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 第十三章

财政学 第十三章

(二)部门预算的内容 (略)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含义: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 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 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
(一)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实施 (二)《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三)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 (四)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家预算概述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中国分税制改革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 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 三、国家预算原则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1.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 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 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 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 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二、编制部门预算
(一)编制部门预算的背景和意义
按支出性质编制,导致多层次分配,层层留动机,造 成预算的随意性。 意义在于提高透明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 化,有利于人大的监督,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 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三)实施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 2.建立资金管理方式 3.明确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
含义: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 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 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分类: (一)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
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二)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
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迫切性
现行的收支分类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随做了局部调整, 不能反映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活动,统计口径有些不同, 与现实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含义: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各级 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的 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 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内容: 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一般是一级政权
即构成一级预算主体。 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统收统支体制 于1953-1978年20多年时间内实行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五、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一)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含义
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 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 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特点:收缴分离;收支脱钩。
(二)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进展及其进一步完善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基本原则
1.公开透明 2.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 3.便于操作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迫切性
现行的收支分类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随做了局部调整, 不能反映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活动,统计口径有些不同, 与现实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开始改行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一)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二)收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的基本理论依据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1.政府采购当事人 2.政府采购方式 3.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 4.采购人与供货商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我国过去国库支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各级政府的职权 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 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规定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三、国家预算原则: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二、编制部门预算 三、政府采购制度 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五、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收入分类 2.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 3.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