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 鲁教版必修3

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鲁教版
必修3)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再生阶段
可结合学生熟悉的我国典型资源型工业区或学生所在地的资源型工业区实际,导入新课,拉近所研究课题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兴趣。

引导学生从“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中索取信息,说出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主导工业部门,指出鲁尔工业区在开发初期,工业部门与资源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预测该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中、后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治措施。

(与教材比照,让学生自我评价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

一方面体验成功的感受,另一方面寻找差距)。

可利用投影机展示鲁尔区在环境整治前后的不同景观。

至于遇到的第二个问题“传统产业的衰落”,可启发学生回顾世界工业发展史(能源结构的变化、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六、七十年代传统工业区的衰落),让学生结合鲁尔区实际尝试分析衰落的原因。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

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课件:鲁尔区图片展示)
师:能源和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近代很多著名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在利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影响了这类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展示:图片——美国五大湖地区、英国中部区、中国东北、大同)
师:资源型地区如何摆脱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今天我们就要以鲁尔区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
(板书)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师:大家看图,回答问题。

(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德国地图、鲁尔区地图)
(板书)1、地理位置
师: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
生: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板书)2、交通条件
师:鲁尔区的交通条件如何?
生: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板书)3、资源优势
师:鲁尔区的资源优势表现在哪里?
生: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 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以上。

鲁尔区的煤炭埋藏较深,但品种多,煤质好。

(板书)4、鲁尔区的地位
师: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人口和城市最为稠密的地区。

19世纪初期,克虏伯和蒂森公司开始大规模开采煤和生产钢铁后,鲁尔区才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工业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工业增长加快,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建材等工业部门。

鲁尔区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小结)师:根据前面的分析,说一说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生: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资源,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有广阔的市场
师:(补充)可以方便的从周边国家——法国,输入铁矿。

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其发展的优势在于:鲁尔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等因素,再加上原有的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等因素,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课件展示:1958年的魯尔区)
(板书)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师:读课文,看课件,填写下表:
(课件展示:表格1)
生:(填表)。

师:(小结)由于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

鲁尔区矿山遍野,煤碴、矿碴堆积成山,占用大量土地;工厂烟囱林立,不断地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热力发电又产生大量的热污染;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

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莱茵河污染严重,河水的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致使水中生物大量死亡。

(板书)1、环境恶化
2、传统产业的衰落
(课件展示:表格2)
问题严重,钢铁生产向
生:(填表)。

师: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钢铁工业开始走下坡路。

大家思考鲁尔区如何维持它的可持续发展,读书回答。

生:一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师:根据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板书)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生:二是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板书)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师:阅读教材,填空。

(课件展示:填空)
[活动]
一、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的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 ( A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交通
D.煤炭资源
(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
(3)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

主要措施如下:
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

三、选择题
1.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2.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D ) A.劳动力数量 B.政府支持 C.广阔的市场 D.便捷的交通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地理位置
2、交通条件
3、资源优势
4、鲁尔区的地位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环境恶化
2、传统产业的衰落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