念和隔离技术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