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与人生次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唐宋词与人生总复习一、单选题1. 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2. 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3. 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4.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5.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6.黄庭坚在所作《<小山词>序》中,称为“四痴”之人。
A.秦观B.晏几道C.姜夔7.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8. 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为南宋后期着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
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A.周密B.张炎C.吴文英9.《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这是词中最负盛名的写景佳句,词人以江柳轻烟、孤雁残月这二组意象构置了一幅清寂凄美的画面。
A.韦庄B.冯延巳C.温庭筠10.柳永时代,曾亲撰《劝学篇》,大力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的功利主义读书观和人生观,柳永视功名利禄为“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的思想,在当时确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A.宋太祖B.宋徽宗C.宋真宗11.身处宋元易代的乱世,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拮据困顿,老年寄居僧舍、檐下“听雨”的蒋捷,只有到一切皆空的思想中寻求精神依托。
A.儒家B.道家C.佛家12.范成大18岁时,其父范雩去世。
移居昆山荐严寺(吴中名刹),读书十载,取唐《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自号“此山居士”。
A.贾岛B.孟郊C.姚合1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整个词意化用唐人《懒起》诗:“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但李清照词的写法更为别致,采用问答形式,一问一答跌宕有致。
A.元稹B.韩偓C.李商隐14. 先生《论苏轼词》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A.林语堂B.叶嘉莹C.夏承焘15. 《金明馆丛稿二编》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A.王国维B.陈寅恪C.吴宓二、判断题1.词至南唐趋雅了。
A、正确B、错误2.宋代统治者政治上采取偃武修文的策略,上层的崇文风气对文人士大夫阶层影响很大。
宋代士人勤于读书,学识广博、学养深厚,多乐此不疲于一盏黄灯、一杯清茗、一卷书册,浸润在书斋化的生活里。
其浓厚的书卷气发显在外,为一种雅而不俗的精神气质和生活品味。
A、正确B、错误3.隐逸文化包含了抱节守志的人格精神。
A、正确B、错误4.苏轼荣辱迭起一生,亦才情雄放一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表现了他旷达人生的处事态度。
A、正确B、错误5.欧阳修《浪淘沙》:“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从“今年”到“去年”再推想“明年”,一片惜花、惜时、惜别的情深情重曲转写出。
至情之语,一气流贯而沉郁跌宕。
可见:欧阳修的惜时伤逝于疏放中见沉郁,少了晏殊“富贵气”的闲雅。
A、正确B、错误6.陈亮《贺新郎》:“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A、正确B、错误7.稼轩词“以笔代剑”,抒英雄志士之怀,“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A、正确B、错误8.冯延巳的《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伊人独立小桥,任寒风入袖,直到林间月上、路断行人。
我们读到的是主人公内心一种深沉盘郁的孤寂、惆怅之感。
A、正确B、错误9.朱淑真的词多写愁,“一点愁”、“一段愁”,“许多愁”、“满纸愁”,“日日愁”、“百般愁”,愁多、愁深、愁重皆缘于她思佳偶而不得的失意婚姻。
A、正确B、错误10.《珠玉词》所表现的忧衰惜时,是一种具有普泛意义的生命意识和时间哲理。
A、正确B、错误11.南唐词与花间词完全不同。
A、正确B、错误12.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闺阁女子的慵懒、寂寞,浓艳的胭脂香味。
A、正确B、错误13.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词的“镂金错彩”,“意在闺帏”。
A、正确B、错误14.关于温、韦之辨:温韦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A、正确B、错误15.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菩萨蛮》从这首词中,你读到了什么写闺怨,如春梦迷离的缠绵、低徊和感伤。
A、正确B、错误16.姜夔的《扬州慢》的“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出物是人非、念乱伤离的一怀哀沉。
其词凄楚之音浸入纸背,尤为冷隽沉郁,有人将之比作鲍照的《芜城赋》。
A、正确B、错误17.“言情”的唐末五代词坛,成了充溢浓艳芬芳的花信时期。
花间词人追步温庭筠词的香软词风,“镂玉雕琼”,“裁花剪叶”来写女性的服饰体态、闺阁器物、庭院景致,来写花间樽前的男欢女爱的艳情。
A、正确B、错误18. 李璟《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一“乍”字突出主观的感受;一“皱”字形象生动,具有画面般的视觉效果,一“乍”一“皱”写出了由静而动的变化过程。
风乍起时,晕皱的不只是一池春水,更是主人公的心境A、正确B、错误19.翻开《白石道人歌曲》,无不使人感到一股高远意趣的清雅之气幽悠而来。
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
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A、正确B、错误20.下面这首欧阳修的《朝中措》,你读到什么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故地送友人而微寓今昔伤逝之感。
()A、正确B、错误21.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词的“镂金错彩”,“意在闺帏”。
A、正确B、错误22.宋南渡词人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如张元干、叶梦得、岳飞、文天祥等,他们共同经历了“靖康之难”的历史大变局,感受着、浸润着那苦难时代特有的精神气候,自觉或不自觉地效学东坡体,开辟了南渡新词风。
A、正确B、错误23.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菩萨蛮》从这首词中,你读到了什么“无力”的是春风、是杨柳,更是庭院闺阁里寂寞相思的伊人。
A、正确B、错误24.关于温、韦之辨:温词“淡妆”美,韦词“严妆”美。
A、正确B、错误25.自李煜《虞美人》唱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世词人多以春水喻愁,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但皆不及李煜的“一江春水”语出自然,意境深广。
A、正确B、错误26.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
端己,淡妆也。
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可见在晚唐五代着名的三位词人中,对温庭筠的评价最高。
A、正确B、错误27.李煜的后期词,字字从血泪中泣出。
A、正确B、错误28.关于李煜,清沈雄《南唐杂咏》有一叹:“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是说:李煜做个才子那真是风华绝代,可惜薄命做了君主,落个国破身囚的悲惨结局。
A、正确B、错误29.李煜面对颓危的南唐国势,又无治国安邦之才,如果没有沦为阶下囚的剧变,他就只是一个苟安享乐的庸君,而恰恰是国破身囚这一人生悲剧成就了他的词。
这便是清郭麐《古今词话》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A、正确B、错误30.李煜《子夜歌》云:“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销魂”,指极度的痛苦,使人魂魄消散。
这一句揭示了李煜特禀的极为敏锐而多情善感的心理气质。
A、正确B、错误31.李煜《清平乐》云:“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在多愁善感的人耳里,哪怕是一枝梧桐树叶所引发的秋声,也能产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穷大之心理效果!A、正确B、错误32.李煜《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叶嘉莹《唐宋词简释》评曰:“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生必然长恨,语最深刻。
“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
……以重笔收束,沉哀入骨。
”A、正确B、错误33.李煜在位期间,宋朝统一南北、削平割据已到了最后阶段,南唐风雨飘摇,有必亡之势。
他前期已有忧患之思,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记载:“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A、正确B、错误34.宋室南渡之后,清真词仍然深受歌姬喜爱,广为传唱,一直风靡整个南宋时期。
宋末着名词人吴文英在《惜黄花慢》词序中云:“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伎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
”伎:歌舞妓。
A、正确B、错误35.柳永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
一生宦游不定,足迹遍及安徽庐州、湖北荆州、江苏溧水、山西隆德、河北真定等地,大部分时间在羁旅行役中度过。
A、正确B、错误36.北宋末词坛的坛主当推姜夔。
其工诗文,善书法,但皆为词名所掩,今有《片玉词》,又名《清真集》。
其词在当时及后世均享誉甚高,宋沈义父《乐府指迷》称其词“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