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氧化剂和还原剂复习PPT教学课件
高三化学氧化剂和还原剂复习PPT教学课件
•(6)依据反应中能量变化判断
•H2+X2===2HX ΔH1<0
•H2+Y2===2HY ΔH2<0 ••(若7)Δ其H它1<因ΔH素2,则X2的氧化性比Y2 •的①氧浓化度性:强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 强。 •X-的还原性比Y-的还原性弱。
• 1.在常温下,溶液中发生下列几个反应:
反应;①中 是氧化剂,X2+是还原产物,
• 2. 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 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 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时由反应物
• 3.将SO2通入CuSO4和NaCl的浓溶液中, 溶液颜色变浅,析出白色沉淀,取该沉淀
分析,知其中含Cl:35.7%,Cu:64.3%。
还原
• 在反应中表现
性。 F2、Cl2、Br2、I2、O2
MnO2、NO2
硫酸、硝酸
•
2
.还原剂
FeCl3、KMnO4
是
所
含
元 素 化 合 Na2O2、H2O2
价
或
( 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
• 4.常见的还原剂有:Na、活Zn泼的金属单质C、H2
CO
HCl、H2S、H2SO3
等F,eCl某2、N些a2S非O3 金属单质
• 【例1】(2009·潍坊统考)根据反应:2H2S+ O2===2S↓ + 2H2O,4NaI + O2 + 2H2SO4===2I2 +2Na2SO4+2H2O,Na2S+I2===2NaI+S↓, 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
• A.O2>I2>S
B.H2S>NaI>H2O
• 1.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 (1)双线桥法 • 用箭头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
• ① 16H + + 10Z - + 2XO===2X2 + + 5Z2 +
8H2O
• ②2A2++B2===2A3++2B- Z2===B2+2Z-
③ 2B - +
•解析:由①的氧化性 >Z2,②的氧化性
B2>A3+,③的氧化性Z2>B2。则其氧化性
顺序为
>Z2>B2>A3+,故选项中C项正
确;A项中氧化性符合Z2>A3+,故能发生
SO2在上述反应中作用是( )
• A.酸
B.漂白剂 C.还原
剂 D.氧化剂
• 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 的是( )
• A.CO + H2O(g)
CO2 + H2
B.3NO2+H2O===2HNO3+NO
• C . 2Na2O2 + 2H2O===4NaOH + O2↑
• 【例2】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环境污染越来 越严重,交通运输工具排放了大量有害气 体,其中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 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当加热至一 定温度时,它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C3N3(OH)3
• 2.强弱规律 •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
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 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 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
• 3.价态规律 •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
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 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 主要表现一种性质。 •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
• 5.难易规律 •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
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 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 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 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 氧化产物价态相同, •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 如: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 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 ••可(5)根根据据氧原化电产池物、价电解态池的的高电低极来反判应断比较 氧•①化两剂种氧不化同性的的金强属弱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 •极如金:属2F是e+电3子Cl流2 出极2,Fe正Cl极3 金属Fe是+电子流
等,元素处于
较低价态的化合物,如:氧化物 等,
酸
,
•盐
等。
• 【想一想】
•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定不同吗?
• 答:不一定,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 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种物质,也可能是 不同的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有可 能是同一种物质或不同的物质。例如:Cl2
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结果。在 线上标出“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 目,一条箭头线由氧化剂指向还原产物,
•(2)单线桥法 •用箭头表示反应物中不同(或相同)原子或 离子间的电子转移。在线上标出转移电子 总数,箭头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即箭头 由还原剂指向氧化剂。如:
• 2.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依据 • (1)根据方程式判断 •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 (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铁
• 1.
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在4地.6%壳中的
氧、硅、铝
含量为
,仅次于 FeO Fe2O3 Fe3O4
。
Fe(OH)2
Fe(OH)3
• 2 . 铁 的 常 见 氧 化 物 4Fe(OH)2+O2+2H2O===4Fe(OH)3
有
、
、
,氢氧化
物有白色的
•【想一想】 •检验Fe3+除去用KSCN溶液外还有哪些方 法? •答:检验Fe3+还可以用的方法有: ①苯 酚溶液:显紫色 ②利用沉淀法:Fe3++
• 解析:(1) +4H2O
===7N2+8CO2
• HNCO中N被氧化;NO2中N被还原。
• (2)4C3N3(OH)3~12HNCO~9NO2
• 4×129
9×46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 1.守恒规律 •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 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第三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 1. 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 剂、还原剂等概念。
•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电子的转移。
•【想一想】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 化还原反应吗? •答:不一定,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
降低 得到
• 1.氧化剂是指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或
氧化
(
电子)的升高反应失去物,