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分子结构习题一.选择题1.最早指出共价键理论的是( )2. A. 美国的路易斯; B. 英国的海特勒;3. C. 德国的伦敦; D. 法国的洪特.4.NH4+形成后,关于四个N-H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键长相等;B. 键长不相等;C. 键角相等;D. 配位键的键长大于其他三键;E. 配位键的键长小于其他三键.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σ键的一对成键电子的电子密度分布对键轴方向呈园柱型对称;B. π键电子云分布是对通过键轴的平面呈镜面对称;C. σ键比π键活泼性高,易参与化学反应;D. 配位键只能在分子内原子之间形成,不可以在分子间形成;E. 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6.CO和N2的键级都是3,两者相比CO的( )A. 键能较小,较易氧化;B. 键能较小,较难氧化;C. 键能较大,较难氧化;D. 键能较大,较易氧化.7.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 )A. HgCl2B. H2OC. NH3D. PH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等于游离气态原子中不成对电子数;B. 同种原子双键的键能为单键键能的两倍;C. 键长是指成键原子的核间距离;D. 线性分子如A-B-C是非极性的;E. 共价键的极性是由成键元素的电负性差造成的.9.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 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 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D. 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10.下列化合物中氢键最强的是( )A. CH3OHB. HFC. H2OD. NH311.对羟基苯甲醛比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的原因是( )A. 前者不能形成氢键,后者能形成氢键;B. 前者能形成氢键,后者不能形成氢键;C. 前者形成分子间氢键,后者形成分子内氢键;D. 前者形成分子内氢键,后者形成分子间氢键.12.下列各组物质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A. HI>HBr>HCl>HFB. H2Te>H2Se>H2S>H2OC. NH3>AsH3>PH3D. CH4>GeH4>SiH413.I2的CCl4溶液中分子间主要存在的作用力是( )A. 色散力B. 取向力C.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D. 氢键.诱导力.色散力14.下列分子中有最大偶极矩的是( )A. HIB. HClC. HBrD. HF15.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A. NF3B. NO2C. PCl3D. BCl316.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的是( )A. BCl3B. SiCl4C. CHCl3D. PCl3E. BeCl217.下列离子或分子有顺磁性的是( )A. O2B. O22-C. N2D. NOE. NO+18.加热熔化时需要打开共价键的物质是( )A. MgCl2B. CO2(s)C. SiO2D. H2O19.某元素E具有(Ar)3d24s2电子排布,它和溴生成符合族数的溴化物分子式是( )A. EBr3B. EBr2C. EBr4D. EBr20.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来说σ键键能小于π键键能;B. 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C. 相同原子间的双键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两倍;D. 所有不同原子间的键至少具有弱极性.21.CO和N2相比,CO的( )A. 键能较小,较易氧化;B. 键能较小,较难氧化;C. 键能较大,较难氧化;D. 键能较大,较易氧化.22.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A. PBr3B. CH4C. BF3D. H2O23.SO4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A. 平面正方形B. 三角锥形C. 四面体D. 八面体24.下列各物质分子其中心原子以sp2杂化的是( )A. H2OB. NO2C. SCl2D. CS225.用价键法和分子轨道法处理O2分子结构,其结果是( )A. 键能不同B. 磁性不同C. 极性不同D. 结果不同26.下列关于O22-和O2-的性质的说法,哪组不正确( )A. 两种离子都比O2分子稳定性小;B. O2-的键长比O22-的键长长;C. 键级次序是O2>O2->O22-;D. O2-是反磁性的,但O22-是顺磁性的.27.下列关于化学键正确的说法是( )A. 原子与原子之间的作用;B. 分子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C. 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D. 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8.下列各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个原子的P电子只能沿P轨道对称轴平行方式重叠形成 键;B. 极性键只能形成极性分子;C. 非极性键形成非极性分子;D. 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空轨道,另一方有孤对电子;E. 共价键形成的条件是欲成键原子必须有未成对电子.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B. 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C. HF.HCl.HBr.HI熔沸点依次升高;D. 氨易溶于水,是因为氨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E.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间.30.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的;B.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D.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相邻分子间.31.原子间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原子轨道要先杂化,其原因是( )A. 保持共价键的方向性;B. 进行电子重排;C. 增加成键能力;D. 使不能成键的原子轨道能够成键.32.在酒精的水溶液中,分子间主要存在的作用力为( )A. 取向力B. 诱导力C. 色散力和诱导力.取向力D.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33.下列物质中键级最小的是( )A. O2B. N2C. F2D. O2+二.填空题1.<1>. 离子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成的化学键.<2>. 离子键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2.<1>. 三十年代以来共价键的两大主要理论为__________________.<2>. 