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第一课时文本感知诊断性测试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重荷()深suì()喧嚣()pán石()下颏()chóu躇()2.解释下列词语(1)杂乱无章:(2)不见天日:(3)惹人注目:(4)零乱不堪: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孤独,有“永恒”为伴。
A.既然却虽然但是B.虽然可固然然而C.虽然却诚然可是D.尽管但诚然然而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
B.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什么?又怎么了?”大声说。
接下去倒像自言自语。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2)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3)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4)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号,错的打“╳”号(1)何为,原名何敬业,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
()(2)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因其在音乐史上作用巨大,获得了“乐圣”的称号。
()(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
()(4)“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一句运用了比喻。
()7.根据课文填空。
他的脸上呈现出,一张含蓄了许多和的脸,一样蓬勃的头发……8.文学常识填空。
(1)音乐巨人贝多芬,国作曲家。
1798年起听觉渐衰,1820年后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
代表作有《》《》。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许多事迹都是以为原型的。
重点字音:门槛(kǎn) 清晰(xī) 小心翼翼(yì)重荷(hâ) 深邃(suì) 弄惹人注目(rě)沉郁(yù) 磐石(pán) 喧嚣(xuān xiāo)多音字:佣:yōng(雇佣)荷:hã(荷花)yòng(佣金)hâ(负荷)丧:sāng(丧钟)弄:lòng(弄堂)sàng(丧失)nòng(玩弄)模:mó(模范)挑:tiāo(挑选)mú(模样)tiǎo(挑战)重点词语:含蓄:本文指包含。
踌躇:犹豫。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沉郁:低沉郁闷。
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重荷:沉重的负担。
文学常识:(1)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
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理想,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另歌剧、小提琴曲等。
第二课时文本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音乐巨人贝多芬》写的是全过程,基本上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
2.“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中,主要写、、三件事。
3.作者笔下的贝多芬,主要的性格特征有哪些?4.揣摩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你们竟敢到兽穴来抓狮子的毛。
”(2)“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5.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①千年运河,使杭州成为拥有“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水乡风韵。
②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措施的全面推进,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到保存。
③凭借众多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的传媒、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有了快速发展。
(1)第①句:(2)第②句:(3)第③句:重点语段阅读①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恼,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②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
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③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
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
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④贝多芬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6.作者将“耳聋”比作了,表达作用。
7.如何理解“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8.“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这是什么原因?9.段③末尾连用两个叹号,有什么作用?10.贝多芬能够向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这表现出他的精神。
11.贝多芬为什么会说“一个人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谈谈你的理解。
主题分析文章按照访问的顺序,叙述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描写了他目前的精神状态,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
展示了他作为音乐巨人的内心世界,赞颂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写作亮点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
不但从远到近、由上至下进行描写,秩序井然,而且以形传神,从对贝多芬的肖像描写中,表现出了他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在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少而精的插话。
本文一些插话,都是为表现贝多芬的需要,写得都很精炼。
如:文中作者的插话:“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
就这么一句,把法国19—20世纪大作家罗曼罗兰的那本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小说作了介绍与点评,但非常形象、含蓄、精彩。
综合检测一、积累运用:1.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门槛(kǎn)下颏(kē)杂乱无章(zhāng)B.重荷(hã)踌躇(chú)惹人注目(rě)C.含蓄(xù)磐石(pán)小心翼翼(yì)D.深邃(suì)喧嚣(xiāo)无可比拟(nǐ)2.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重荷:荷:背或抗惹人注目:惹:招引B.深邃:邃:这里指深杂乱无章:章:条理C.踌躇:犹豫凌乱不堪:堪:能忍受D.含蓄:本文指包含小心翼翼:翼翼:恭敬的样子3.下面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4.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
如,;如,。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二、类文阅读贝多芬之魂属于人类①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这是一个庄严、肃穆、永久值得后代纪念的日子。
②1827年3月26日傍晚6点左右,暴风雨夹杂着几声滚滚闷雷,震撼、席卷了音乐京城维也纳。
此时,贝多芬正在走向生命谱线上的最后一个休止符。
据目击者说,在罕见的雷鸣电闪过后,贝多芬猛然张开了眼睛,举起了右手,望着紧握的拳头,表情十分严峻,好像他是一位勇猛善战的统帅,正在命令士兵冲向敌军阵地。
③据说,一个人的死法,往往是他一辈子如何活过来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他一生道路的顶峰和总结。
如果我们把贝多芬的历程看作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那么,他临死的表现和气度,便是最后乐章的最后几个光辉和弦的长达十几个小节的激越亮光和精神上的热量吧!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按注音填字。
戛()然而止有口皆(bēi)6.第⑤段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宋朝词人《夏日绝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后面两句是,。
7.将“孔子、莎士比亚、曹雪芹、老子”填入第⑨段的横线上,顺序是、、、,这样填写的理由。
8.第⑨段中说“贝多芬的音乐令人恒听恒新”,原因是。
9.作者所说的“贝多芬之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贝多芬之魂”属于全人类?请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述。
三、中考实战10.阅读下边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2011·四川资阳)【材料一】据报道: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下午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后调整为9.0级)。
地震引起东京多处建筑物摇晃,引发10米高的海啸,并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
15号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爆炸,使压力控制池遭到损坏。
反应堆散发出的辐射量超标万倍,截至目前已发现大约190人遭受核辐射污染。
【材料二】新华网东京4月21日电日本警察厅说,截至当地时间21日18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
在大地震及其余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房屋超过30万栋。
⑪用简略的话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⑫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请你结合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事故,谈谈人类对于核能利用的看法。
⑬围绕要不要给日本灾区捐款捐物这一话题,轰鸣。
④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跃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是为了引导后面更为壮丽乐句的崛起,总是充满了新奇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充满了种种的深意和内涵。
在凝固的一刹那,一切声音都已戛然而止,然而这正是整个乐曲中最令万千听众肃然起敬、发人深思、教人做丰富遐想的绝妙地方。
从那以后,整整一百六十年过去了。
可他的旋律一直在世界上空、在人类心灵的深处回荡。
⑤在这个世界上,贝多芬是喧腾众口、有口皆(bēi)的德国人姓氏之一。
这个姓氏所创造的音响世界,就是意味着教人挺起腰板站着生,就是意味着教人昂首挺立去接受痛苦命运的严峻挑战: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