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与能量试卷含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试卷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B.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均是吸热反应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5.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SO2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臭氧空洞(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 .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 .锌片、铜片,稀盐酸D .铜片、银片,FeCl 3溶液7.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溶液的pH 增大B .溶液中的Zn 2+浓度增大C .溶液中的SO 24浓度增大D .溶液的密度增大8.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废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 .锌B .汞C .石墨D .二氧化锰9.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 +2OH --2e -=ZnO +H 2O石墨:O 2+2H 2O +4e -=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A .负极,并被氧化B .负极,并被还原C .正极,并被氧化D .正极,并被还原 10.X 、Y 、Z 都是金属,把X 浸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负极。

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X >Y >ZB .X >Z >YC .Y >X >ZD .Y >Z >X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化学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负极C .燃料电池两极板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常是将空气通向正极12.在反应:C +CO22CO 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 2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 13.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 2+2NiO (OH ) 2Ni (OH )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放电充电A.NiO(OH)B.Ni(OH)2C.H2D.H2和NiO(OH)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完的电池不可以随意地丢弃B.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可以降低尾气中CO的含量C.无论加入正催化剂还是加入负催化剂都能大大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把煤粉碎后再燃烧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15.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而使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快C.固态FeCl3和固体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D.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16.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

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17.下列变化是因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B.常温下,铁被浓硫酸“钝化”形成保护膜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D.在潮湿的空气中过氧化钠易变质18.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几乎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热,升高溶液温度B.加入适量的水C.加入少量CuSO4溶液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19.可逆反应2SO+O2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A.①② B.①③C.只有③ D.全部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 /L和5.4 mol /L,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 /L,则在这10 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 mol /(L·min)B.0.2 mol /(L·min)C.0.3 mol /(L·min)D.0.6 mol /(L·min)二、填空题2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A.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C.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E.Ba(OH)2·8H2O与NH4Cl反应F.氢气还原氧化铜G.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H.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22.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391 kJ,946 kJ。

则1 mol N2生成NH3_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_______kJ;1 mol H2生成NH3_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_______kJ;理论上,每生成1 mol NH3,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kJ;事实上,反应的热量总小于理论值,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23.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①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要写出计算过程)④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蒸馏水、B.NaCl溶液、C.NaNO3溶液、D.CuSO4溶液、E.Na2CO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

24.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 (B)2FeCl3+Fe=3FeCl2(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可以,请画出实验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________是正极,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负极,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25.在一个容积为500 m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H2和2 mol CO。

在一定条件下,CH3OH(g),经过5 min后达到平衡状态。

若此时测发生如下反应2H2(g)+CO(g)得CH3OH蒸气的浓度为2 mol /L,求:(1)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2)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一些放热反应需加热或点燃后才能引发,如燃烧;而有的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如: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都是化学变化,也可以是物理变化。

2.A解析:解决氢能源的难题一个是制备困难,一个是运输困难。

3.B解析:放热反应即: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反应。

说明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 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

4.B解析:要求熟悉常见的吸、放热反应。

5.A6.A解析:A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这是构成原电池的前提。

7.C浓度不变。

解析:该原电池反应是:Zn+2H+=Zn2++H2↑,SO 248.B解析:考查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原因。

9.A解析: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10.C解析:依题意知:X能置换出Z,说明X比Z活泼,负极材料较正极材料更活泼,所以Y比X活泼。

11.D解析:燃料电池中燃料通入负极,氧气或空气通入正极。

12.C解析: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升高温度、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碳是固体,没有浓度的说法。

13.C解析:放电时发生的是原电池反应,负极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14.C解析:负催化剂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15.D解析:A是因为KClO3分解产生氧气;B是因为形成了原电池反应;C是因为离子反应一般需在水中进行。

16.AC解析: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可见红磷能量更低,所以更稳定。

17.C解析: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本质是发生了吸氧电化学腐蚀。

18.BD解析:稀盐酸过量,生成的氢气总量取决于铝的物质的量。

B.加水,盐酸浓度降低,反应减慢。

A.加热,可加快反应速率,虽然盐酸会挥发掉一部分,但盐酸过量,还是不影响产生氢气总量。

同理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只是加快反应速率。

C.会形成原电池反应,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但由于加入CuSO4的量很少,反应掉的Al也很少,所以几乎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

19.C解析:判断平衡的标志常用的有:v(正)=v(逆);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