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季养生之道

四季养生之道

四季养生之道
地球科学学院 61100223 徐世钊
顺应四时为养生第一条。

养生要能跟上气的变化,不然就会得病。

古代时讲气,更多指节气,即24节气。

一年四季,一季有6个节气。

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人的情志要跟上这个变化,就能养生。

1、春天如何养生
“春三月”,春天的生发之机,是一点点起来的,是分步骤的。

春天是长个的季节。

无陈以无发。

陈就是陈旧,意思是春天的毛病是冬天做下的。

春天不应该吃过多的酸,应该吃点辣椒,香葱、韭菜、豆芽等以疏肝。

还有香蕉、扶手瓜、春笋讲、绿色蔬菜,多吃素,多表扬人。

春天主要讲怎么去行为,养生的要点:晚上好好睡觉、早晨早起,然后慢慢活动,然后保持心情愉悦。

2、夏天如何养生
夏三伏天不用空调,清淡饮食,多吃素,生花生的东西、荷叶、芳香重的。

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天不要怕热,不要怕阳光,就应该外散的。

使用空调,汗毛孔遇冷收缩,避免冷空气过分地侵蚀身体,遇热毛孔张开,频繁闭合,扰乱了阴阳的气机。

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就要出汗。

少出汗,就会憋出病来,如果阳气很足,不会很怕热,如小孩,就是你的身体很虚的情况下,看到特别热的东西才会害怕。

在志向,神明,情志上不要过分压抑自己。

使气得泄,让人体的气得以疏泄。

如果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就会伤心。

心主火,火为散。

夏天没有开泄好,到秋天收了瘪壳,到冬天就没有什么可藏的了,就是得重病了。

这个冬也指老年,如果青壮年时期没养好,老年无物可收,容易衰老。

我们在青年时都耗散了,夜里不睡觉,拼命去玩、读书,有点像夏天,但是不要散得过度,如果养好的话,到老的时候,就会很好。

3、秋天如何养收
秋天养收,对应西方。

天上的气只能为燥气了。

秋高气爽,就是因为这个季节是燥气,燥气是正气,是从火的。

衣服在秋天易干,这个干,是燥气的收敛功能发生作用。

如果生病,再出现烦躁的症,是很严重的病。

身体好,事业才可以大,身体不好,考虑问题就会出错。

中医的理和生活的理是贯通在一起的,地气以明,地也就跟着明亮透彻,就像金属一样,所以西方属金。

肺气也是,肺为娇脏,也要非常地清澈。

这些东西只是一个比类,只是把秋天这个气就像金属一样,特别明澈、收敛,凡是走这个气的都属于金气,是秋天的气,而肺气也是,肺为娇脏,也是要求非常清澈的,如果你的肺里有好多痰,有好多的脓,就是重病了。

4、冬天如何养藏
冬三月,此谓闭藏,这是冬季养生主旨的一句话。

要关闭所有的开泄的气机,要收藏住。

养生方面,人也要少洗澡,洗澡可以使皮肤开泄,都没有符合闭藏之性。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阳起来,肾精好像起来了,又好像藏进去了。

冬三月,有一个过程,让它保持在起于不起之间。

冬天就讲究养字,一定要养。

去寒就温,躲避寒冷,保持身体的温暖。

冬天阳气都藏在丹田处,四肢会发冷,要去寒就温。

可以吃点味厚的、滋补的东西,要靠饮剂,如醪糟酒,化掉味厚的东西。

冬天要藏,不要泄。

如果过分地开泄皮肤,里边的气就可以快速跑掉。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就是冬天的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的根本原则是,既要有生发、生长,也要有收敛、收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同理,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得先收敛收藏,才谈得上生发、生长。

参考文献:《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徐文兵
《黄帝内经讲义》曲黎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