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因素方差分析检验

两因素方差分析检验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11级应用生物教育A班
实验课程名称:生物统计学实验
教师:孟丽华(教授)
开课学期: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
填报时间:2013年5月15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序号及名称:实验九:为了选出某物质较为适宜的条件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检验
实验时间2013-05-10 实验室睿智楼3幢326
(一)、实验目的:
1、能够熟练的使用SPSS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
2、通过本次试验理解二因素方差分析的概念和思想,理解多个因素存在交互效应的统计学含义和实际含义;
3、了解方差分析分解的理论基础和计算原理,能够熟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测量数据研究各个因素对总体的影响效果,判定因素在总变异中的重要程度;
4、进一步熟悉SPSS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微机、SPSS for Windows V18.0统计软件包及相应的要统计的数据
(三)、实验原理:
1、两因素方差分析主要用来检测两个自变量之间的是否有显著的影响,检测不同
/INTERCEPT=INCLUDE
/POSTHOC=原料温度(SNK)
/PLOT=PROFILE(原料*温度)
/EMMEANS=TABLES(OVERALL)
/EMMEANS=TABLES(原料) COMPARE ADJ(LSD)
/EMMEANS=TABLES(温度) COMPARE ADJ(LSD)
/EMMEANS=TABLES(原料*温度)
/PRINT=OPOWER ETASQ HOMOGENEITY DESCRIPTIVE PARAMETER /PLOT=SPREADLEVEL
/CRITERIA=ALPHA(.05)
/DESIGN=原料温度原料*温度.
方差的单变量分析
表1
主体间因子
值标签N
原料 1 A1 12
2 A2 12
3 A3 12
温度 1 B1(30℃)12
2 B2(35℃)12
3 B3(40℃)12
表2
误差方差等同性的 Levene 检验a
因变量:适宜的条件
F df1 df2 Sig.
1.367 8 27 .255
检验零假设,即在所有组中因变量的误差方差均相
等。

a. 设计 : 截距 + 原料 + 温度 + 原料 * 温度
表3
描述性统计量
因变量:适宜的条件
原料温度均值标准偏差N
A1 B1(30℃)34.50 12.583 4 B2(35℃)18.25 7.274 4
B3(40℃)18.00 8.641 4
总计23.58 11.958 12
A2 B1(30℃)49.00 7.874 4
[温度=3] 0b. . . . . . . . [原料=1] * [温度
=1]
-1.750 7.833 -.223 .825 -17.821 14.321 .002 .223 .055
[原料=1] * [温度
=2]
-18.750 7.833 -2.394 .024 -34.821 -2.679 .175 2.394 .636
[原料=1] * [温度
=3]
0b. . . . . . . .
[原料=2] * [温度
=1]
15.250 7.833 1.947 .062 -.821 31.321 .123 1.947 .467 [原料=2] * [温度
=2]
3.000 7.833 .383 .705 -13.071 19.071 .005 .383 .066
[原料=2] * [温度
=3]
0b. . . . . . . .
[原料=3] * [温度
=1]
0b. . . . . . . . [原料=3] * [温度
=2]
0b. . . . . . . .
[原料=3] * [温度
=3]
0b. . . . . . . .
a. 使用 alpha 的计算结果 = .05
b. 此参数为冗余参数,将被设为零。

估算边际均值
表6
1. 总均值
因变量:适宜的条件
均值标准误差
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
32.333 1.305 29.655 35.012 2. 原料
表7
估计
因变量:适宜的条件
原料均值标准误差
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
A1 23.583 2.261 18.944 28.223 A2 34.000 2.261 29.361 38.639 A3 39.417 2.261 34.777 44.056
B3(40℃)15.500 3.916 7.464 23.536 A3 B1(30℃)45.250 3.916 37.214 53.286 B2(35℃)46.000 3.916 37.964 54.036
B3(40℃)27.000 3.916 18.964 35.036 "在此之后"检验
原料
同类子集
表14
适宜的条件
Student-Newman-Keuls a,b
原料N
子集
1 2
A1 12 23.58
A2 12 34.00 A3 12 39.42 Sig. 1.000 .102 已显示同类子集中的组均值。

基于观测到的均值。

误差项为均值方 (错误) = 61.352。

a. 使用调和均值样本大小 = 12.000。

b. Alpha = .05。

温度
同类子集
表15
适宜的条件Student-Newman-Keuls a,b
温度N
子集
1 2 3
B3(40℃)12 20.17
B2(35℃)12 33.92
B1(30℃)12 42.92 Sig. 1.000 1.000 1.000
比LSD法保守;Bonferroni法:比Sidak法更为保守一些;Scheffe法:多用于进行比较的两组间样本含量不等时;Dunnet法:常用于多个试验组与一个对照组的比较;S-N-K法:寻找同质亚组的方法;Turkey法:最迟钝,要求各组样本含量相同;Duncan法:与Sidak法类似;
4、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还不能推断四个总体均数两两之间是否相等。

如果要进一步推断任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应作两两比较;
5、方差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建立假设;计算F检验值;根据实际值与临界值的比较做出决策,在方差分析中,当拒绝H0时表示至少有两个均值有显著差异。

但要知道哪些均值之间有显著差异还需要借助于多重比较的方法,例如LSD方法;
6、方差分析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

造成波动的原因可分成两类,一是不可控的随机因素,另一是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形成影响的可控因素;
7、方差分析中的基本假设是,来自各个总体的数据都服从正态分布,相互独立,且有相同的方差;
8、通过此次实验,更加熟悉了SPSS软件的应用,学习了两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了解方差分析是从观测变量的方差入手,研究诸多控制变量中哪些变量是对观测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从而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