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夜书怀及阁夜

旅夜书怀及阁夜


怀 作时间。
二看作者
• 杜甫(712—770)字子__美__,自
称_少__陵_ 野老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
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____”诗,史是我国古代诗
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 为“____”诗。圣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 诗歌形式,风格__沉_ 郁顿_挫__;语 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著有《杜__工__部__集__》。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 光在江中翻滚如涌。 (1分)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 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 境。 (2分)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
解答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种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解题方法。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歌鉴赏思路: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全文
提示:注意阅读 的思路(写景, 叙事)。
一看标题


本诗是在旅途 之夜抒发的情
书 怀。提示了写
10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教学目标
• 1.运用已掌握的鉴赏诗歌的思路解 读诗歌内容。
• 2.当堂背诵 • 3.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一
四看全文
杜甫
细草微风岸,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危樯独夜舟。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星垂平野阔,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月涌大江流。大江奔流,明月在水中翻滚如涌。
名岂文章著,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官应老病休,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飘飘何所似,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天地一沙鸥。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背一背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来传 诵的名联。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 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
三看注释
•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 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 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 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 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 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境是凄 苦的。
旅夜书怀
秀一秀
诗歌背诵小比赛
1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
春夜喜雨
杜甫
•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3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5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7
客至
答案示例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 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1思分)。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 月光在江中翻滚涌动。 (1分)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 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 凄苦的心境。 (2分)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 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 (1分)
2007年:全国II卷、广东卷、江西 卷、辽宁卷、天津卷 (五套)
2008年: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天 津卷、上海卷、安徽卷、湖南卷 (六套)
2009年: 广东卷、山东卷、四川 卷(三套)
解答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 (描绘景象加手法)
• ③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 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4分)(09年广东卷)
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类型
• 1.第一种:分析意境型 • 2.第二种:分析技巧型 • 3.第三种:分析语言特色 • 4.第四种:炼字型 • 5.第五种:一词领全诗型
近三年来高考考查炼字情况:
(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效果)
牛刀小试
感受高考
(2008年全国卷II)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 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 (描绘景象加手法)
(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效果)
高考试卷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 题目:
• ①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 分)(09年山东卷)
• ②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 字的表达效果。(2分)(09年四川卷)
杜甫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8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9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