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对中国体育文化的看法

浅谈对中国体育文化的看法

浅谈对中国体育文化的看法摘要:中国体育文化因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总体上朝着整,
圆,静,和的方向发展。

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修生养
性,重在个人的内修和自省。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昨夜一梦,孔子和孟子成了美国健美大赛的评委。

当看到施瓦辛格在场上摆Pose时,他们纷纷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赛毕,孔孟二老发问:“懂礼乎,擅骑马乎,能射箭否?”施瓦辛格摇头,二老评曰:一莽夫矣。

梦醒时分,已是二十一世纪,受孔孟影响的那一套体育文化思想已满足不了时代变化的要求了。

国际化体育赛事,像奥运会冬奥会,无处不体现着运动员的竞技与博弈,选手要充分表现自己的强悍与体能素质并全力击败对手,而影响中国千年的儒家思想要求人们以礼相待,重内修与和谐相处。

这些思想显然与赛场上的风格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中国的体育文化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发展了千年,因此在与世界(尤其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中表现出了明显差异!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的原因,使得中国体育文化总体上沿着整,圆,静,和的方向发展。

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修生养性,重在个人的内修和自省。

比较有名的运动如五禽戏,即模仿虎,鹤,鹿,熊,猿五种动物的形态与动作创作而成。

古人们在社会交往上讲究以礼相待和规范的行为,在生活方式上追求平淡,和谐和互融。

这些态度和思想
使得体育文化在竞技方面少有发展。

相比于西方体育文化,强调的是重外在的竞技和个人的变现。

他们从事的体育活动也多带有竞争色彩。

像拳击,摔跤,和影视上比较流行的跑酷运动。

从而使他们在竞争技艺和个人体能方面优于传统的中国人。

如今,要适应全球化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国体育文化也应有所改变。

在国际化赛事上,要展现东方体育文化魅力,也要增强竞争性与技巧性。

我们常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建立友谊的前提是我们双方有相同的追求。

我么体育文化的核心不能仅仅重视人的生命潜力和身心潜能,也应同时激发外在的激情与活力,勇于展现和表示。

像极限运动,山地自行车这类运动可以推广,至于像健美这类锻炼身体肌肉和协调的活动,也渐渐被国人接受并开始流行。

中国体育文化当吸收一些西方体育文化的观点和思想,来顺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不忘传统的体育文化精髓。

在达
到内在修生养性的同时,也注重个人外在体能竞技,以便更好的
展现与提高自身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