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组织文化
即时练习
一、判断改错(请对下列各问题进行判断,如果你认为该题是错误的,请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打上Ⅹ;如果你认为该题是正确的,请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打上√,并将正确的表述写在该题之下。
)
1、次文化或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互相冲突的,也可以是互不相干的,更可能是一种反文化。
()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正比关系。
()
3、群体生态学理论主要是从生物学的自然淘汰学说演变而来的,这一理论的分析对象为所有组织的变化和发展问题,重点不在于个别组织如何改变,而是整个社群或全人口组织的变化。
()
4、所谓的组织的动态均衡就是要利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实现组织内部生产力和外部效用的均衡,使组织作出适应外部环境的决策,利用适当的技术,通过组织的各种要素的配合,实现组织的利益(外部均衡)。
同时通过创造贡献(劳动、资本、知识、信息、技术、销售和利润)、分配诱因(工资、股息、商品和劳务)和说服的方法(内部均衡)使集体劳动体系(组织)生存和发展。
()
5、战略管理的讨论包括较为传统的环境分析、产业(市场)分析、战略制订和实施过程,各种竞争战略、战略性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奖励制度、多元化业务的战略和管理、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全球化战略(Globalization Strategy)、组织的资源与核心竞争能力(Core Competence)、组织的战略联盟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战略构思等课题。
()
6、文化层次上看,文化可以分成社会文化、组织文化和个人行为文化这三个载体。
由于个人行为文化是执行现代契约关系的中介和桥梁,也就成为文化的核心和枢纽,因而也就成为组织文化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
7、权变组织理论的有关研究显示,并没有一个最好的方法来设计组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应与其内部条件相结合,两者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配合”,组织才有效率。
()
8、资源依赖理论试图“将公司的内部分析与产业和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在上述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
9、马克斯·韦伯提出解释巨大组织产生权力与控制权的3种类型是法定权力、传统权力、超凡权力。
()
10、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每单位产出的费用会一直不断的下降。
()
二、简述题
1、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
2、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3、试述网络组织的意义。
三、论述题
1、试述“复杂的社会人”的基本假设。
2、试述领导的职责。
第二章组织文化
即时练习参考答案
一、判断
1、(Ⅹ)
正确的表述:次文化或亚文化可以是与主流文化互相补充的,也可以是互不相干的,更可能是一种反文化。
2、(Ⅹ)
正确的表述: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反比关系。
3、(Ⅹ)
正确的表述:群体生态学理论主要是从生物学的自然淘汰学说演变而来的,这一理论的分析对象为所有组织的生存和适应问题,重点不在于个别组织如何改变,而是整个社群或全人口组织的变化。
4、(√)
5、(√)
6、(Ⅹ)
正确的表述:文化层次上看,文化可以分成社会文化、组织文化和个人行为文化这三个载体。
由于组织文化是执行现代契约关系的中介和桥梁,也就成为文化的核心和枢纽,因而也就成为组织文化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7、(Ⅹ)
正确的表述:权变组织理论的有关研究显示,并没有一个最好的方法来设计组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应与其外部环境相结合,两者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配合”,组织才有效率。
8、(Ⅹ)
正确的表述:资源依赖理论试图“将公司的内部分析与产业和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在上述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
9、(√)
10、(Ⅹ)
正确的表述:在达到某一点时,专业化分工的开支开始超过专业化所提高的效率,每单位产出的成本也开始增加。
二、简答
1.简单地说,组织文化是指决定组织行为方式的价值观或价值观系统(values or values system)。
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
(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
(2)注重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缜密、善于分析、注意小节。
(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与过程。
(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
(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
(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2.人们发现,管理工作有其客观规律性。
人们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探索到这些规律性,就按照其要求建立一定的理论、原则、形式、方法和制度,形成了管理学这门科学。
我们说管理是科学,是因为管理有一整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管理学是由许多概念、原理、基本原则组成的知识体系。
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反映了客观规律性。
但是,人们又从实践中发现,管理工作很复杂,影响它的因素很多,管理学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管理问题的现存的或标准的答案。
管理学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提出一般性的理论、原则、方法等,而这些理论、原则、方法等的运用,则要求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像其他一切艺术那样,是一种艺术。
把书本当作教条、靠背诵原理来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孔茨指出:“管理工作,如同医学、作曲、工程设计、会计工作甚至棒球运动等实践活动,是一门艺术。
管理是‘技巧’,即依据实际情况而行事。
运用条理有序的管理学知识,管理人员会把管理工作完成得更好。
而也正是这种知识构成了科学。
因此,管理实践是一门艺术,而指导这种实践活动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被称之为一门科学。
”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一些公司决定只限于从事自身擅长的活动,而将剩余部分交由外部专业机构或者专家来处理——资源外取。
这些网络化组织又称为集成式公司,网络型组织结构以自由市场组合模式替代传统的纵向层级组织,自身只保留关键活动。
其意义在于:(1)通过减少管理层级,使得信息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更加快捷的流动。
(2)网络的各部分可以根据需求变动而增加或撤除。
(3)可以帮助企业家迅速将铲平投放市场,而无需投入大量的启动成本。
(4)增强了企业组织的适应性。
三、论述
1.“复杂社会人”的假设基本点是:
(1)人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高度可变的
(2)人们通过他们的组织经验是能够守细心的动机的
(3)人们在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部门中的动机可能是不同的
(4)人们能够对各种不同的管理策略做出反应
由此产生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权变理论,权变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人的需求可以分成很多种,需求是随人的发展家短,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需求的层次因人而异,人在同一时间内会有各种需求和动机,并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形成复杂的动机体系;人在不同的组织中,在特定条件下,其动机模式的形成总是有内在的需求和外在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由于人的需求不同,能力也有差别,对各种管理方式的反应也不同,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的管理方法。
2.责是领导的根本属性,是指领导职位所确定的责任,即职责。
领导者要正确履行职责,否则就是失职,因此,领导的职责比职权的意义更为重要。
领导者的职责可以分为广义的职责和狭义的职责。
狭义的领导职责包括:
(1)科学决策。
这是领导的首要职责。
为了履行这个职责,需要领导具有多种能力。
(2)合理用人。
选贤任能。
唯才是举,这是领导的又一基本职责。
合理用人的关键是知人善任。
(3)统筹协调。
统筹协调包含了外部与内部的统筹协调。
(4)统一指挥。
统一指挥是指一个下属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避免因多头指挥而产生忙乱低效。
广义的领导职责有不同角度的解释:
(1)心理学角度的解释: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在于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2)社会学角度的解释:是一种提供便利的活动
(3)相互影响角度的解释:为了要施加影响,领导者本人也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下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