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讲义2Part I. Reviewing Last Lesson。
Part II.Today’s Topic: Literary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直译&意译i.Literary Translation(直译)ii.Free Translation (意译)iii.Golden Rule: Take the MEANPart III. HomeworkAdditional topic: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归化&异化Part I. Reviewing Last Lesson:I just introduced one topic last time:Criteria of TranslationIn the class, we discussed two questions about this topic, i.e.First.Criteria of several famous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s and they are:严复:信、达、雅鲁迅:宁信而不顺付雷: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钱钟书: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玄奘:既须求真,有须喻俗Nida: 灵活对等Newmark: 语义交际Setting a standard for translation is very difficult with 4 reasons:1.高深的语言艺术,指定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绝非易事;2.翻译实践中确实存在有“不可译性”和“不可尽译性”的。
所以:标准定的太高,不切实际;定得过低或者过于笼统又容易贻误译事;3.翻译中有时需直译,有时需意译,如规定只许这样不许那样,就会使人觉得过分偏颇武断,使译者莫衷一是。
再就是如何达到“形”、“神”统一而论,能否达到二者真正的统一,都没有形成相当程度的共识。
又何谈标准?4.文如其人,十人十面,翻译亦是如此。
若翻译一篇文章,一本专著,情势会更复杂。
Second: Common Criteria (as a beginner of translation, we should follow this one): 忠实通顺忠实:1)原作内容——不得篡改、歪曲或随意增删;2)原作形式——体裁和风格(如: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风格等)。
通顺:译文语言流畅易懂,不与译入语语法规范及语言习惯有过大偏差。
忠实和通顺的关系:忠实:是第一位的,不可望文生义,生搬硬套;通顺:是第二位的,不能只重忠实不顾通;两者:须统筹兼顾,不得任意偏废。
初学者还应避免走两个极端:1)过分拘泥于原文字面意义,依葫芦画瓢,译文生硬拗口,与原文貌合神离:2)滥用成语,生搬硬套,译文陈腐俗烂,走腔变调,异国风情尽失。
初学者还应注意:翻译的多样性。
用丰富多彩、贴切精当的语言形式,把反复出现而又意思不变的句子、词组、词语翻译得生动活泼,这就是多样性。
如:fat一词可译为:胖、富态、肥实、滚圆、胖乎乎、肥墩墩、肉坨坨、心宽体胖、丰满、丰盈、丰硕、肉感、臃肿、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等等。
Part II. Today’s Topic: Literary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直译&意译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有些情况下,直译和意译不构成翻译的问题,如:I play football.因为完全是一回事。
但由于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十分大,译者往往会面临这两种选择。
这时,到底采用哪一种手法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当然,不同的人用这两个概念时的所指有时可能会十分不同,有些人认为逐字翻译为直译,但大部分人认为直译并不一定“直”到“逐字”的地步。
一般来说,比较遵照原文语言结构的语法就是直译,而脱离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只译意思的译法就是意译。
下面具体来讲。
Literary Translation(直译)概念:直译就是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统一起来,能完全对等的就完全对等,不能完全对等的也要大致对等。
其目标是做到“神”、“形”兼备。
存在依据:直译的存在自有其道理。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相当多的共相,句式和词汇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占了一定的比重。
因此,有些情况下可以基本顺着原文的外形来译。
然而,两种语言能够完全对应的情况比较少,而且多限于一些包含简单意思的短语、短句。
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部分对应或在总的语势上对应。
例:短语、词组丰富文化生活to enrich cultural life在这种情况下under such circumstances浑水摸鱼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火上加油to add fuel to the fire君子协定a gentleman’s agreement句子Partly as a result of the recently increasing demand, wholesale tea prices have almost doubled.译:部分由于日益增长需求,茶叶的批发价几乎翻了一倍。
