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 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 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PUMA3001
大类基础课本科生
3.0 54
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课程目标:
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旨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应用。

1.1 掌握稀缺性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学基本的定义、假设、分析方法等。

1.2 掌握经济体制、价格机制。

2.1 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

2.2 掌握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数量。

3.1 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3.2 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1 掌握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4.2 掌握成本分析和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5.1 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5.2 掌握市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小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
经济学概述
1.教学目标:掌握稀缺性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学基本的定义、假设、分析方法等, 理解 经济体制、价格机制,
2.教学重难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教学内容:经济学的含义,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
毕业要求 1、4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3、5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3、4
毕业要求 1、5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1、4
毕业要求 3
第 1 章
第 2 章
第 3 章
第 3 章
第 4 章
第 4 章
第 5 章
第 5 章
第 6 章
第 6 章
1.1
1.2
2.1
2.2
3.1
3.2
4.1
4.2
5.1
5.2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课程目标 5
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
均衡价格理论
1.教学目标: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数量
2.教学重难点:需求原理、供给原理、弹性理论
3.教学内容: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
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
1.教学目标: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2.教学重难点: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3.教学内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
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
1.教学目标: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含义及其关系;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教学重难点: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
3.教学内容: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和长期成本分析
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
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
1.教学目标:掌握彻底竞争市场、彻底垄断市场、垄断竟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2.教学重难点:关门点、市场的短期均衡
3.教学内容:彻底竞争市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彻底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
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
1.教学目标:掌握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2.教学重难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3.教学内容:在彻底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
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
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
(四号黑体)
(五号宋体)
章节内容
第一节经济学的科学
内涵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
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生活的关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应用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入效应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的厂商均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决定
第四节
经济学与社会
需求原理
供给原理
均衡价格及其
弹性理论
欲望与效用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替代效应与收
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
数成本与收

彻底竞争市场
彻底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要素需求函数
劳动与工资
资本与利息的
学时分配
9
9
9
9
9
9
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第五节 企业家才干与 利润
第六节 收入分配的衡 量标准与政策
作业及 要求
1-2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4.21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6.2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了解经济学
掌握经济学的核心概 念与基本问题 了解稀缺性与资源配 置
掌握如何做出选择
掌握供给理论
掌握需求理论
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 数量
掌握如何计算弹性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 用论
应用替代和收入效应
分析 总产量、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
短期成本分析和长期 成本分析
彻底竞争市场短期均 衡和长期均衡 彻底垄断市场短期均 衡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 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 衡
引言
核 心 概 念 和 基本问题 稀缺
选择
供给
需求
均衡分析
弹性
效用
替 代 和 收 入 效应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彻底竞争
彻底垄断
寡头
垄断竞争
授课 时数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日期
3.1
3.17
3.24
3.31
4.7
4.1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28
5.5
5.12
5.19
5.26
6.9
6.16
6.23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备注
周次
(四号黑体)
1.指定教材:《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讲授法:讲授基本原理、法则、规律、模型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2.讨论法:环绕 3-4 个专题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讨论。

每节课就已学知识和问题与学生互动讨论。

五号宋体)
课程目标考核
考核课程目标
考核课程目标
考核课程目标
考核课程目标
平时(30%) +期中(30%)期末(4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范围覆盖所有教学内容,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较好地 理解知 识 点,但应用上有不

较好地理解知识点 并能正确分析问题
熟练掌握知识点并 应用实践
基本掌握知识点
没有掌握知识点
课程目标 1 (例:课程目标 1 达成度 ={0.3 x 平时目标 1 成绩 +0.3 x 期中 目标 1 成绩 +0.4x 期末目标 1 成绩}/ 目标 1 总分。

按课程考核 实际情况描述)
课程目标 4
课程目标 5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40
40
40
40
4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