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Cl-35.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2.反应CO+H2O(g)CO2+H2在1000 K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值发生变化的是()A. 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B. 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200 KC. 添加催化剂D.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3.常温下c(H+)最小的是下列各项中的()A. pH=0的溶液.B. 0.04 mol·L-1 H2SO4C. 0.5 mol·L-1 HClD. 0.05 mol·L-1HNO34.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2H2O H3O++OH-B.H2S H++HS-C.NaHS Na++HS-D.HCO3—+H2O H3O++CO32-5.已知反应H2(g)+Cl2(g)=2HCl(g)ΔH=-184.6 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ΔH为()A. +184.6 kJ·mol-1B. -92.3 kJ·mol-1C. -369.2 kJ·mol-1D. +92.3 kJ·mol-16.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 ·L-1·s-1B.υ(C)=0.5 mol ·L-1·s-1C.υ(B)=0.6 mol ·L-1·s-1D.υ(A)=0.15 mol ·L-1·s-17.SO2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则SO2属于()A.强电解质B.弱电解质C.非电解质D.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8.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2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OH-)>c(H+)B. 将等体积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C. 向氨水中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 c(Cl-)D. pH=13的NaOH溶液与pH=1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10.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右图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Cu2+向铜电极移动11.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由水电离的c(H+)=10-12 mol·L-1的溶液:K+、Cu2+、Cl-、Br-C.在pH=1的溶液中:NH4+、K+、NO3-、Cl-D.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12.下列各个装置中铁棒被腐蚀由易到难的顺序是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13.下列事实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B.使用催化剂,提高合成氨的产率C.高锰酸钾(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D.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14.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 mo1·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
若把-1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锥形瓶中,然后以0.1 mo1·L体积()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等于5mL15.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也是可以循环的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C.水电解系统中的阳极反应:4OH-―4e-=2H2O+O2↑D.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H2-2e-+2OH-=2H2O1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a + b < c + dC. Z的体积分数增大D. X的转化率下降1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9分)18.(9分)在0.l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请根据该平衡完成下列表格,电离平衡移动方向填“正方向”或“逆方向”,离子浓度的变化请用“增(1)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当1 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104kJ,试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已知:C(s)+O2(g)=CO2(g)ΔH=-393.5 kJ·mol-1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1现有0.2 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且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 kJ热量,则混合物中C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 2Fe(s)+3CO2(g) △H=—24.8 kJ·mol-1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47.4 kJ·mol-1Fe3O4(s)+CO(g)==3FeO(s)+CO2(g) △H=+640.5 kJ·mol-1写出CO(g)还原FeO(s)得到Fe (s)体和CO2(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0.(10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
有以下步骤:(1)配制待测液:用5.00 g含有少量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1 000 mL 溶液。
除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
(2)滴定:①盛装0.1000 mol·L-1盐酸标准液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_式滴定管。
②滴定时双眼应。
(4)误差讨论(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②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③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21.(10分)恒温时,将2mol A和2molB气体投入固定容积为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 B(g) xC (g) + D(s) ,10s时,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 1.7mol,C的反应速率为0.0225mol·L—1·s—1;40s时反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B的转化率为20%。
请填写下列空白:(1)x =(2)从反应开始到40s达平衡状态,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平衡时容器中B的体积分数为(4)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数值是(5)下列各项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A.消耗A的物质的量与生成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n(A)∶n(B) =2∶1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压强不再变化E.气体密度不再变化(6)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A)=5 mol·L-1,c(B)=6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的浓度为3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填“是”与“否”),此时v(正)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12分)(1)室温下,在pH=12的某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____________。
(2)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①0.2 mol·L-1的CuSO4溶液②0.1 mol·L-1的Na2CO3③0.2 mol·L-1的KCl④0.1 mol·L-1的Na2SO4(3)浓度为0.100 mol·L-1的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NH4Cl ②NH4HSO4③NH3·H2O ④CH3COONH4(4)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 。
①则Na2A溶液显__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若有0.1 mol·L-1 Na2A的溶液,其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A.c(Na+)>c(A2-)>c(OH-)>c(HA-)>c(H+)B.c(Na+)>c(OH-)>c(HA-)>c(A2-)>c(H+)C.c(Na+)>c(H+)>c(A2-)>c(OH-)>c(HA-)D.c(A2-)>c(Na+)>c(OH-)>c(H+)>c(HA-)参考答案19(1)C4H10(g)+13/2O2(g)=4CO2(g)+5H2O(l)△H=―2900 mol·L-1(3分)(2)1:1 (2分)(3)CO(g)+FeO(s) == Fe(s)+CO2(g) △H=―218.0 mol·L-1(3分)20.(10分)(1)1 000 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各1分)(2)①酸(1分)②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1分)(3)80.8% (2分)(4)①无影响②偏高③偏低(各1分)21.(10分)(1)3 (1分)(2)0.01mol·L—1·s—1 (1分)(3)40% (1分)(4)(2分)0.75(1分)(5)CE (2分)(6)否大于(各1分)22. (12分)(1)10-12 mol·L-1或10-2 mol·L-1(2分)(2)①(2分)(3)②>①>④>③(2分)(4)①碱性(1分)A2-+H2O HA-+OH-(3分)② A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