共价键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物质的变化各主要需打破或克服什么结合力?<1>. 冰熔化_____ <2>. 单质硅熔化_____4.同周期元素离子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随离子电荷数增加,阳离子半径____,阴离子半径________.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能量变化各表示什么含义?△Hø(KJ/mol)例Na(s)+½Cl2(g)=NaCl(s) -410.9 (生成焓)<1>. HCl(g)=H(g)+Cl(g) 428 ( )<2>. Na+(g)+Cl-(g)=NaCl(s) -770.8 ( )6.<1>. 对于双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2>. 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7.一般来说,键能越大,键越________,由该键构成的分子越_______.8.MO法中成键电子数与反键电子数之差的一半就是分子的键级.键级的大小表示两个相邻原子之间成键的_________,键级越大,键越___________.9.等性sp2、sp3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_______._____.10.分子间力按产生的原因和特性一般分为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1>. 取向力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2>. 诱导力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11.分子的磁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引起的.由极性键组成的多原子分子的极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12.共价键按成键电子对来源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3.共价键形成的主要条件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共价键按两原子间共用电子对数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15.共价键的强度一般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示.16.在核间距相等时,σ键稳定性比π键稳定性___,故π电子比σ电子___.17.共价键按共用电子对来源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共价键按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8.SO32-和SO42-的空间构型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9.碳原子在下列各式中,杂化形式分别是:(1)CH3Cl _____________ ,(2)CO32- _________20.氢键键能和分子间力的数量级相近,它与一般分子间力的不同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21.顺磁性物质的磁矩大小除可由实验间接测定外还可依公式_______计算,该磁矩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22.偶极矩是衡量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偶极矩(u)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23.VB法成键三原理是:<1>.电子配对原理;<2>.__________;<3>.__________ .24.共价键具有饱和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价键具有方向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F原子中2s和2p原子轨道能差较大,故F2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E(σ2p)______E(π2p);B原子中2s和2p原子轨道能差较小,故B2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E(σ2p)______E(π2p).26.2s与2s原子轨道可组成两个分子轨道,用符号______________表示,分别称__________________轨道.27.原子轨道用_____________等符号表示轨道名称,而分子轨道用________等符号表示轨道名称.28.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则是<1>.对称性原则,<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三.问答题1.sp型杂化可分为哪几种? 各种的杂化轨道数及所含s成分p成分各多少?2.试述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本质和特点.3.什么叫σ键,什么叫π键,二者有何区别?4.什么是杂化和杂化轨道?杂化轨道的数目与什么有关?5.以NH3分子为例,说明不等性杂化的特点.6.BF3分子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F3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7.用杂化理论描述CCl4的生成和分子构型.8.为什么H2O分子的键角既不是90°也不是109°28′而是104.5°?9.CH4、H2O、NH3中心原子杂化态皆是sp3,其键角大小是否相同?为什么?其空间构型各为何?10.N2的键能比N2+键能大,而O2的键能比O2+键能小,试用分子轨道法解释.11.用VB法和MO法说明H2稳定存在,He2不能稳定存在的原因.12.用VB法和MO法说明O2的分子结构.13.用分子轨道法讨论N2、N2+的稳定性和磁性.14.写出N2、O2分子轨道表示式.并比较二者稳定性大小.15.CH4和NH3分子中心原子都采取sp3杂化,但二者的分子构型不同,为什么?四.计算题1.已知锂的升华热(S)为159kJ·mol-1,锂的第一电离势(I)为520.2kJ·mol-1,F2的离解势(D)为155.5kJ·mol-1,F的电子亲合势(E)为-349.3kJ·mol-1,氟化锂的生成热(△Hø)为-612kJ·mol-1,.求LiF(s)的晶格能(U)是多少?2.已知: Na(s)+½F2(g)=NaF(s) △Hø=-576kJ·mol-1Na+(g)+F-(g)=NaF(s) △Hø=-920kJ·mol-1Na(s)=Na(g) △Hø=102kJ·mol-1F2(g)=2F(g) △Hø=159kJ·mol-1F(g)+e=F-(g) △Hø=-340kJ·mol-1求Na的电离能.3.已知甲烷的生成热为-74.9kJ·mol-1,原子氢的生成热为218kJ·mol-1,碳的升华热为718kJ·mol-1,试求C-H的键能(提示:CH4分子中C-H的键能为CH4分子离解能的).4.已知: H2的键能D(H-H)=436kJ·mol-1Cl2的键能D(Cl-Cl)=247kJ·mol-1HCl的生成热△H0f(H-Cl)=-92.5kJ·mol-1求HCl的键能.第七章分子结构习题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1>.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2>. 离子晶体(或离子化合物)2.<1>. 现代价键理论(VB法)和分子轨道理论(MO法)<2>. 既有饱和性又有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