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考一体考试作业试题及答案

电大《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考一体考试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2016年秋期河南电大把《小学数学教学论》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小学算术(数学)课程标准制订于( )年。

(分)A. 1950B. 1949C. 1951D. 19522.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始于( )年。

(分)A. 2011B. 1985C. 2001D. 19863.《课标(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为()。

(分)A. 了解、理解、掌握B. 经历、体验、探索、运用C. 经历、体验、探索D.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4.在我国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件中,把“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

(分)A. 八B. 七C. 五D. 六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分)A. 七B. 八C. 六D. 九6.美国教育家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分析,提出五种不同类型的课程: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和( )。

(分)A. 经验课程B. 实验课程C. 体验课程D. 做的课程7.《课标(2011年版)》中,对《课标(实验稿)》的课程总目标()。

(分)A. 由四条改为两条B. 由三条改为四条C. 没有修改D. 由四条改为三条8.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 ( ) 的科学。

(分)A. 数的基础知识B. 形象思维C. 逻辑推理D. 空间形式9.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全国统一施行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名称是()。

(分)A. 《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B. 《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C. 《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D. 《小学算术教学大纲》1.规—例法的学习一般属于( )(分)A. 下位学习B. 变式学习C. 上位学习D. 并列学习2.质数与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的关系属于()(分)A. 属种关系B. 矛盾关系C. 交叉关系D. 同一关系3. 例—规法的学习属于( )(分)A. 下位学习B. 并列学习C. 变式学习D. 上位学习4.创立发生认识论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分)A. 奥苏伯尔B. 皮亚杰C. 布鲁纳D. 桑代克5.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叫做( ).(分)A. 同化B. 顺应C. 异化D. 互化6. 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形成运算阶段的年龄为( )(分)A. 0-2岁B. 2-7岁C. 7-12岁D. 12-15岁7.数学问题一般由( ) 构成.(分)A. 目标B. 条件和目标C. 条件D. 条件、目标和操作8.下列技能是数学操作技能的为()(分)A. 解方程技能B. 口算技能C. 笔算技能D. 测量技能9. 数学概念是一类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方面的( )在人脑中的反映.(分)A. 性质B. 特征C. 一般属性D. 本质属性10. 以下概念中用概念同化方式所获得的是()(分)A. 长方体B. 质数C. 循环小数D. 长方形11. 奇数与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的关系属于()(分)A. 交叉关系B. 反对关系C. 属种关系D. 矛盾关系12. 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数学概念的关系属于()(分)A. 交叉关系B. 矛盾关系C. 反对关系D. 属种关系13.学生在操作技能学习中,能把前面所掌握的各个局部的动作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连贯而协调的操作程序,这个学习过程是( ) (分)A. 动作定向阶段B. 动作整合阶段C. 动作分解阶段D. 动作熟练阶段14.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分)A. 前运算阶段B. 感知运动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1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出现逻辑思维零散的守恒性、可逆性是在()(分)A. 形式运算阶段B. 感知运动阶段C. 前运算阶段D. 具体运算阶段16. 在学习乘法2×3时,学生不仅知道结果是6,而且知道这是3个2连加,符号"×"表示相同加数和的运算,这样学习是()(分)A. 机械学习B. 有意义学习C. 接受学习D. 发现学习17.为了使乘法定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中的“几”等于1或0时也有意义,我们规定“a ×1=a, a×0=0”。

这种定义属于()(分)A. 发生定义B. 属加种差定义C. 描述性定义D. 约定式定义18. 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新的学习内容是小学数学学习一般过程中的()(分)A. 输出阶段B. 操作阶段C. 相互作用阶段D. 输入阶段19. “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属于()(分)A. 约定式定义B. 发生定义C. 描述性定义D. 属加种差定义20.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属于()(分)A. 属加种差定义B. 描述性定义C. 约定式定义D. 发生定义21.从两位数乘法法则到三位数乘法法则,是认知结构的( )过程。

