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说课
8
三、课程设计
注重实践 应用
突出工作 实务
课程设计理念
适应岗位 需求
通过证书 考试
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
9
三、课程设计
1.考虑学生基础薄弱,教学内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由浅入深,增 加课程趣味性。
2.本课程正处于由传统教学方式向项目化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所 以,在传统的理论讲授中,增加了大比例的实训、讨论、互动等环节, 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接受。
培养拥有旅游 行业基层岗位服务 与管理能力,具备 “专业技能+综合 素质”的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
导游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旅行社各 部门基层人员尤 其是导游应具备 的相关基础知识 与能力。
导游基础知识人才培 养目标定位
5
一、课程定位
2. 课程作用定位:本课程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
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为未来顶岗实习和 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化内涵及相关常识。
1.具有国内主要自然、 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 识别能力;
2.具有对中国历史、 民俗、地理、园林、 建筑、宗教、饮食以 及山西旅游基本内容 构成和文化内涵的讲 解能力。
1.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热爱;
2.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 意识;
3.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4.具有创新意识。
7
二、学情分析
《导游基础知识》
有配套word说课稿
1
说课提纲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学 程情 定分 位析
课教教 程学学 设内重 计容点
与 难 点
课教教教不 程学学学足 评方资效之 价法源果处 与与 考手 核段 方 法
2
课程与考证关系
导游证
旅游法律法规 导游实务 旅游政策山法西规旅与游职景业点道德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专业学生
3
导游 岗位 群
课程与导游 岗位关系
初级 导游
中级 高级 导游 导游
特级 导游
4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定位:《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专业的专业
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课程培养对 象是导游专业学生。
培养生产、管 理、服务第一线 的中、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 培养目标定位
重点
学生对本门课程 理论知识的学习 与应用
难点
如何在导游讲解 过程中,应用所 学知识解决游客 提出的各种问题
14
六、课程评价与考核方法
总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30%
作业10%
实训表现10%
考勤10%
15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
师生互动 案例分析 仿真虚拟情景 实战演练角色 PK比赛
案例教学示例
• 知识要点:科举制度 • 历史人物:唐伯虎 • 人物特点:科举不第、永不得入仕 • 历史事件:科举舞弊案 • 关键词:乡试 会试 殿试 解元 会元 状元 连
中三元 • 趣味小知识:科举考试的背景、“士农工商”
的社会阶层、徐霞客等
12
课时分配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训及习题
72
8
13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前续课程
《旅游学概论》
《旅游心理学》等 前续课程的学习, 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
平行课程
《山西景点导游》
《导游实务》 《旅游法律法规》
等,为导游资格证 考试做好准备。
后续课程
《中国旅游地理》 《旅行社经营管理》 等,为后续课程打
好基础
6
一、课程定位
3.目标定位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了解国内主要自然、 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 构成和基本特点; 2.理解中国历史、民俗 、地理、园林、建筑、 宗教、饮食以及山西旅 游的基本内容构成和文
教师设定情景再现的虚拟场景,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感 受所处的环境和扮演的角色,设身处地的分析与解决所 面临的问题,通过仿真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我们把课堂搬到旅游车和旅游景区去,这种方法现场感 强,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导游这一角色,能够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任务。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或个人PK比赛或鼓励和组织 优秀学生参加省级高职高专导游技能比赛。 16
3.在课程设计中,摒弃填鸭式教学,在每一章节中都引入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将艰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化教学。
4.授课内容、实训环节等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 扎实的基础。
10
四、教学内容
序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名称 地理经济概况 历史文化常识 宗教文化概述
主要内容
中国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划 与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文学 艺术等 中国四大宗教基本知识
学时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9
9
古代建筑艺术(上) 古代建筑概况及代表类型 4
部分教学方法
使用教具中国地图
多媒体展示、案例教 学 由学生制作表格进行 对比 观看纪录片
第五章 古代建筑艺术(下) 古代建筑代表类型
4
实地参观城隍庙
第六章 民族民风民俗 第七章 中国特色饮食 第八章 中国土特名产 第九章 自然旅游资源 第十章 人文旅游资源
汉族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6 山西民风民俗
名菜、名酒、名茶、山西特 6 色饮食
陶瓷、织绣、中药、文房四 8 宝等
自然旅游资源的概况、分类 6 及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况、分类 6
学生现场演示山西部 分面食的制作方法 收集关于茶道的知识, 实训室现场演练 课堂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现场导游
角色扮演,现场导11游
学生基础分析
在开设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旅游学概论》、 《旅游心理学》等课程,具备相关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底子较差,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有 抵触心理,而对于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历史知识则充满好奇。
解决方法
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课本知识基础上增加趣 味性,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加互动环节。
老师讲授课本重点知识点,学生学习领会,更好的完成 作业。
通过教学提问、学生搜集资料、分组作业、项目成果展 示等多种互动形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 白明确的分工、责任的划分、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的重要 教师将理论知识点串成具体的事例提供给学生,让 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研究、分析,更好的理解 知识,加深识记印象。
2.教学手段
教师
通过传统讲授的方法 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 结合,声像结合的多媒体 教学,直观教学,加深理 解。
学生
通过案例分析将生硬 的知识变得生动,通过学 生的亲身演练进行角色代 入,强化记忆。通过各种 道具的辅助和现代化网络 资源的运用,使课本知识 更为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