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传播学的议程设置
• •
杜威与传播研究
• 实用主义的深远影响 • 对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的质疑,提出人
的解释的重要意义——与米德的符号互动 理论的相互呼应 • 社会不仅是由于传播而存在,而且它们就 存在于传播中 • 技术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关联性。
米德与传播研究
•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社会现实与物质现实都是有意义的, 我们通过对象征符号的意义做出解释 而获得对世界的经验。
可以用科学(实证) 方法,确定什么 参与的意义诠释 是可靠的知识。
重视研究个体发现 客观的结构 价值中立
意识形态影响着研 究和理论建构
注重意义与文化的建 提倡整体地、历史 构过程 地研究 提供价值介入,研 研究中价值不可避免 究是实现解放的 政治实践
• 符号的意义是人们通过和其他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获得的。 • 人的决策和行为不是建立在外界的刺激上,而是建立在 •
他对环境的主观理解和社会期待上。 自我和其他社会客体一样,也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 形成的。
米德· 自我的构成
• 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我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 •
待自我的行为与角色——概化的他人 (generalized other). 自我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冲动的,充满欲望的、 无约束的主我(I),另一部分则是客我(me), 他是具有约束性的、与他人的期待相一致的他人。 自我则是这两部分互动的动态过程。 在做出一个决策时,我们既要考虑自我的冲动, 又要考虑这么做时,别人会如何评价我。这种解 释,人们把外在的社会、他人与自我联系起来。
• • •
施拉姆的奠基
• Mass Communication(ed. 1949) and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1954):
控制研究 媒介研究 内容研究 受众研究 效果研究
芝加哥学派:早期传播学研究的重镇
• 美国最早的传播研究主要是由芝加哥学派
的社会学家们进行的。芝加哥学派(the school of Chicago)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 传播研究是这个团体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 主要代表人物:杜威、米德、帕克、库利 等。
杜威其人
• John Dewey
(1859-1952) 美国著名的哲学 家,以倡导实用 主义哲学著称。 他的研究还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和政治学,是 一位对美国学术风格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学者。 1894年-1904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
1. 客观经验主义
• 将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用于社会
与人的研究,以获取对人与社会的规律的 知识。
• 科学的研究或实证的研究。 • 量化研究(quatitative research) • 行政研究(administrative research)
客观经验主义
• 前提假设
• • • • •
• 1. 自然和社会是统一的,社会中存在客观的个人
德弗勒等的大众传播理论议程设置
• 一个社会是怎么样影响大众媒介的?是什
么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导致大众媒介 以目前的形式运作。 • 大众传播是如何发生的?它是在原理上还 是仅仅在细节上不同于直接的人际传播 • 接触大众媒介对人们有何作用?这种接触 是怎样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 们的。
范式与传播研究的三种范式
实用主义
• 实用主义美国19世纪末以来兴起的哲学运动,詹 •
姆士、皮尔士和杜威等人倡导。 实用主义主张,所有的思想和判断都作为待定的 结论,然后用经验的方法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根 据结果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测来判断其合理性:大 胆假设,小心求证。 通过不断地实验和试错,人们总会找到关于一个 问题的正确答案。 这种带有深厚经验主义色彩的理论,摆脱了欧洲 学者以内省反思为主的研究风格,而且用实际调 查说话,用经验的结果检验理论假设,奠定了美 国大众传播的主要风格。
方向 • 以勒温为代表的小群体研究方向 • 以霍夫兰为代表的实验研究方向
六个次要方向
• 以新闻自由委员会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方向 • 以里斯曼、伊尼斯为代表的历史学方向 • 以施拉姆为代表的新闻工作方向 • 以香农和韦弗为代表的数学方向 • 以奥斯古德为代表的心理—语言学方向 • 以鲁奇和贝特森为代表的精神治疗方向
施拉姆:四大奠基人
• 拉斯韦尔 • 拉扎斯菲尔德
• 勒温为代表
• 霍夫兰
罗杰斯:先驱与奠基人
• 所谓四大奠基人的说法将传播学的侧重点
压缩成一种个人主义、短期效果样式,因 此,他们关闭了许多最近刚刚被学者们打 开重新打开的研究领域。
• 施拉姆才是传播研究的真正的奠基人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主观经验主义
• 方法论溯源
现象学
主张没有绝对客观的实在,所有的实在都来自于经验与人 的感知。因此,必须把重点放在人的经验和感知,而不是外 在的事物上。通过分析人的有意识的经验,才能获得真正的 知识。
解释学
一切客体都要经过人的解释后才能成为人类经验和知识。 研究重点:对文本的解释和对人类行为的解释。
客观经验主义
• 举例:
议程设置 涵化研究(培养分析) 沉默螺旋 使用与满足 第三者效果
2. 解释经验主义