(分)A. 顺应B. 同化C. 平衡D. 适应22.下列技能是数学心智技能的为()(分)A. 作图技能B. 测量技能C. 口算技能D. 使用计算器技能23. 以下概念中用概念形成方式所获得的是()(分)A. 循环小数B. 质数C. 奇数D. 偶数24.概念的划分是从()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分)A. 本质属性B. 外延和内涵C. 外延D. 内涵1.计算机辅助教学始于()(分)A. 19世纪7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19世纪50年代2.以检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情况为主要任务的课型是()(分)A. 练习课B. 测验课C. 评讲课D. 复习课3.以下论述属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特征的是()(分)A.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相结合的过程B.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是逻辑思维与论证推理为主的过程C.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形象思维与合情推理为主的过程D.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是逻辑思维与合情推理为主的过程4.下列不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为()(分)A. 七巧板B. 计数器C. 幻灯D. 数型卡片5.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运用阅读法进行教学时,若教材内容比较容易,课本中的叙述又比较详细,可用()的方法。

(分)A. 只读不讲B. 先读后讲C. 先讲后读D. 边讲边读6.教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用长度单位计量时,应采用()(分)A. 练习法B. 实验法C. 演示法D. 谈话法7.下列不是电化教学手段的为()(分)A. 计数器B. 电视C. 投影机D. 录像8.教案的核心部分是( ) (分)A. 教学方法B. 教学目标C. 教学手段D. 教学过程9.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运用阅读法进行教学时,适宜采取()的方法。

(分)A. 边讲边读B. 只读不讲C. 先读后讲D. 先讲后读10. 教学方法大体可分为五个系列,其中迁移教学法是属于().(分)A. 引导发现型B. 传递接受型C. 自学辅导型D. 情境陶冶型1.能明显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也能表示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是( ) (分)A. 折线统计图B. 条形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象形统计图2.“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是图形与几何内容中()的一项教学要求。

(分)A. 图形与位置B. 图形认识C. 图形运动D. 测量3.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分)A. 不成比例B. 以上答案都不对C. 成正比例D. 成反比例4.在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中,某教师课堂上设置了一个课堂练习题:把50,98,38,10,51排序,用“>”或“<”表示。

用大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进一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个练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分)A. 统计观念B. 运算技能C. 符号感D. 数感5.按照测验参照标准分类,平时测验属于( )。

(分)A. 形成性测验B. 总结性测验C. 常模参照测验D. 目标参照测验6.新学期、新学年开始时的摸底测验属于()。

(分)A. 形成性测验B. 诊断性测验C. 主观型测验D. 总结性测验7. 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数量关系的统计图是()(分)A. 扇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复式统计图D. 条形统计图8. 《课标(2011年版)》特别指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每学期应不少于()次。

(分)A. 三B. 一C. 四D. 二9. 能够明显地反映几个并列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的是( ) (分)A. 折线统计图B. 复式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D. 扇形统计图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使用了()(分)A. 解方程思想B. 出入相补原理C. 极限思想D. 代数思想二判断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课改中,教育部未颁发教学大纲的分别是第三次和第五次。

(分)错误正确2.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分)错误正确3.数学模型思想不属于小学数学思想的范畴。

(分)错误正确4.从狭义来说,小学数学教材是指小学数学教科书。

(分)错误正确5.从广义来说,练习册也是教材。

(分)错误正确6.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标准。

(分)错误正确7.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应是直线式上升。

(分)错误正确8.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分)错误正确9.《课标(2011年版)》要求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两次。

(分)错误正确10.《课标(2011年版)》将《课标(实验稿)》的六个核心理念修改为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这五个核心理念。

(分)错误正确11.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教育委员会)先后颁发了十二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分)错误正确12.“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分)错误正确13. 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可以细分为直接的活动经验、间接的活动经验、思考的活动经验三种。

(分)错误正确14.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渗透了集合、对应、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但没有极限思想。

(分)错误正确15.关于课程的含义大体上有两种说法:“学科”说和“进程”说。

(分)错误正确16.“课”是教材组织的最小单位。

(分)错误正确1.数学问题解决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求解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思考活动。

(分)错误正确2.同化主要适用于那些与旧知识没有直接联系的新知识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