I read this letter with both surprise and excitement, surprise because he is still around, excitement because he didn’t ever forget me.译:我读到他的信(时)既惊又喜,惊的是他还活着,喜的是他一直不曾忘记我。
假朋友: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些“假朋友”,即非常熟悉的词语往往可能包含深层含义,如果按其字面意思直译,十有八九会翻车。
如: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to market.译: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感觉就好象赶着一群猪去市场似的。
不可译为:昨夜,我听见他把他的猪赶到市场。
汉译英时就更忌讳死译了。
所以当直译行不通时,就必须借助于其他方法,如:意译、加注、音译等等。
而最重要,也是最大量应用的变通手段是意译。
Free Translation(意译)概念:意译是指通过对原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消化,将原文的表层结构打破和重组,而后转化为译文自然流畅的表层结构。
换句话说,就是冲破外壳,将其真正的意指挖掘出来。
在翻译的实践中,许多情况下需要冲破原文的语言形式,用译入语的习惯表达形式把原文的意蕴再现出来。
但形式的转换或再造必须服从于原文信息的传达。
如果偏离了原文的内容与风格而随意发挥,或扑风捉影地进行编造或杜撰,那就成了胡译、乱译。
例:1. Justice has long arms.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原文表层含义:法律有长胳膊。
原文深层含义:法律的威力是强大的,无边的,罪犯不管逃到哪,都可被绳之以法。
2.The talk about raising taxes was a red flag to many voters. 译:有关增税的谈论激怒了许多选民。
原文表层含义:关于增税的谈论对选民来说是一面红旗。
(红旗对中国人来说,代表革命、胜利、喜庆)原文深层含义:a red flag指令人生气的事物。
(源于西班牙的斗牛民俗。
斗牛场上人们用红布来激怒公牛。
)有时原文的信息在乎语言外壳之外,即中国人所说的“弦外之音”,那就更得意译。
如:A: Can you help me?B: Will a duck swim!译:A:你能帮我个忙吗?B:当然喽!/乐意效劳!意译的核心是灵活变通。
为了追求全面的,整体的和真正的意义对等和功能对等,有时就得打破原文的形式,反复揣摩,仔细推敲,从各种可能的角度寻找最佳的表达方法;有时需要把原文的外形打碎,磨烂,然后重组、重塑,进行艺术再创造。
缺点:然而,直译长使译文读起来吃力,所以大多人都不主张把直译作为翻译的主要手段,只是在有一些特殊的语篇中酌情使用直译。
在英汉翻译领域,尽管直译有其一席之地,但成功的译文几乎很少是以直译为主要手段的。
那么,意译虽为大多数译者所采用,但有时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意译超出了限度就会扭曲原文的意思,把原文没有的意思加到译文中去。
一般说来,如果原文的意思不是通过语言形式表达的,那么意译则不会丢失原文的意义;单如果原文的意义有一部分是通过语言形式本身表达的,则意译往往会抹掉那些由形式附带的意义。
当今英汉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文学翻译。
在科技、经济、新闻、政论等语篇中,语言形式不是关键的因素,译文应尽量保持译入语的特色。
Golden Rule: Take the MEAN总之:直译与意译是翻译的两个车轮,它们应该密切合作,互相兼容,而不应该互相排斥。
翻译实践中,两种手段常常交叉使用。
使用直译手段时。
务必要防止死译,克服翻译症(腔);使用意译手段时,一定要谨防乱译,千万不能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任意发挥,要随时警惕假朋友。
遇到译不顺的情况,应该马上去查字典,并进行创造性的变化。
对于这两种翻译的手段,我们不妨借用并采纳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在讨论文学翻译时对直译和意译的精彩论述:直译、意译,各有千秋,译者根据功能、审美、读者层三要素,宜直译就直译,宜意译就意译,能神游于规矩之内,亦能神游于规矩之外,能循规蹈矩,亦能叛道离经,方能称的上是翻译的行家里手。
Part III. HOME WORK:1.The air war heats up as the air war heats up.2.They ran away as fast as their legs could carry them.3.She was torn between staying at home to watch the TV playserial and going to the cinema with him.4.People were born survivors.5.这项环境工程是个“民心工程”。
Additional topic: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归化&异化无论在国际论坛,还是国内论坛上,归化和异化之争都已经成为翻译理论的热门话题(孙致礼,2002;王东风)。
对于这样一个带有双重性问题(孟建钢)的争论,往往难有真正的结论。
归化论者可以讲出自己的道理来,异化论者也同样可以拿出自己的一大堆道理来,而且似乎双方都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异化和归化的概念归化(domestication )和异化(foreignization )是对两种翻译策略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