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教案)
【教学目标】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了解常用的
地图类型及作用;初步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平面经纬网图的制作,了解地图的绘制;通过各种常用地图的阅读比较,了解地图三要素;学习使用常用地图,开展地图上的“假想旅行”;通过活动课,绘制平面示意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各类地图
【教法与学法】实验观察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谜语引入:“我有很多个城市,但没有一间房屋;我有很多片森林,但没有一棵树木;我有很多条河流,但没有一滴水。
是什么?
2、介绍地球仪的弊端。
3、介绍地图在生产上、军事上、学习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由学生讨论生活中使用地图的经历,如旅游图,导购图的使用等进一步了解地图的作
用。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地图含义的教学: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示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表现在平
面纸上的图形。
强调“缩小”、“平面”等词。
2、地图的绘制的教学:
(1)提出问题:地球表面是个球面,而地图是却个平面,怎样才能把球面上的各种信
息准确地体现平面上去呢?
(2)实验观察:经纬网地球仪在平面墙上的投影。
要求学生画出平面经纬网图,体会
绘制地图的过程。
3、地图三要素的教学:
(1)针对中国政区图提出三个问题:
①从地图上能否看出北京与香港的直线距离?
②北京位于我们浙江的什么方向?
③你能从图上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吗?你是怎么找到的?
(2)学生分组讨论三道题的解决思路,拓展到三幅图的使用,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
地图三要素的不同表示方法。
比例尺:
意义: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补充)
大小:指比例尺值的大小。
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0;
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1000000
练习:完成下表
浙江旅游图中国政区图
地图比例尺大或小
地图表示的范围大或小
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详细或简单
方向:常用的三种表示方法
A、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靠北极端的指向为北
B、在有方向标的地图上,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
C、一般的地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图例:不同的地理事物用不同的图例(图例的阅读、绘制、辨认)
三、活动探究
1、在地图上“西塘一日游”
任务:(1)从嘉善魏塘镇出发带朋友去西塘,该怎么走?
(2)从西塘景区入口开始,以最快捷的方式带朋友去“烟雨长廊”和“石皮弄”。
2、怎样绘制学校平面图
(1)小组讨论制定制图计划。
①平面示意图该怎样画?
②怎样选取合适的比例尺?
③怎样确定方向?
④用哪些图例?
⑤用什么测量方法?
(2)每个小组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一星期后作展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