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创新教学作业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13春季《创新教学》作业第一次作业(第1-2章)一、填空题: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于1912年在他的德文着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答案:熊彼特]2、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它的特性包括:、、原则性。
[答案:敏锐性、变通性]3、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的创新,;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
[答案:社会价值]4、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和整体创新。
[答案:局部创新]5、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内在因素和两大方面。
[答案:外部因素]二、简答题1、创新的动态性表明了哪些含义?[答案: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和社会的变化刺激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
由于组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就应相应地调整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
随着其它组织和个体对该组织创新的模仿、学习,必然使该组织的创新成果不断扩散,使得自身初始的创新优势逐步消失,组织要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就势必要进行不断的创新。
因此,创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创新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改变、调整影响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组织的创新才能有日新月异的发展。
]2、组织结构对创新具有哪些显着的影响作用?[答案:(1)灵活的有机式组织结构对创新有着正面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应变能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从而更易于发动和实施组织创新;(2)富足的组织资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
(3)多向的组织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三、分析题1、陶行知在2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
1943年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
” 创新与创造是完全可以等同吗为什么?试分析之。
[答案:两者不能等同。
创新和创造的区别包括以下几点:(1)主体上的差异:创造的主体是多重的,它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自然界,如自然创造了沟壑山川、奇峰异谷等美景;创新的主体专指人类,它是人的社会特质。
(2)开端上的差异:创造起始于无,它开端于一片空白,是无中生有;而创新起始于创造的成果,开端于已有的积累,是有中生无,具体地说,就是在人类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事物。
(3)过程上的差异:创新与创造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但创造更为侧重创造性产品,即创造的结果;而创新更强调的是过程及其效果。
]3、开放性原则就是一切开放而无限制。
这句话是否正确?试分析之。
[答案: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向广大师生开放,向现代社会开放,要敢于面对国内外一切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虽然始终强调开放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限制。
我们要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强调开放性要注意学会“扬弃”。
]第二次作业(第3-4章)一、填空题1、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出的第一层次的要求。
[答案:参与学习]2、“教育即生活”,是以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的重要观点。
[答案:杜威]3、发展性学习能力的目标主要在于能以积极态度探索性地获取,形成技能。
[答案:知识]4、创新教学要研究教师、、教材、四大要素。
[答案:学生、环境]5、间接性和是思维的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特征。
[答案:概括性]二、简答题1、什么是创新教学的社会性价值?它包含哪几个方面?[答案:所谓创新教学的社会性价值,是指创新教学对一定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呈现出的意义。
创新教学表现出很高的社会学价值,主要有两点。
(1)创新教学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2)创新教学可以促进国家、民族的富强]2、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案:首先使头脑兴奋起来,要使与会人员进入“角色”,需先热身,制造出激励活跃的气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此阶段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具体做法提出一个与会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毫无关联的简单的问题,促使与会者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次应遵守四个原则: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追求数量;相互启发。
]三、分析题1、开发人脑的潜能依靠教学中的不断创新。
这里所说的全面开发人脑,它的含义有哪几层?试分析之。
[答案:一是指以人脑为核心的整个身心潜能的全面开发;二是指脑的各个部分的全面开发,就是大脑,也不只是左半球与右半球某一侧的开发,而就是左右两半球整体功能的协调开发;三是指人脑在现有水平(显有)、潜能水平(潜能)和自我调控水平(“反思”功能)三个层次水平的全面开发,这里的“反思”不仅是人脑功能的核心,也是全身心开发的核心,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调控过程,是人类高级智能活动的核心。
]第三次作业(第5-6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创新教法和两个方面。
[答案:创新学法]2、创新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围绕基于为出发点的设计。
[答案:人]3、主体性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规定性,即、选择性、和创造性。
[答案:自主性、能动性]4、人们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方法去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能力即。
[答案:参与主体性]5、创新型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
[答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二、简答题1、什么是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创新教学方法?[答案:创新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创新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改革(2)创新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方法的整合与优化]2、在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案:(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2)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3)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3、教师的创新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教师创新人格建塑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创新教学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1)强烈奉献精神(2)良好的合作意识(3)顽强的意志]三、分析题1、试分析创新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方法的整合与优化。
[答案:(1)创新教学的方法必然也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方法不是与以往不同就属于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应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最佳环境。
这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与优化,剔除不利于创新教学的方法。
(2)整合与优化应来自于创新教学的内在要求,它不是大杂烩,创新教学方法是众多方法的结合应用,它的表现是在创新教学过程各环节上对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3)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单一化,造成固定与僵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缺乏生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往往还会抑制创新,因为创新教学方法本来就是要求多样的,不是唯一的。
]第四次作业(第7-9章)一、填空题1、是创新教学的基本环境。
[答案:创新型学校]2、具有创新意识的是创新学校环境的主体。
[答案:教育管理者]3、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一个非物质环境,是一个。
[答案:软环境]4、教学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有系统地对教学活动所作的判断。
[答案:价值]5、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有功能和功能。
[答案:强化、反馈]二、简答题1、政府的创新教育观念对创新教学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教育行政部门对创新教育的影响,包括政府对人才的要求,政府对推进学校改革的支持。
(2)政府的资金投入对创新教学的影响(3)政府的舆论手段及政策手段对创新教学的影响]2、诊断性评价的功能有哪些?[答案:确定学生入学或升学的准备程度;确定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适当安置;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3、创新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及创新教学评价原则有哪些?[答案:(1)现代教育科学理论。
这包括教育社会学、集体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
(2)评价方法理论。
这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理论等。
创新教学评价原则包括多元化开放性评价原则和创新化激励性评价原则。
]三、分析题1、“家长的职业或文化程度问题等是家庭环境的一部分,但与创新教学没有正相关”,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试分析之。
[答案:家长职业状况、家长文化程度的高低,只是反映出家庭氛围的一种特定现象,一般并不能够将这种现象显性地反映在子女身上,即家长的职业或文化程度与子女学习的创新过程成正向趋势,由此,家长的职业或文化程度对创新教学的间接影响,也不具有正向趋势。
例如,一些教师子女的创新能力并不等同其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也不一定教育出同等文化程度的子女。
反之,一些创新能力较好的学生并不受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局限。
家长是学校的教育伙伴,“少提意见,多提建议”是大家的共识,继而形成“学生更像教师,家长更像校长,社会更像学校”的人文环境。
]2、结合实际,论述良好校风班风对创新教学的作用。
[答案:(1)同化作用。
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形成的推崇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中,能够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导向,在耳濡目染中,好比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感化,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
(2)促进作用。
一所学校如果有着推崇创新的学习风气,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能够带着宽松愉悦、不畏艰难的心情,接受教学中的任何创新。
(3)约束作用。
一所学校,如果有创新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可以改变教师和学生拘泥保守的不良习惯,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