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1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二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1、对贝多芬的形象有一个整体了解。
2、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学习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方法:“五步、双重教学法”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 多媒体使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识
资料链接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范例,给贝多芬的事迹和精神,写一段评价性的话: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九)板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上衣着整体
头发蓬乱
课 题【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
课 时【 2 】 授课教师【 】
主备人【陈彩玲】
参 备 人【叶红、田亚琳、刘丽、焦艳、欧阳宏静、龙淑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搜索信息的能力;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说明:读书贵在能入能出,借鉴模仿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写能进一步感悟领会本文描写人物的精妙。)
(七)课堂小结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亡。整个世界死亡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创那已经死亡的世界,重创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的创造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形外貌 头部 眼睛 深邃 局部
下嘴紧闭
神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
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十)教学反思:
说课内容:
【[如何突破重难点】
【你以什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典例分析】
备注: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P96倒数第二行)
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P97中下部)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应如何理解?(P97中下部)
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应如何理解?(P98中部)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称为“乐圣”。出身于德国波恩的音乐世家,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伟大的成就。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曲《费黛里奥》,歌剧《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五部(《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部,弥撒曲两部等。
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那几点?
(五)检测新学
(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六)巩固新知
(教师寄语:学贵有疑!)
1、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我的困惑:
解决:
2、写作: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以《猜猜他是谁》为题,写班内你最熟悉的一个人,重点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该人物独特的个性,让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槛() 邃() 喃() 颅()
磐() 踌躇()()
(四)自学新知
1、“客人”是访问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过程:主要事件:
2、仔细地研读文中关于贝多芬的语句,按要求说话。
(1)我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巨人”。课文是这样写的:
(2)我也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常人”。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而是因为他的音乐渗透着与命运不屈抗挣的勇气和力量。
(二)新课导学
(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1、通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自我评价,总结自读收获:
(三)自主检测:
(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给下列字注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