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备人王成河2010-12-15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有关事项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解说】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是指考生能够根据特定的语境,读懂、弄明白文言材料中每一个句子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的内容和表达作出恰当的分析;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指考生能够按照试题的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白话文。
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翻译文言句子;翻译是理解的表现形式,没有翻译,理解的结果就无法表现出来。
文言文翻译是近几年来高考的必考内容,分值是10分,直接影响到高考语文的分数。
其考查重点:①含有关键实词的句子;②在原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③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④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句子。
【知识梳理】(一)文言文翻译基本要求:“信、达、雅”。
1.所谓“信”,也就是不能脱离原文语义,与原文语义要保持完全一样。
2.所谓“达”,也就是行文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3.所谓“雅”,就是要注意语言的美化,尽量用最美的语言翻译原文。
(二)文言文翻译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要落实每个字词。
(三)文言文翻译基本步骤:①通读全文,了解大意;②心译(或口译),发现难词难句,并在原文上做出勾画;③联系上下文,围绕全文大意,突破难词难句;④笔译,逐字逐句的翻译;⑤代入原文检查(一检查有无错别字,二检查翻译的句子是否有语病);⑥修改成型。
(四)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器具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
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换: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
上面的“留”“删”“换”是针对词汇的,“调”“补”是针对句式的。
(五)文言修辞的翻译。
①比喻: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可采用变通的翻译形式。
②借代:借代句子的翻译,要换借体为本体。
③用典:一般是用这个典故包含的普遍意义去替换。
④婉说:凡遇到避讳婉说的句子,应按照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替换。
⑤互文:应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呼应和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结合起来翻译。
【高考链接】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李广)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李将军之谓也?(2)及死之日,天下知也不知,皆为尽哀。
【当堂训练】1.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
(2)天下之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3.翻译下面画线句子。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夫犬、马上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达标检测】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8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注)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8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1)诚然,卿不朕欺(2分)(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3、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3分)(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3分)(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2分)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者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必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学记》(1)人之学者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2)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5、把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臣光(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译文:6、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
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
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
老而不教,死无思也。
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
(《荀子•法行》)(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7、翻译:把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1)盍去诸?(2分)(2)是非若所知也。
(2分)(3)不病于无鸡乎?(1分)(4)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3分)8、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5分)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
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①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
②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9、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5分)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3分)(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2分)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5分)西施病心而颦(pín,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
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
所以贵虚无(注)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说苑》)(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
①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2分)②故曰巧伪不如拙诚(2分)③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2分)④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2分)参考答案【高考链接】(1)大概是说李将军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当堂训练】1、(1)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2)人们(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识别人才。
2、(1)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
(2)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
3、(1)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早晚都完全显现在人们面前,不容易画得像。
(2)鬼魅是无形的,不显现于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拓展训练】1、(1)如果不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有明确的志向,如果没有一种宁静的心态,就不能达到一种高远的目标。
(3分)(2)追求享乐或安于怠惰,就不能奋发向上,性情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3分)(3)年华随着时间而流逝,意志被时间所消磨,于是成了枯枝落叶,这样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