• 试图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世界,但是
是以人文主义立场所提倡的科学。认为人 类社会的运行方式与自然界有区别,我们 应该关注的是人的经验而不是规律。
• 马克斯·韦伯:社会研究的目标是理解,并参与到被研究
第二讲 传播学的议程设置
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research)是 一个研究领域(Field),而不是一个学科 (discipline),在关于人的研究中,它是最 繁忙的十字路口之一
——施拉姆
贝雷尔森关于早期传播研究的观点
• 四个主要方向(1959):
• 以拉斯韦尔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 • 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样调查的研究
• 范式(paradigm):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 不同学者之间所持有的具有不可通约性
(incompatible)的研究范例。
• 1. 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 假设,它指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2. 它是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世界观,围绕着某个 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院。 • 3. 不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它们相 互矛盾,针锋相对。如果学者们之间在学术观点上缺 乏冲突,可以认为他们采取的范式比较接近
施拉姆其人
• • •
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 构:衣阿华大学舆论调查中心(1934),以及,伊 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1948)、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 所(1955)、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1955)。 编撰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mass Communication (1949) 制订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培养计划(1943),授予了 第一个博士学位 帮助出版《通讯的数字理论》——控制论与传播。 参与撰写《报刊四种理论》(1956) 出版《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1965):传播发展 理论
最早应用于机器的自动化研究。它把传播看做是一个 信息过程,讨论如何通过编码、解码、控制噪音、加入冗 余和反馈增加传播的准确性,提高效率。 香农-韦弗模式图(p.60)
社会心理学
社会把人的心理分为感知、理解、态度等过程。这些 过程都受到不同变量的影响,如果把这些变量适当加以配 置,就可以达到需要的结果 霍夫兰的说服研究等
对象的世界中去,对其做出同情的描述。
•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2. 解释经验主义
• 前提假设
• •
• 1. 自然和社会不具有统一性,社会不存在规律
• •
•
(laws),只存在人们约定俗成建构的规则 (rules)。 2. 人类的行为基于对事物的解释,这种解释是主观 的。 3. 我们无法对人的经验进行量化测量,但是却可以 对其中的意义进行解释。 4. 意义既具有个体性,也具有共享性,普适性。 5. 可以通过个案的积累,发现文化的模式或深层的 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6.在研究中,价值的影响不要避免,但是可以尽量 减少。或者必须承认并说明这种价值的存在。
•
帕克关于传播的定义
• 《群体与公众》(1904) • 《侨民报刊及其管理》(1922) • 《大众报纸自然史》(1923)
• 传播: 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凭借这
个过程,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 个人能够假设其他人的态度和观点; 凭借这个过程,人们之合理的、道德 的秩序能够代替单纯的心理和本能的 秩序。
•
批判理论
• 研究方法:整体地、历史地研究社会。把
研究对象放在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经济结 构下加以研究;把研究对象放到具体的历 史情境下加以批判,而不是追求永恒不变 的结论。
批判理论• 理论共识•• • • • 1. 自然和社会不具有统一性,不能直接把自然科
学的方法移植到社会研究中 2. 意识形态影响着研究与理论建构,实证主义研 究本身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 3. 提倡整体地、历史地研究传播现象。 4. 提倡批判性地研究,揭示商品消费、通俗文化 等社会现象中的意识形态、(民族、阶级和性别) 压迫与霸权。 5. 提倡价值介入,理论研究是实现社会弱势群体 解放和平等的政治实践。研究行为本身会产生社 会后果。
批判理论
• 举例:
法兰克福学派 传播政治经济学 文化研究学派 女性主义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客观经验主义
方法 目标 假设 实证的(科学的) 定量研究 解释和预测 社会和自然一样存 在规律。
诠释经验主义
诠释的定性研究 理解
批判理论
辩证的历史的批判 改变与解放
自然和社会不具有统 自然和社会不具有 一性,社会所具 统一性 有的是规则
规律和社会规律。 2. 人类行为的规律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 3. 观察和证据的获得不受个人信仰的影响。 4. 可以用数学来描述人和社会现象。 5. 可以通过个体行为的汇总统计推断总体,发现 社会规律。 6. 研究者在研究中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做到价值 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