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目录前言 (1)一、规划背景及依据 (2)1.1规划背景 (2)1.2规划依据 (3)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5)2.1指导思想 (5)2.2发展原则 (5)三、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7)3.1基本情况 (7)3.2产业发展现状 (8)3.3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0)四、产业选择及发展目标 (17)4.1产业选择 (17)4.2产业发展目标 (24)五、产业布局 (26)5.1布局原则 (26)5.2产业布局 (27)六、支柱产业发展规划 (29)6.1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产业 (29)6.2机械制造产业 (44)6.3现代轻纺产业 (56)6.4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 (66)七、成长型产业发展规划 (78)7.1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产业 (78)7.2精细化工产业 (86)7.3电子电器及信息产业 (96)八、保障措施 (109)8.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的前瞻指导性 (109)8.2强化政策引导,促进产业积聚 (110)8.3落实重大项目,壮大主导产业总量 (110)8.4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技术保障 (111)8.5强化资金筹措,拓宽融资渠道 (112)8.6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平台保障 (112)8.7实施人才工程,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113)8.8完善物流体系,强化物流与信息保障 (113)8.9加强土地供应,保障新增工业用地 (114)附图1:赣州沙河工业园沙河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附图2:赣州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前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赣州市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三年强攻工业”的实施纲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章贡区实现向工业强区的跨越,结合章贡区实际及未来六年的发展趋势,特编制《章贡区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以下简称产业规划。

本产业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章贡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发展主重点,以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现代轻纺产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和培育扶持“三大成长型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电子电器及信息产业)作为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六年章贡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式、任务、目标和方向等。

产业规划范围:章贡区辖区全境,包括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57个行政村、9个镇居委会、44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425.5平方公里。

本产业规划是指导章贡区工业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及依据1.1 规划背景“十二五”时期,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由此产生了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效应,同时也产生了对自然资源的更多消耗以及资源环境的更大约束效应。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传统产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集约型工业园区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变得更为迫切。

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坚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针,对政策周期较长的“调结构”将给予突出体现。

这既是为了保证当前应对危机的宏调举措延续过渡;也是立足长远,通过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化危为机,使我国能够在未来新一轮国际经济分工中占得有利先机的重要指导方针。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省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赣州市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工业经济呈现出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效益不断提升、工业后劲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平台不断完善和工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特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由2006年的116.2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50.49亿元,年均增长29.2%;主营业务收入由2006年的374.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64.14亿元,年均增长32.1%。

章贡区地处江西省南部,是赣州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

近年来,章贡区区委、区政府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强攻工业战略,纵深推进“一条主线,六个重点”的工作部署,积极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已成为章贡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区属GDP的46%,上缴税金占财政收入的35%,主要指标在2004年实现三年翻番的基础上,2007年再实现两年翻番,连续7年获全省工业崛起奖,多次获省、市工业先进县(市、区)称号。

虽然章贡区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工业经济运行中规模效应、产业效应、聚集效应还不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与兄弟县市比较,存在较大的赶超压力。

从规模企业户数分析,2009年章贡区拥有规模企业63户,占全市的8.1%;从全市排名分析,2009年章贡区工业增幅1.4%,比全市平均数低近20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倒数第4位。

工业总量排名第6位,仅占全市的7.8%,这与章贡区的中心城区地位极不匹配。

随着海西经济区及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尤其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赣州市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三年强攻工业”的实施纲要,章贡区工业产业发展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这一良机,必将有力地促进章贡区工业产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

1.2 规划依据按照《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赣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的要求,结合章贡区工业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章贡区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产业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6)国务院《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7)国务院《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8)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9)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10)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11)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12)《赣州市三年强攻工业实施纲要的通知》(赣市发[2010]21号);(13)《章贡区2009-2013年“四大支柱产业、三大成长型产业”发展意见》;(14)《加快章贡区工业发展若干指导意见》;(15)《章贡区承接产业转移实施办法》;(16)《章贡区扶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2.1 指导思想编制产业规划依据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策应鄱阳湖国家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赣州市三年强攻工业实施纲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开拓产品领域,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一园一基地”为平台,整合内生型经济资源,加快与开放型经济相融合的步伐,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项目、人才和企业,积极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走内外结合,互动发展之路,巩固和提升主城区龙头引擎的地位。

2.2 发展原则产业规划的编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提高竞争力。

(2)坚持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产业布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行业专项规划相衔接,服从大局、突出重点、有序发展,有进有退,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

(3)坚持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的原则应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暂时的发展。

(4)坚持市场导向、体制创新的原则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尊重并遵循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与效益。

(5)集群发展战略原则充分发挥章贡区在产业基础、专业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拥有的比较优势,既分工又协作,推动有限的资源向具有一定优势或潜在优势的产业和企业配置,促进强强联合,增强聚合效应,实现优势融合和互补,推动章贡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行业成长,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集团),形成特色显著、协调发展的工业集群布局。

三、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3.1 基本情况章贡区地处江西省南部,是赣州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

章贡区国土总面积425.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总人口55.6万。

其中,城市人口52.1万,辖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57个行政村、9个镇居委会、44个社区居委会。

章贡区交通便利,四省通衢,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三角洲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

京九线、赣龙线等铁路,赣粤高速公路以及105、323两条国道贯穿境内;4C级黄金机场,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水运可通过赣江直达长江各港口及沿海,使章贡区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章贡区作为江西省“南大门”中心城区和“长珠闽”地区共同腹地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并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海西经济区”过程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章贡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9.4℃,年均日照1889小时,年均降水量1466毫米,年均无霜期286天。

因此,这种气候适宜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和生长繁殖,森林覆盖率达54.4%。

章贡区水资源丰富,章江、贡江、赣江三江在境内总长55.7公里,河流年径流量280.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5.7万千瓦。

区内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依托特殊的地理位置,章贡区工业行业在赣州经济圈中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

通过收入区位商指数和盈利指数分析显示,章贡区形成了有色冶金、机电制造、现代轻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培育了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赣州逸豪优美科实业有限公司、赣州发电设备成套制造有限公司、赣州华劲纸业有限公司、赣州经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重点工业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