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西西安培华学院二〇一三年七月《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8B8201 学分:4学分学时:64学时执笔人:袁萍审核人:李红霞一、课程的性质《经济学原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二、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三、教学任务1.通过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和训练,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2.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训练,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和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的技能,即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后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五、教学时间安排完成以上教学内容时,在体系安排上,主讲教师可以适当调整。
六、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学习,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七、主要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同时安排必要的讨论和作业,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八、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百分制,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题型与题量应视各年级学生水平而灵活选用。
考勤和作业、课堂表现、讨论各占10%,共40%;期末考试占60%。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 魏小文.《西方经济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3] 于忠江,孙冰.《西方经济学原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年.[4] 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十、教学主要内容纲要第一章导言(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三)教学主要内容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如何对待和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供求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基本内容。
2.掌握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理论。
2.供给理论。
3.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四)实践教学安排分组讨论:“薄利多销”、“谷贱伤农”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以及需求价格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简述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边际效用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三)教学主要内容1.效用理论概述。
2.边际效用分析。
3.无差异曲线分析。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1.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分组讨论:“钻石悖论”。
在人们生活中,水比钻石重要得多,但钻石的价格比水却高的多。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生产函数。
2.掌握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3.掌握成本与收益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生产要素最适投入,成本与收益。
(三)教学主要内容1.生产函数。
2.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3.成本与收益。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总产量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3.掌握垄断竞争、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三)教学主要内容1.市场结构。
2.完全竞争市场。
3.完全垄断市场。
4.垄断竞争市场。
5.寡头垄断市场。
(四)实践教学安排分组讨论培华小吃街的市场结构类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简述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均衡条件。
第六章分配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2.掌握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和地租理论。
3.了解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收入分配原理。
(三)教学主要内容1.收入分配的原理。
2.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和地租理论。
3.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1.分析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2.描述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垄断等引起的市场失灵。
2.了解微观经济政策。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市场失灵。
(三)教学主要内容1.市场失灵。
2.外部性。
3.公共物品。
4.垄断。
(四)实践教学安排分组讨论外部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1.简述外部性。
2.说明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
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其他指标。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三)教学主要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2.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国民收入中的基本总量有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IS-LM模型。
2.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了解各种经济增长模型。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三)教学主要内容1.IS-LM模型。
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运用IS-LM模型分析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决定。
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如何用总需求决定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
2.掌握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货膨胀理论。
1.失业。
2.通货膨胀理论。
(四)实践教学安排分组讨论:结合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于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例如,近几年来物价持续上涨与整个经济社会通货膨胀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简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2.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来源。
3.了解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及经济周期理论。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三)教学主要内容1.经济周期。
2.经济增长理论。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简述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
2.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三)教学主要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分组讨论:经济繁荣和萧条期如何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