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过敏试验法

药物过敏试验法

1.基本知识
1 2.技术14-1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1 3.技术14-2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技术14-3破伤风过敏试验法
1 4.技术14-4细胞色素C 过敏试验法
技术14-5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技术14-5碘过敏试验法
1 5.本章小结
基本知识
一、常见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一)过敏性休克(allergic shock)
对机体威胁最大的反应
发生率约为5-10/万
发生于用药数秒或数分钟内,或半小时后,但大多发生在注射后30min内
主要表现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甚至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

(二)血清病型反应
一般于用药后7~14天发生,
临床表现和血清病型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瘙痒、荨麻疹、全身淋巴肿大、腹痛等。

(三)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皮肤反应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2.呼吸道反应哮喘或促使原有的哮喘发作。

3.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三、过敏性休克的急救
(一)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保暖。

(二)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三)吸氧及对症处理立即氧气吸入2~4L/min。

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

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致窒息时,应尽快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立即根据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给予抗组胺类药物,如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

(五)扩充血容量,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静脉滴注。

(六)若发生心脏停搏,立即行心肺(气管内插管)复苏抢救。

(七)密切观察病情包括呼吸、脉博、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

病人未脱离危险以前,不能搬运就诊。

四、过敏反应的预防
(一)使用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庭史,已知有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二)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

(三)做药物过敏试验,必须准确配制试验药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准确判断试验结果。

(四)试验液与注射液一定要现用现配,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五)做过敏试验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等,注射后嘱病人观察30min,以防发生意外。

实际操作
技术14-1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一、操作前准备
(一)评估病人目前病情、注射部位皮肤情况、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

(二)环境准备
(三)护士准备
(四)用物准备
二、操作规程
(一)试验液的配制青霉素试验液以每ml含青霉素G200~500u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

例:80万u青霉素1瓶,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浓度为400u/ml,配制方法如下:思考:80万u与400u的数值关系
提供药物是皮试液的2000倍,即需稀释2000倍方可达到要求配制过程:
1.80万u青霉素瓶内注入2ml生理盐水,则每ml含青霉素40万u;(2倍)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4万u;(10倍)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4000u;(10倍)
4.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400万u;(10倍)每次稀释时均需将溶液摇匀。

思考:如果80万u青霉素1瓶,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浓度为500u/ml,你怎样
配?请写出(说出)思路。

(二)试验方法皮内注射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青霉素20~50u),观察
20min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三)结果判断及处理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

严重时可出现胸闷、气促、发麻等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如试验结果为阳性,则禁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医嘱单、病历卡、床头卡、门诊卡、注射卡上醒目地标明“青霉素阳性”,同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如对试验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掌侧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20min后,对照反应,确认青霉素试验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三、注意事项
(一)必须仔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庭史,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者禁止作此项试验。

对其它药物、食物、接触物等有过敏史者应慎做。

曾使用过青霉素,但停药已超过24h或在使用过程中改用不同生产批号的制剂时,需重作皮试。

(二)作过敏试验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并备好急救药物与抢救物品,如盐酸肾上腺素、氧气、呼吸机等。

注射后嘱病人留观30min。

(三)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过久除引起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致敏物质,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四)配制试验液或溶解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技术14-2 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一、试验液的配制
链霉素试验液以每ml含链霉素2500u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学生先思考配制思路,教师演示
1.链霉素1瓶为1g(100万u),用生理盐水3.5ml溶解后体积为4ml,则每ml含链霉素0.25g(25万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含链霉素2.5万u。

3. 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含链霉素2500万u。

每次稀释时均需将溶液摇匀。

二、试验方法皮内注射链霉素试验液0.1ml(含链霉素250u),观察20min
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三、结果的判断同青霉素过敏试验
四、注射事项
(一)链霉素过敏反应较少见,但毒性反应常见,且较严重,出现中毒症状时,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因钙离子可与链霉素络合,而使中毒症状减轻或消失。

(二)链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急救时也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因为钙离子可与链霉素络合,使链霉素过敏症状减轻或消失。

技术14-3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法及脱敏注射法
一、试验液的配制学生配制,教师指导
用1ml注射器,取每ml含破伤风抗毒素1500IU的药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ml(含150IU)。

二、试验方法皮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0.1ml(含15IU),观察20min 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三、结果判断
阴性:局部皮丘无变化,全身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全身过敏反应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四、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
1.脱敏注射法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是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小剂量多次脱敏注射的疗法(表14-1)。

表14-1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
1 0.1 0.9 肌肉注射20min
2 0.2 0.8 肌肉注射20min
3 0.3 0.7 肌肉注射20min
并迅速处理。

如反应轻微,待反应消退后,酌情增加注射次数,减少每次注射剂量,以达到顺利注入余量的目的。

技术14-4 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
一、试验液的配制学生配制,教师指导
取细胞色素C溶液(每支2ml,内含15mg)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内含细胞色素0.75mg)。

二、试验方法
1.皮内试验皮内注射0.1ml细胞色素C试验液(含细胞色素C0.075mg);观察20min后判断结果并记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过敏试验。

2. 划痕试验在前臂掌侧下段,用70%乙醇棉签消毒皮肤;取细胞色素C原液(每ml含细胞色素C7.5mg)1滴,滴于皮肤上,待干;用无菌针头在表皮上划痕两道,长度约0.5cm,深度以微量渗血为度;观察20min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若局部发红、直径大于1cm,出现丘疹者为阳性。

技术14-5 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一、试验液的配制
取0.25%普鲁卡因液0.1ml作皮内注射。

若为1%的普鲁卡因,则取0.25ml 加生理盐水至1ml(含普鲁卡因2.5mg)
二、试验方法皮内注射试验液0.1ml(含普鲁卡因0.25mg),观察20min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三、结果的判断同青霉素过敏试验。

技术14-6 碘过敏试验法
一、皮内试验法
取碘造影剂0.1ml作皮内注射,观察20min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阳性者局部有红肿、硬块,直径超过1cm。

二、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碘造影剂1ml(30%泛影葡胺),观察5~10min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阳性者有血压、脉博、呼吸和面色等改变。

三、注意事项
(一)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必须先作皮内试验,皮试结果阴性时再行静脉注射试验,阴性者方可进行碘剂造影。

(二)有少数人过敏试验阴性,但在注射碘造影剂时发生过敏反应,故造影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