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四中2020-2021学年度12月月考试卷高二化学(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固体NaOHB. 无水乙醇C. 固体NH4NO3D. 生石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固体NaOH、无水乙醇、固体NH4NO3溶于水中是物理变化,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D.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2.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实现的是()①改变气体物质的量浓度②改变气体的压强③改变气体的温度④加入催化剂A. 只有①②B. 只有②③C. 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改变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了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故①错误;②改变气体的压强,可增大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故②错误;③改变气体的温度,提供能能量,有效碰撞的机会增大,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③正确;④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④正确;只有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
3.如图是反应CO(g) +2H2(g) CH3OH (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曲线a 和b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变小B. 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H变大C. 该反应的△H =+91 kJ/moLD.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没变,其能量差即△H不变,故A错误;B.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放出更多的热量,因反应热为负值,则△H减小,故B错误;C.该反应的△H =反应物的活化能-生成物的活化能=419 kJ/moL -510 kJ/moL =-91kJ/moL,故C错误;D.该反应的△H =-91 kJ/moL,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4.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HCO3 =Na+ + H ++CO32-B. KHSO4=K+ + H + + SO42-C. H2SO32H++ SO32-D. CHCOONH4 CHCOO - +NH4+【答案】B【解析】【详解】A.NaHCO3为强电解质,但HCO3-不能完全电离,则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A错误;B.硫酸氢钾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三种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2-,故B 正确;C.H2SO3是弱电解质,且分步电离,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SO3H++ HSO3-,故C错误;D.CHCOONH4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COONH4 =CHCOO - +NH4+,故D错误;故答案为B。
5.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解析】【详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NO2,说明反应v正=v逆,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两者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②错误;③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③错误;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⑤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变,质量不变,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作平衡状态的标志,故⑤错误;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能够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⑥正确;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①④⑥,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①和②,要注意达到平衡的标志之一是v正=v逆,而②均表示正反应速率。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101k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H=﹣285.8kJ/molD.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H=﹣57.3kJ/mol ,若将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K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答案】D【解析】【详解】A. 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硫蒸气多,即前者放出热量多,A 项错误;B. 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 可知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能量高,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 项错误;C. 2gH 2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燃烧2mol H 2放出的热量为2⨯285.8 kJ/mol=571.6 kJ/mol 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H=﹣571.6 kJ/mol ,C 项错误;D. 浓硫酸稀释会放出一部分热量,所以根据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若将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K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 项正确; 答案选D 。
【点睛】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化学键的键能越高越稳定。
7.在3A(g)+B(g) = 2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C )=0.8 mol /(L ·s )B. v (B )=0.3 mol/(L ·s )C. v (A )=0.5 mol /(L ·s )D. v (D )=1 mol /(L ·s ) 【答案】A【解析】 【详解】在不同条件下,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可知,比值越大,反应越快;A .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8?mol?/L?s 2()=0.4mol /(L·s); B .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3mol?/L?s 1=0.3 mol /(L·s); C .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5mol?/L?s 3=0.167 mol /(L·s);D.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1mol?/L?s4=0.25 mol /(L·s);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v(C)= 0.8 mol /(L·s),故答案为A。
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H<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加催化剂, v(正)v(逆)都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 加压, 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C. 升温, 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D. 加入氩气,v(正)v(逆)都不变,且v(正)等于v(逆)【答案】C【解析】【详解】A.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平衡不移动,故A正确;B.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故B正确;C.正反应放热,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小于v(逆)增大的倍数,故C错误;D.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氩气,虽然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即v(正)v(逆)都不变,且v(正)仍等于v(逆),故D正确;故答案为C。
9.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COOH CHCOO - + H+,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 加热B. 加少量醋酸钠固体C. 加少量盐酸D. 加少量NaOH固体【答案】A【解析】【详解】A.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A正确;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pH增大,故B错误;C.加入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醋酸电离程度减小,故C错误;D.向溶液中加NaOH,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则pH增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A。
10.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酸(HCOOH,一元酸)为弱酸的是()A. 室温下,0.1mol/L甲酸的pH为2.3B. 甲酸是共价化合物C. 温度升高,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增强D. 甲酸溶液中存在着甲酸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0.1mol/L的甲酸pH=2.3,说明该甲酸溶液中c(H+)=10-2.3 mol/L<0.1mol/L,则甲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A错误;B.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强电解质,则甲酸是共价化合物,无法判断甲酸是弱电解质,故B 正确;C.升高温度,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则溶液中存在甲酸的电离平衡,甲酸为弱电解质,故C错误;D.甲酸溶液中存在着甲酸分子,说明甲酸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甲酸为弱电解质,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1.一定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A. NaOH固体B. CuSO4固体C. NaNO3溶液D.CH3COONa固体【答案】D【解析】【详解】A.NaOH与酸中和,引起H+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氢气的总量也在减少,故A错误;B.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Cu,从而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B错误;C.加入NaNO3溶液降低H+浓度,且NO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无氢气生成,故C错误;D .加入CH 3COONa 生成弱酸,H +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但H +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的不变,则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D 正确;故答案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